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对西安市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西安市主城区生产者服务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并且表现为随着行业不同其集聚特点也有明显不同;西安市主城区生产者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是市场规律、政策导向和极化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的行业,其形成是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垂直分离的结果。虚拟化经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并加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虚拟化经营对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升级产业链条,提高其竞争力与创新力起着重大作用。最后提出基于虚拟化经营的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区域互动、产业互动、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阐述了广西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行业看,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迅速,初具规模;而软件业和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针对广西经济和信息产业现状,结合广西的区位优势和面对的历史机遇,给出了若干促进信息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智慧城市系统之间的关系,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智慧城市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都有影响,并对其特征的深化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智慧城市的发展也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形式和载体,从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城市生活4个方面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智慧城市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较多的共性,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服装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通过回归和投入产出两种方法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服装制造业的整体影响和差别影响。研究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服装制造业具有显著影响,但各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程度不同。物流、商务和金融等三大传统生产性服务对服装制造业的影响较大,信息与科技两大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一般,而教育服务的影响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6.
通过产业集聚的EG指数对中国各省份信息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研究,得出集聚程度比较显著.在此基础上,找到这一服务业的两个相关指标,利用产业集中度CRn判断出信息服务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等六个地区,然后对两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加权求和得到新的综合指标,最后对这一新指标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得知这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广东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7.
产业协同集聚逐渐成为当今主要的经济集聚形式。以2004-2019年长三角27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其技术溢出效应,将有利于深入推动产业间融合和地区一体化建设。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技术溢出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正向效应,它既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促进技术溢出,当集聚水平达到一定门槛值时,又会强化人力资本等因素对技术溢出的作用;所有效应均存在行业异质性,金融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最强,而信息软件服务业、租赁商务业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者们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产业关联性研究成果,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和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方面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启发下,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作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中国西部地区信息服务业的效率,构建包括信息服务业产出、人力资源竞争力、环境支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5个方面11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方法评价我国西部地区10个省(市)的信息服务业效率,发现中国西部地区的信息服务业均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其按照效率的高低可以分为两类地区:包括四川和重庆在内的第一类地区和其他省份组成的第二类地区。第一类地区低效率的原因主要在于研发投入没有导致信息服务业专利数增加,缺乏相应的信息服务技术交流平台,第二类地区低效率的原因则在于资源投入全面不足,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索洛余值方法,对1991-2010年中国信息服务业国家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年间我国信息服务业产值、资本存量、劳动力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05%、6.61%和3.64%,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20.5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信息服务业产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信息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现阶段处于相对粗放式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贡献率46.82%,资本投入贡献率46.39%,劳动投入贡献率6.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