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接》2017,(10)
以对甲苯磺酸处理过的单宁为改性剂,研究了不同添加阶段、不同添加量对集成材用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共缩聚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差式扫描量热(DS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碱-酸-碱"工艺过程的一碱阶段添加12%处理单宁对MUF树脂进行改性的效果最佳,所制备树脂黏度低、游离甲醛含量不高,干状和湿状剪切强度均满足国家结构集成材用胶标准。FT-IR和DSC分析结果表明,酸性阶段加入单宁可能会阻碍缩聚反应进行,一碱阶段加入单宁合成的MUF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  相似文献   

2.
复合薄膜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婷婷  潘亚文  杨娟  王有轩  陈贤益 《化工进展》2007,26(10):1452-1455,1469
制备了复合薄膜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初步研究了两种外加型交联剂环氧树脂636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红外谱图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水性聚氨酯和交联剂发生了交联反应。外加交联剂可增加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交联度和黏度,从而有效提高胶黏剂的T型剥离强度和耐溶剂性能。环氧树脂较佳加入量在5%左右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约为10%。由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黏合的PET/PE薄膜在较高温度下适当处理一段时间,其黏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粘接》2016,(12)
选用碳酸丙烯酯作为固化剂,研究了碳酸丙烯酯加入量对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PUF)固化性能的影响,考查了PUF树脂作为胶粘剂基料用于刨花板的制作情况。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碳酸丙烯酯后,PUF树脂的固化温度降低,固化时间缩短;碳酸丙烯酯的加入对PUF的固化和刨花板的生产效率有提高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单宁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可再生的绿色环保型生物质原料单宁的基础上,综述了黑荆树栲胶、落叶松栲胶以及马占相思栲胶等富含缩合单宁的生物质原料改性PF(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单宁改性PF胶粘剂存在胶液黏度过大、单宁/甲醛的反应活性过高和胶液适用期过短等缺点。最后对单宁改性PF胶粘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单宁与改性木质素、玉米淀粉和生物油等生物质原料复配改性PF胶粘剂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线型间-甲酚-甲醛树脂是正性光刻胶的成膜剂或粘附剂,在正胶中除了有成膜作用外还能在显影液中与邻迭氮萘醌磺酸酯型光敏剂偶合而提高未曝光区正胶的耐碱性与耐腐蚀性。本文研究了树脂分子量大小对正胶抗化学试剂性能的影响。若树脂分子量太小,则正胶的耐碱性与耐腐蚀性就差,若分子量太大,则正胶的粘附性就差。数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6.
苯酚-尿素-甲醛三元共缩聚树脂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亮  杨建洲 《化学与粘合》2006,28(3):197-199
针对脲醛树脂在制板过程以及人造板材在使用过程中不断释放甲醛。危害人体健康的环保问题,以及耐水、耐老化性能差的缺点。以苯酚、尿素和甲醛为原料,采用高温(90℃)缩聚反应合成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PUF胶黏剂),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耐水、耐老化性能,且游离甲醛含量〈O.3%,游离苯酚含量〈0.5%。对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当甲醛、尿素、苯酚摩尔比为10:8:1时树脂性能最佳,压制的胶合板力学性能好,板材甲醛释放量达到GB18580—2001中E2级水平。  相似文献   

7.
E0级室外型胶合板用PUF树脂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酚醛(PF)树脂的制备工艺,采用CaO和NaOH为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U/P质量比13.2% ̄79.2%的系列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该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平稳,操作易控制,再现性好,成本较低,贮存期达30d以上。该系列PUF树脂压制的杨木三合板,胶合强度符合Ⅰ类胶合板要求,甲醛释放量<0.5mg/L,符合E0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范汝良  徐立新 《轮胎工业》2020,40(8):0451-0457
研究新型高活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间-甲树脂)SL3020LFR在载重轮胎胎体帘布胶中的应用,并与非间-甲树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活性间-甲树脂SL3020LFR胶料的硫化活性较高,其加工性能、老化前后的拉伸性能和粘合性能均符合载重轮胎胎体帘布胶的性能要求,尤其是胶料具有低动态滞后损失和低动态生热特性,将其用于载重轮胎胎体帘布胶中能够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和内部生热,提高耐久性能和翻新价值。  相似文献   

9.
单宁基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梅单宁、相思单宁或黑荆树单宁为基体材料,甲醛(F)、戊二醛、乙二醛或糠醛为固化剂,PF(酚醛树脂)为键桥增长剂,制备了不同的单宁基胶粘剂,并着重探讨了单宁、固化剂类型对单宁基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宁的类型和结构会影响单宁基胶粘剂的性能,黑荆树单宁胶粘剂具有相对最高的干态胶接强度和耐沸水胶接强度;添加固化剂和键桥增长剂,可制备耐沸水性优良的单宁基胶粘剂;F是单宁基胶粘剂理想的固化剂,但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可用乙二醛替代F作为单宁基胶粘剂的固化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单宁树脂压制刨花板中的甲醛散发量。原料为:荆树单宁(南非)和辐射松单宁(新西兰)。刨花板的甲醛散发量用WKI法、穿孔分析法和气体分析法测定。为了检测纯单宁甲醛树脂中的甲醛散发量,在100℃下边添加仲甲醛边调整pH值。90分钟后,使40%的单宁溶液凝缩,然后磨碎此凝缩树脂,在40℃时干燥至恒重。取一克样品,分析测定甲醛散发量。  相似文献   

11.
以13^C核磁共振分析(13^C 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为手段.研究了不同的NaOH/P物质的量比(nNaOH/nP)条件下合成的苯酚-尿素-甲醛(PUF)共缩聚树脂的结构特征,通过压制胶合板,进一步评价了nNaOH/nP变化对PUF共缩聚树脂的影响。13^C核磁共振和MALDI—TOF—MS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研究范围内改变碱性条件对PUF共缩聚树脂的结构构成无显著影响;合成的PUF共缩聚树脂结构仍是以酚醛树脂为主体,特别是聚合物的链接方式;胶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尿素/甲醛/苯酚物质的量比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NaOH的用量,PUF树脂干状和湿状胶合强度增加显著,这一合理的范围应小于nNaOH/nP=0.53,超出这一范围后,随着nNaOH/nP的增加,树脂的胶合性能快速下降,但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单宁与多聚甲醛交联合成单宁酚醛聚合物,再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将单宁酚醛聚合物与纤维素通过反相悬浮交联制备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具有多孔的结构,树脂网络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对盐酸小檗碱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当盐酸小檗碱浓度为600 mg·L~(-1)、吸附温度为298 K时,最大饱和吸附量可达245.92mg·g~(-1);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热力学研究数据表明球形单宁-纤维素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该树脂在分离提纯生物碱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周鹏  袁花  彭平英  姚津鑫  彭志远 《化工学报》2018,69(7):3076-3082
单宁与多聚甲醛交联合成单宁酚醛聚合物,再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将单宁酚醛聚合物与纤维素通过反相悬浮交联制备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具有多孔的结构,树脂网络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对盐酸小檗碱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当盐酸小檗碱浓度为600 mg·L-1、吸附温度为298 K时,最大饱和吸附量可达245.92mg·g-1;球形聚合单宁-纤维素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热力学研究数据表明球形单宁-纤维素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该树脂在分离提纯生物碱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木材胶粘剂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镇 《中国胶粘剂》1995,4(1):9-13,19
综述中国木材胶粘剂概况.报告了脲醛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单宁胶、本素胶、木材的本体聚合等胶粘剂与粘合技术的改进,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成  王文芳  董栋 《轮胎工业》2014,34(9):515-522
本文主要对间甲酚甲醛树脂、间苯二酚改性酚醛树脂及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等粘合增进树脂进行简述,并对部分树脂在橡胶材料以及钢丝粘合的性能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对于间苯二酚及其树脂,采用交联剂HMMM比交联剂HMT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在丙烯酸酯压敏胶中的扩散行为,制备了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AA)体系的压敏胶。采用分子量分布(GPC)、动态力学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和力学测试等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不同增塑剂浓度下交联剂用量,以及同一交联剂用量下不同增塑剂和增黏树脂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胶样分子量的增加,增塑剂DOP的扩散行为会减缓并趋于平衡;随着胶样交联程度的提高,增塑剂DOP的扩散行为会明显减缓;同时改变交联剂与DOP用量时,交联剂和DOP均会使初粘力和剥离强度降低;DOP进入含增黏树脂体系丙烯酸酯胶层后,粘接升降行为还会随增黏树脂含量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甲醛系木材胶粘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镇 《中国胶粘剂》1992,1(6):40-42
<正> 木材胶粘剂是一类籍助于表面附着将木材与木材或木材与其它材料胶合成一体的物质。通常包括酚醛树脂胶,脲醛树脂胶、三聚氰胺树脂胶、间苯二酚树脂胶、单宁胶、木素胶、多异氰酸酯胶、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以及植物蛋白胶、动物蛋白胶、淀粉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上列前三种,又合称三醛胶,它们都是由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这些胶粘剂,除了主体  相似文献   

18.
一、引 言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以二甲苯甲醛树脂和顺丁烯二酸反应制成不饱和聚酯,再以苯乙烯作交联剂制成的产物。它以低粘度、低收缩率、耐酸、耐碱、高频绝缘等性能为特色。我们曾发表了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与基本性能的研究结果,本文介绍二甲苯甲醛树脂,双键和酯键含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活性、固化程度、体积收缩率、玻璃化温度、热  相似文献   

19.
以木材工业用苯酚-尿素-甲醛(PUF)共缩聚树脂为原料制备出了PUF发泡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PUF泡沫材料的结构和化学特性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制备工艺,尤其是发泡剂用量、固化剂用量以及发泡温度三个主要的工艺参数对泡沫材料表观密度的影响,制备出了密度在0.035~0.12 g/cm3范围内的PUF泡沫材料。最后探讨了材料的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即PUF泡沫材料的抗压强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可以作为承重用防火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仇培超  王慧  庄儒彬  韩绍楠  陈雪梅 《橡胶科技》2020,18(10):0566-0569
研究苯酚-甲醛树脂与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在半钢子午线轮胎纤维帘布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半钢子午线轮胎纤维帘布胶中用苯酚-甲醛树脂等量替代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后,胶料的硫化特性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苯酚-甲醛树脂用量增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胶料的硫化速度;硫化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提高,老化前纤维帘线H抽出力差异不大,老化后纤维帘线H抽出力略有降低,60℃时的损耗因子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