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网络组播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综述了IP网络中组播实现体制和技术的新发展。首先.对在IP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IP组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比较了IP组播两种业务模型——标准业务模型和确定源节点业务模型,讨论了IP组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接着,对应用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讨论,描述了应用层组播体制的主要功能和机制,对主要的几个应用层组播方案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应用层组播体制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Internet中组播业务的实现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层组播是群组通信技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未来数字化战场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代理的多源应用层组播系统PMALMS。该系统利用了基于代理的服务模式和P2P的网络技术.同时采用了经过优化的共享组播树构建和数据分发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多源应用层组播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应用层组播协议易产生IP层低效路由的问题,根据权威的WHOIS信息库,结合与网络结构紧密相关的IP地址分配机制,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结构的应用层组播组网协议CAM。CAM可以利用其网络序号对节点在IP层进行准确、高效的定位,并通过在CERNET中的一个实例对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模拟实验表明CAM能有效提高组播系统在IP层的路由效率。  相似文献   

4.
当前互联网视频质量普遍偏低,高清视频将是未来互联网视频的发展趋势。利用应用层组播技术承载高清视频直播业务能有效地降低网络建设成本、解决P2P及传统CDN技术承载视频直播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应用层组播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应用层组播技术的新型网络架构,分析了通过应用层组播实现互联网高清视频直播业务的技术特点、商业模式、市场推广策略和关键流程等。  相似文献   

5.
IP组播虽在IPv4时期提出,但是并未出现互联网上的大规模应用,一直处于实验阶段或者用于同一子网的网络管理,并没有针对广大互联网用户的组播服务,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组播不是随着IPv4一同出现,因而导致网络之间组播兼容性问题。IPv4组播技术也不是十分成熟,问题主要集中在组播地址空间、组播路由技术、组播管理技术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战术通信系统中,一发多收的组播业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战术通信中的组播业务往往要求具备高适变性和高实时性,而民用网络中的IP组播、应用层组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这些要求。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现有IP组播和应用层组播技术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协议和名址分离的战术通信数据组播设计与实现方案,可以很好地应对战术通信系统的高实时性、低带宽、高动态等特性需求。试验验证了此方案下组播业务需求的满足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有效提高组播数据在战术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效率,为战术通信系统的通用组播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太永  周刚 《电子学报》2006,34(B12):2376-2379
应用层组播(ALM)树的构建是一个NPC问题,目前已经提出几种启发式组播树构建算法,各种启发式算法因为考虑因素的制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根据当前网路链路状态,通过计算比较选择父节点构建组播树,提出了在满足最大网络连接带宽、度约束、足够可用性时间的前提下使组播树的资源利用率最优的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此算法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根据组播树的数据吞吐量分析,与通常组播树构建算法相比,基于此算法构建的组播树更加合理稳定.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应用层组播网络模型,并对其中应用层组播服务结点路由的构建和维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智能蚁群的组播路由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特别在有效性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并能随同给规模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刘晓建  钟海荣  叶超群  金士尧 《电子学报》2003,31(11):1678-1681
在涉及到"一对多"或"多对多"数据传输时,人们通常假定只有广播、IP组播和多次"点对点"方式可用,研究点对点和IP组播两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分配策略.本文针对这些传输方式的缺陷,提出了混合式IP组播传输方式,并分析、比较了各种传输方式的性能,进而提出了基于混合式IP组播优先的信息流归并IP组播组分配算法.测试表明,本算法优于以往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IP组播技术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由于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IP组播技术在实时数据传送、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游戏和仿真等诸多方面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中国运营商开展组播业务的实例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在现网中实施组播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目前在移动IP网络中组播领域的主要算法,分析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和性能,概括了其中的主要研究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IP组播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IP组播技术、IP组播协议的分类及域内组播路由协议比较;详细地给出了综合业务交换机上IP组播软件的实现框架,并对PIM-SM组播路由模块、IGMP协议模块和组播数据转发模块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说明。IP组播技术的应用将不断得到重视和扩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视频监控系统中流媒体转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层组播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设计思路和组播算法理论,并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移动IP方案没有较好解决对组播的支持。文中分析了当前移动IP组播的几种方案以及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IP的移动主机组播技术方案,并与其他方案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IP组播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组播技术是向组播组成员发送数据包以到达目的的网络或主机的技术,作为IP网上的一种增值业务和技术,IP组播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围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并有很强代表性的IP组播技术协议PIM-SM和IGMP进行介绍,以便能够使读者对IP组播技术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应用层组播协议在由终端组成的逻辑叠加网中进行组播数据传输.应用层组播协议性能的优劣主要决定于应用层的叠加网与实际网络结构的吻合程度.Delaunay三角网(DT)的特殊性质使得它适于应用层组播叠加网的构建,Jorg Liebeherr和Michael Nahas据此设计了二维DT应用层组播协议.但是,二维DT应用层组播协议的维数太少,无法很好的与实际网络结构匹配,限制了所建立的应用层组播叠加网的性能.我们将逻辑空间的维数增加到三维,在三维空间中建立DT网.通过数据仿真和分析,三维DT应用层组播算法在没有降低网络层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应用层性能,而且更利于向大规模网络扩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流媒体、视频等业务在Intemet上的相继开展,IP组播技术和应用开始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IP组播技术的产生、概念和特点,以及相关技术,最后介绍了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业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电视与广播     
TN932005051196IP组播技术研究与实现/李炳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无线电通信技术.―2005,31(1).―32~35.主要介绍了IP组播技术、IP组播协议的分类及域内组播路由协议比较;详细地给出了综合业务交换机上IP组播软件的实现框架,并对PIM-SM组播路由模块、IGMP协议模块和组播数据转发模块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说明。IP组播技术的应用将不断得到重视和扩大。图3表0参4TN931,TN948.132005051197采用数字媒体技术构建广播电台自动化播出系统/姬海啸,王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微型机与应用.―2004,23(12).―50~52…  相似文献   

19.
组播技术在流媒体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萍 《电信建设》2005,(1):34-36
IP组播技术对流媒体业务发展起关键作用,它实现了IP网络中从源IP地址到目的IP地址的高效数据传送.本文介绍了IP组播技术在流媒体业务中的应用,并针对现网开展组播提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Internet中大部分路由器不支持组播数据传输的问题,本文基于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广域网内组播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了基于Agent的通信模型.组播会话中的每个成员通过其上运行的Agent实现数据收发;并将能够实施IP组播通信的网络范围看作是一个组播域,在每个组播域中自动选择一个Agent作为主Agent(MA),组播域中的其他Agent为备份Agent(BA);在组播域内利用IP组播进行数据传输,在组播域间利用主Agent之间的TCP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组播通信能够跨越路由器的障碑。此外还实现了BA向MA的自动升级.保证了组播会话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