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
传统屏风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是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物化形式,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和思想观念。关于传统屏风艺术的研究,须从哲学的角度,回到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中追根溯源,才能透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9)
传统装饰艺术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对它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发现它深邃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地域的文化气息和风土人情,渲染了一种地域特点和民风民俗。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营造了陶冶人心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9)
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玉石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艺术珍品的呈现不仅让人们热衷于收藏玉石,更重要的是其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内涵。创作从来都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与原料反映出对生活的感受及其所处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化生活内涵,是对生活的升华,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享受。现今,玉石文化的发展从最初的艺术创作到当前的玉器收藏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但是一旦成为市场上具有商业价值和投资潜力的商品,玉石文化便可能逐渐脱离文化的范围,其艺术创作也渐渐忽视了玉石艺术的文化内涵,"工"与"料"孰轻孰重,正是当前玉石研究中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无论如何,玉石文化必须回归艺术本身,人们应该从美学的角度欣赏、研究玉石艺术,而不应当只将其作为一种流通于街头巷陌的商品。在中华玉石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精品,基于艺术文化本质研究玉石艺术,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把玉石艺术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文人画艺术一直被人们广为关注,它是在长久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才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它体现了我国文人艺术家的最高的艺术向往。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发展,文人画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和特有的文化内涵,文人画也更显露出了重视学问、重视感情、重视思想的特点。想要体会文人画的艺术特征,就必须深刻的理解文人画的审美取向—"画外之意"。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所谓"文人画"是指的在封建社会中,由士大夫创作出的,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
民族声乐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特有艺术文化,充分展现了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特色及审美取向,同时它也更加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历史文化的艺术内涵,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韵味作为民族声乐艺术中一种独特的美学特性,象征着民族的特有内涵及审美风貌,有助于借助韵味特征来加深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解。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的发展及具体体现,进一步阐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卢宅堪称中国现存明清以来乡土建筑的典范.它充分体现了江南民居特色,展示了其高超建筑艺术,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精深内涵和极高价值.但是从文物保护角度论,在其自身修缮及周围环境保护等方面尚存一定问题.尽管如此,它却代表了我国乡土民居文物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特色环境艺术创意方面的文化内涵,从空间形态整体性,历史文化重要性、环境艺术现代性、人文活动多样性等方面介绍了特色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5)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造型多样,源远流长,对中国油画创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拟从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造型特征和色彩资源三个方面论述其在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建筑窗饰艺术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建筑窗饰形态丰富、色彩明丽、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华夏民族风格。古代的窗饰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也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它与窗的使用功能相互适应、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中进化、发展,它的美学价值既体现在艺术形态中,也体现在社会文化上。本文通过对古代建筑窗饰艺术构成的浅析,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窗饰艺术历史画卷,希望籍此加深人们对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并对从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人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时期产生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见证一段历史的标识,他作为历史的产物被广泛运用与开发,都是以积极态度弘扬它精神价值、物质价值和特有的民族文化价值。本文将从现代室内装饰陈设的角度谈谈"红色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体现出室内环境艺术独特民族装饰风格和艺术审美意向,对此,更是赋予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释放一轮新的"红色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9)
文章简述了面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从它的分类、民俗内涵出发,旨在探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反映出的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以及它被赋予的艺术内涵和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特色环境艺术创意方面的文化内涵,从空间形态整体性、历史文化重要性、环境艺术现代性、人文活动多样性等方面介绍了特色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2)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地域文化差异明显,区域文化符号丰富。北方的民间剪纸很好地保留了地域民间原有的生活形态,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的特色,更反映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包装设计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的包装已不只是追求单一的功能,为了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产品包装设计对大众审美、环保观和消费观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了。相比传统包装而言,现代包装设计不能和以往一样形式单一、缺乏内涵,而应在以往的理念和形式中融入文化元素,以文化增强包装艺术的生命力,将文化价值转化成产品的附加值,将文化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剪纸艺术符号元素的造型和剪纸的文化价值给现代包装设计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现代包装设计又赋予传统剪纸文化新的生命力,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非洲木雕是原始艺术文化范畴的一种特有形式,具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它所体现的自由个性和材质的自然属性,无论从古代到现代,从形式到意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它给人们带来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享受。从20世纪开始,非洲木雕以各种形式被现代人复制应用,成为现代室内环境的一种装饰和时尚,增添了室内空间的个性化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其魅力就在于基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美国、富饶的云南是祖西南边疆的一颗明珠,170万年漫长的历史只了丰厚的文化内函,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丰富,从古至今,人类南来北往、东来西进,是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汇这处,是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阿拉伯文化交汇之处。如此丰富、独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孕育着灿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活的灵魂。这活的灵魂正是通过民族艺术教育来浇灌。本文试图从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着手,探讨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深遂的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深深的哲理内涵,木雕刻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反映着中国建筑文化关联性。以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木雕刻为例,试图阐述中国建筑木雕艺术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3)
在多元化的今天,书刻不再局限于实用性,而是更加注重艺术的审美与鉴赏。书刻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而当代书刻的发展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书刻形式创新背后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该文通过探究当代书刻艺术的表现形式,了解书刻艺术的社会内涵和审美趣味,从而进一步认识书刻艺术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8.
陈佳丽  王松 《现代装饰》2014,(2):194-196
正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银器装饰形态,风格单纯质朴,古拙而健美,富有草原的乡土情趣。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银器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它古雅的图案装饰。让我们通过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银器装饰形态的特征、原因和艺术价值来揭开它的神秘外衣。每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地理环境演变成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不一样欣赏标准、欣赏趣味和对美的追求。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郑星志 《现代装饰》2015,(1):182-183
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手工业时代的历史上,它是生活的创造者;在当代,它又以历史文化保持者的角色成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忆和象征,以手工艺艺术和文化的独特形态自立于以现代设计为主体的科技文明之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发挥着从经济到艺术的多种职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它是在不同的历史和环境中形成的。在这一特点中包含着本民族喜闻乐见的,积累着民族智慧的诸多因素,反映出不同社会结构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的民族精神。工  相似文献   

20.
建筑的定义有多种。首先,如果说它还不是艺术,那么至少它极为接近艺术;其次,它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同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参考这一普遍的观点来对比近现代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