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形象和城市文脉的载体,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充分彰显文化自信,因为只有中国设计中国风格,才能让中国城乡体现华夏民族的文化根脉。举世瞩目的北京APEC会议完美收官,作为东道主,中国尽展主场风采,畅抒大国情怀,在政商交流之余,也借此盛会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精深之美和天然魅力,让中国建筑设计绽放异彩。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盲目媚外、以怪代新的"乱象",殊不知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才是设计师们应该挖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大师跨入中国大门,纷纷取得了许多重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在学习他们国际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困惑:如何让建筑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如何让建筑有机地适应环境?如何让建筑因地制宜?面对多元化建筑设计共存的今天,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最终会通过文化的兴盛展现出来,古往今来皆是如此。[1]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都随之逐步提升。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体现,是最显性的文化符号,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一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在现代建筑创新的过程中有效发掘和传承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是当代建筑师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创作背景下,我国的建筑风潮从前几年的过度追求标志性,  相似文献   

4.
景泉 《建筑创作》2010,(2):62-71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渐加强。每一个所谓的标志建筑项目,在它诞生的那一刻,人们就希望它在地域及文化特征中体现独立、自信的状态;并希望其为周边城市发展注入能量与活力,"植入"与其城市类似的文化特征,让人印象深刻;希望它成为城市变革的催化剂,强化城市地区的吸引力。如何建造一个多方(政府、开发商、市民)共赢的公共文化建筑?如何强化城市的一体化和连续性,超越建筑单体性的模式,融入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公共功能?以两个项目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动漫生长与传播的沃土。动漫也是建筑文化成为世界性的图像语言的有力工具。文章分析了日本动漫场景设计对建筑文化的传承、日本动漫产业对建筑文化的传播作用,得出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建筑动漫化传承与传播有多方面的启示:中国建筑文化的动漫化传承需神形兼备;与文化旅游结合形成发展动漫旅游产业链;并利用动漫的叙事性让建筑本身成为文化IP。动漫化传承与传播让中国建筑在图像化时代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建筑学报》2012,(2):109-113
树立文化自信繁荣建筑创作 中国的建筑文化在几千年历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中国建筑正是以其历史悠久、体系完整、内涵精深、特色鲜明,而独树于世界建筑之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筑》2017,(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意味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滋养,获得活的灵魂。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与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同一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国泰民安的保障。如何促进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激发建筑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筑文化是乡村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完成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又促进乡村的有序发展,是研究者和设计者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分析和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建筑元素,在传统民居中提取精华,创新发展地运用到新式民居设计中去,力求创造出具有南薅村地域特色文化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9.
正6月8~9日,"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学术交流会"在合肥召开。会议由中设协建筑设计分会与安徽省勘察设计协会主办,旨在宣传优秀作品、宣传优秀建筑师,提升安徽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水平,树立中国建筑文化自信,共同探讨如何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如何在现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创新、发扬徽派建筑文化。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宋直刚、标准定额处处长王晓魁、调研员李长青、中国勘察  相似文献   

10.
2019建筑实践     
正亲爱的各位读者,201 8年底,《建筑实践》杂志创刊了。作为一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刊物,国家新闻出版署对我们的刊物寄予了殷切希望,在对刊物宗旨的批复上,要求我们"宣传党和国家城乡建设方针政策,记录建筑业发展成就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及重大事件,反映国内外建筑技术发展状况和理论探索前沿信息与优秀建筑实践案例,普及建筑美学、建筑文化和建筑科技知识,服务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经济发展表率的建筑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我国城乡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的疑问和反思: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乡村未来走向何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自信依靠什么来体现?我们如何来传承和发扬中华古典建筑文明的思想和精髓:,又如何来创造和体现当代中国建筑的文化自信?每一个设问都是我们刊物孜孜以求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面貌出现了趋同化现象,城市文脉日渐消失。究其问题的根源性在哪?本文从中国当代公共建筑的文化信心角度,试图以宏观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基本线索深入展开话题。我们依次会探讨公共建筑的文化属性是什么?中国的公共建筑在全球文化大融合中该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与自信?我们应该寻找一种什么样的路径来指导未来的公共建筑?如何使公共建筑成为城市的一道特色的风景?如何打造地域城市的品相与城市的个性化差异?文本中言及的三位本土建筑师也是中国当代公共建筑设计当中承担着塑造文化信心的代表性人物。文章在最后引用了田中一光先生的在《设计的觉醒》一书中所阐述的设计观,意在表达对在世界范围内公共建筑文化意识的觉醒与自信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赣州市石城县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的总结与分析,阐述了设计大型综合文化建筑,如何从建筑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去发掘和探索,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提炼为建筑语言,以体现对当地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规划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但在大力发展农村规划的同时,因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对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一问题被忽略。打造有品质、有文化内涵的村庄是建设生态可持续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新农村规划中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师建筑师以及村民的重要作用,针对村落特征找到新的发展点,传承与与发展当地的建筑文化,探索更佳的建筑文化表达方式,让村庄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有力阐释和行为层面的自觉传承。高校历史建筑作为大学重要的物质遗产和精神文化载体,具有从建筑实体、艺术设计和记忆空间中将大学的优秀文化转化为师生员工情感认同的可能,成为凝聚大学人精神力量的纽带,进而在自豪、自尊的基础上构建大学人的文化自信,并为大学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文化原型和精神源泉。目前,在提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许多高校存在着历史建筑文化资源浪费、宣传利用不到位的现象。大学人仍需群策群力,将历史建筑打造成为具有独特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遗产,成为提升大学文化自信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5.
袁山 《城市开发》2012,(14):66-67
<正>当今我国的建筑设计如何沿着"本真建筑"之道,提升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走我们自己的路、走本真建筑之路?上世纪80年代,国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打开,中国建筑界也受到"现代主义"、"国际式"等境外建筑思潮的冲击,旧框框被打破,人们在兴奋中消化与吸收外来建筑思潮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2):168-16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束之高阁的,它们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也必然需要在群众生活实践中传承。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文化自信,就是要鼓励更多的人以传统文化为荣,自觉接受、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如何让更大范围内的群众文化建设自觉成为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尝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如何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钰延 《城市建筑》2023,(13):161-164
意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而逐渐凝结成的艺术境界,中国当代建筑应在做到以人为本的同时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媒介,满足当代人的精神审美追求。文章从意境的内涵及其与建筑的关系入手,通过理论整理和案例分析说明当代中国建筑师如何逐步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观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研究为证明意境这一美学概念在未来中国的建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意图让更多的设计师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能更好地表达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7)
中国传统文化浸透着理性,在中华民族的变迁中沉淀并传承。在历史的变革中,祖先为华夏儿女留下了历史悠久、灿烂夺目的古老文明,如古典名著、唐诗宋词、中华节庆等,这部分古老文化在当今历久弥新,而且以它奇特的魅力熏陶着华夏儿女,文明传承让中华民族发放着古老而神奇的光环。阐述了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发扬华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鞭策学生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与传承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在建筑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提出了建筑中传统文化符号与传统文化体现的策略,最后对如何创新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南京万达茂的设计就是立足于"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一次产品创新设计。对万达而言,文化自信既是一种企业责任,也是历史赋予的时代责任。文章论述了南京万达茂是如何围绕文化自信、文化挖掘、文化植入、业态融合、时代精神等几个方面展开设计的。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中探寻与世界融合的发展模式,万达意欲创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