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复杂,敏感性强。综合利用岩石薄片鉴定、黏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多种分析手段针对性地开展储层敏感性试验,分析储层敏感性规律以及敏感性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砂砾岩储层水敏性极强,细砂岩储层水敏性中等偏强;砂砾岩储层在单相盐水中速敏性中等,临界流速为0.965m/d,在单相中性油中速敏性弱,无临界流速,细砂岩储层无速敏性;储层整体酸敏性中等偏弱、碱敏性弱。黏土矿物和胶结物含量、类型、产状以及岩石孔隙结构是引起储层较强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建议在钻完井工作中做好工作液与地层流体之间的配伍,同时在地层条件下控制注采流速,避免储层损害。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碎屑岩油气储层的地层损害分析的思路和流程作了介绍,并以实例分析了引起地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通过室内流体敏感性试验,包括流速敏感性,水敏及盐度敏感性,正反向流动及酸敏性,对储层的敏感性类型和损害程度进行了评价,最后简要探讨了油气层保护和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天财 《钻采工艺》1990,13(1):74-78
文中对苏联目前在保护油气层方面,为了防止在射孔过程中损害地层渗透率和缩短诱导井的时间,在射孔器上广泛使用ПК型有壳射孔器和ПКС无壳喷射式射孔器;不射孔打开生产层技术采用的是带有可伸缩套筒短管机械装置,新的射孔液广泛采用不含固相的矿化水、石油或乳化液作为专用射孔液及采用14%的盐酸液溶等;并提出了评价射孔液质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储层特征出发,分析了南翼山浅层I+II油层组储层产生伤害的原因,指出由于岩性和物性的复杂性,导致储层容易被损害.敏感性分析表明,储层主要的伤害类型是水敏、盐敏和酸敏伤害,其次是速敏伤害.在勘探开发中应把防止水敏、盐敏和酸敏伤害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堡凹陷3号构造的岩石性质及黏土矿物成分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通过实验对东三段和沙一段储层进行了敏感性研究,找出了引起储层敏感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抑制敏感性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东一段的主要黏土矿物为伊蒙混层、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等,而沙一段的主要黏土矿物为伊蒙混层、伊利石等。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等主要黏土矿物是导致储层敏感性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因素,该区储层具有弱速敏-强速敏、弱酸敏、中等偏强水敏-强水敏性、弱盐敏和中等偏强碱敏-强碱敏等特点,并根据储层各自敏感性的差异,制订出不同的抑制措施,为油田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史深100油田的油层物性特点,根据油气层损害的机理,合理地选择了聚合物铵盐泥浆体系,采用颗粒半径约为1.66μm的超细碳酸钙和单向压力封闭剂作为屏蔽暂堵剂,并通过对泥浆中固相颗粒,滤失量,pH值,密度的控制,实现油层保护,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实施油层保护的6口井比没有实施油层保护的6口井初始增产96%,稳产增产51.5%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钻井液油层保护技术对其它油田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史深100油田的油层物性特点,根据油气层损害的机理,合理地选择了聚合物铵盐泥浆体系,采用颗粒半径约为1.66μm的超细碳酸钙和单向压力封闭剂作为屏蔽暂堵剂,并通过对泥浆中固相颗粒、滤失量、pH值、密度的控制,实现油层保护。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实施油层保护的6口井比没有实施油层保护的6口井初始增产96%,稳产增产51.5%,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钻井液油层保护技术对于其它油田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台105合作开发区葡萄花油层属低渗透。特低渗透岩性油藏。油层厚度小,空气渗透率低,储油物性差,钻井及注水开发时,极易受到伤害。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油层保护措施,对合作开发区岩石样品进行了“五敏”实验,并采取了一系列油层保护措施。首先优选入井流体,然后在钻井、完井、注水及采油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油层保护技术,收到了明显效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油层污染,提高了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识别与实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然界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海洋陆棚与斜坡区域以及陆上永久冻土带,而在自然界中如何勘查识别水合物并掌握其属性显得极其重要。为此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资源分布,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的勘查识别技术。其中,地球物理识别及地球化学识别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似海底反射层(BSR)、振幅空白反射带以及烃类异常等特征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模拟实验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基础技术之一。加强勘查识别技术和实验技术的研究,对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规律、物理、化学性质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立足国内、拓展海外,树立高效勘探理念,国内外油气勘探取得13项重大突破和战略新发现,形成10个超亿吨级规模储量区。在总结“十三五”以来国内外重要勘探进展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国内外新形势、新要求,对中国石油矿权区油气资源状况、剩余油气资源发展潜力和上游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未来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坚持稳健发展方针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实施资源战略,国内油气并重、常非并举,立足七大盆地,加大勘探开发力度,2019—2025年年均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1×108t油当量以上,至2025年实现油气产量2.2×108t油当量;海外立足常规、油气并举,优化发展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合作区,扩大“一带一路”合作规模。提出打好国内勘探开发进攻战、做好海外优质高效发展大文章、推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加强高素质勘探开发人才队伍建设5条保障措施确保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的研究对于认识具有强非均质性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分布、预测其甜点、提高其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综合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在成藏条件、成藏要素和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认识和勘探成果,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在气源、稳定带特征及影响因素、储层类型与特征、运移通道类型和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可分为生物气、深部热解气和混合气3种类型;水合物的储层类型包括软泥、粉砂质泥和粉砂等多种类型;在粒度较粗的储层中,水合物的含气饱和度往往相对较高;断层、裂隙、底辟构造、气烟囱和高渗透性地层等是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运移通道。前人依据气源及其与水合物稳定带的配置关系、水合物的生成速度与分解速度的消长关系、水合物形成的主控因素、运移通道的类型等建立了多种水合物成藏模式,但对于成藏过程中各成藏要素的时空演化及耦合关系、成藏效率的定量评价等研究仍不足,有必要将天然气从气源灶运移至稳定带的动力学过程与稳定带内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分解和散失的动力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研究。采用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定量表征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要素及其时空演...  相似文献   

13.
老油气区精细勘探潜力与方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富油气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剩余油气资源量分布规律,提出富油气凹陷中的有利区带是下一步勘探重点,主力勘探层系及上、下层系是精细勘探重点层位。在分析制约老油气区勘探关键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老油气区精细勘探思路,建立了针对不同储层及油藏类型的精细勘探方法技术(油气层识别、油气层保护、油气藏规模预测、提高油气产能等)。近几年,该方法技术在老油气区精细勘探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新增油气储量不断提高,加快了老油气区油气发现速度,与海上或新区相比勘探与开发成本明显降低,投资回收周期缩短,提高了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4.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重要的潜在新能源。针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探测技术,从水合物储层的地震识别特征、岩石物理模型以及多波地震技术应用3个方面,分析了在针对不同类型水合物储层时现有岩石物理模型的诸多不适应性;介绍了单纯利用海洋高分辨率纵波技术识别水合物储层、预测水合物饱和度的效果及其局限性;从纵波似海底反射(BSR)及地震空白带(SBZ)识别标志与水合物储层指示关系的非唯一性角度阐明了联合使用纵波和横波进行水合物储层识别与饱和度估算的优势,指出海洋水合物多波地震技术发展中面临的提高海底地震仪(OBS)数据处理与成像精度、建立兼顾温压条件的岩石物理模型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水合物储层薄(互)层模型的弹性波响应研究、利用地震技术动态监测水合物储层空间分布及饱和度变化等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推动水合物勘探开发的地震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天然气“立体勘探”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一个天然气田的全面开发,应该加大“立体勘探”力度,对气田的新老气藏、气层、可能储层等进行系统认真地分析研究,优选立项并展开作业。通过四川盆地“立体勘探”实践,发现了许多产气层系和层段,资源储备明显增加。在气田内纵向上寻找新的接替层系或层段,重新认识四川盆地“立体勘探”,其基本经验就在于增强地质认识,以科研项目作支撑,技术配套适应勘探新需求,把握好勘探基本原则。“立体勘探”的新选向研讨.有助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6.
17.
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来,伴随着建设低碳经济的需要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页岩气产业发展迅速升温,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今能源供应格局。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还存在一些困惑。本文通过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明确指出地球物理技术作为页岩气储层评价和增产改造的关键技术,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发育高压和常压2种页岩气藏类型。近年来,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立足于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区及盆外褶皱带开展常压页岩气技术攻关,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攻关,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常压页岩气地质理论认识及工程工艺技术系列。与高压页岩气相比,常压页岩气具有构造复杂、保存条件差异大、地应力变化快等特点,为加快对该类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从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勘探开发效果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渝东南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及认识:①深水陆棚相控制常压页岩气优质页岩展布,多期构造作用控制了构造样式、裂缝及地应力差异性分布,保存条件具有自东向西、由南往北逐渐变好的变化规律;②构建了4种常压页岩气聚散模式,有效指导了勘探部署,盆缘地区落实了平桥、东胜、阳春沟3个千亿立方米增储区带,发现了南川常压页岩气田,盆外地区明确了武隆、道真、老厂坪等一批有利目标;③制定了常压页岩气开发技术政策,明确产能主控因素,实现了效益开发。通过系统总结渝东南地区前期成果认识和勘探开发经验,分析面临的挑战,明确了下步攻关方向,可为中国南方同类地区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气井产能预测是气田开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和任务。目前,气井产能预测的方法有多种,但稳定渗流理论依然是气井产能预测重要的理论基础。首次以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对各种气井产能预测的新理论、新方法进行了较全面地论述、评价和讨论。特别是对二次三项式、三次三项式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例表明,应用二次三项式,既可确定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又可以获得气井临界产量这个重要参数,用该参数确定气井的工作制度更合理。对高压高产气井应用三次三项式确定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文中分别对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滑脱效应及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滑脱效应的气井产能公式、变形介质气藏气井和水平气井产能公式等新的理论公式进行了扼要论述、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成气研究30年来勘探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煤成气理论在中国形成以来的30年间,不仅开辟了煤成气勘探的新领域,而且使煤成气探明储量从占全国气层气储量的十分之一提高到近十分之七;全国探明天然气储量从2 264×108m3陡升为6.4×1012m3;天然气年产量从137.34×108m3提高到760×108m3;全国煤成气田(藏)从不足10个(除台湾省外)增加至124个;发现煤成气盆地从6个增长为11个.在概述中国煤成气勘探重大进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发现大量煤成气田的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煤成气勘探的进展.根据大量烷烃气碳同位素数据科学地确定煤成气田,论证了某些天然气成因有争议的气田(靖边、柯克亚和阿克莫木气田)也属于煤成气田或以煤成气为主,并论证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中少量气藏(卧龙河、纳溪、合江气田)为油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