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离子液体“充填型”支撑液膜,进行苯/环己烷混合物的蒸汽渗透膜分离实验,比较了不同离子液体,不同孔状结构的PVDF膜以及操作温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蒸汽渗透过程能够实现苯和环己烷的分离;苯优先通过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在30-40℃温度下,[C4mim][PF6]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分离因子可迭10左右;经过60h的实验测定.支撑液膜分离性能稳定.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有望成为分离苯和环己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异烟酸与酸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发生酯化反应,将Ag+与酯化后的MWNTs上的吡啶环发生络合反应,使MWNTs接上Ag+.改性后的MWNTs与壳聚糖共混制备以聚砜为底膜的复合杂化膜.用FT-IR、TEM和XPS表征改性后的MWNTs以证实MWNTs上接了Ag+.并且利用SEM观察复合杂化膜的表面与断面.通过渗透汽化实验的结果表明:MWNTs-Ag+/壳聚糖杂化膜的分离性能优于MWNTs/壳聚糖杂化膜,并且随着Ag+质量分数的增加,渗透通量J增加,分离因子先增加后减小,当膜中MWNTs-Ag+相对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5%时,分离因子α达到最大值为30.88,通量为237.78g/(m2·h)(苯质量分数为10%,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3.
用交联聚乙烯醇膜上下包覆添加纳米SiO2粉末的丙烯酸/丙烯腈共聚膜,制备出新型优先透水复合渗透汽化膜,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复合渗透汽化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通过渗透汽化实验对甲醇质量分数为85%~98%的水溶液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添加纳米SiO2粉末后膜的分离性有显著提高,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达到0.15%时,在65℃对98%甲醇溶液进行分离,其分离因子可达1 534,通量可达583 g/(m2.h),与不添加SiO2纳米粉末的膜相比,分离因子可提高8倍.通过对不同浓度甲醇水溶液的分离实验确认,所制备的渗透汽化复合膜适用于高浓度甲醇溶液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采用旋转流变仪对以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为溶剂的聚丙烯腈/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表观黏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为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单组分PAN溶液A黏度最低,单组分纤维素溶液F黏度最大,不同共混比溶液的黏度及对温度的依赖性均介于两纯组分PAN和纤维素Cell之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支撑液膜提取废水中柠檬酸的机理,提出了拟稳态下平板支撑液膜提取废水中柠檬酸的数学传质模型,该模型给出了影响废水中柠檬酸提取效率的有关因素,揭示了提高传质速率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好,为进一步研究采用支撑液膜技术提取废水中的柠檬酸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壳聚糖(CS)渗透蒸发均质膜,考察了原液浓度、交联剂浓度、膜成型温度等不同制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料液浓度、温度等不同操作条件下该膜对乙醇/水体系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为载体的大块液膜体系处理含镍(Ⅱ)废水.应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料液相中金属离子浓度、载体浓度、反萃剂浓度、料液相pH对镍(Ⅱ)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镍(Ⅱ)迁移的最优方案为料液相中金属离子浓度为0.03mol/L,载体浓度为6%,反萃剂浓度为0.05mol/L,料液相pH为10.在最优条件下,迁移时间180min,迁移率可达53.92%.因素的影响主次为镍(Ⅱ)浓度〉料液相pH〉载体浓度〉反萃剂浓度.  相似文献   

8.
在氯化丁基吡啶与AlCl3 组成的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中 ,顺丁烯二酸酐与甲醇反应 ,生成富马酸二甲酯 .采用单纯型优化方法对催化剂用量 ,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摩尔比进行了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氯化丁基吡啶与AlCl3 组成的离子液体具有异构化和酯化两种催化作用 .在优化条件下m(催化剂 )∶m(顺丁烯二酸酐 ) =0 .0 7∶1 ;n(甲醇 )∶n(顺丁烯二酸酐 ) =1 .1∶1 ,反应时间 3h,反应温度 65℃ ,富马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 92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