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Planning》2013,(5)
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和米歇尔·福柯的《作者是什么》引发了西方文学批评界对于文本解读话语权的深刻探讨。针对"作者死了"这一论调的理性回应,对于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在本文中从文学意义,意识形态和文人担当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文学批评家应该如何面对"作者死了"这一论断。"作者死了",读者活了。面对这种局面,每一个文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社会担当,让文学批评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大众,表现出文人的现世关怀,引导人类走向美好与光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8)
作者死了吗?这个问题使学界困惑并争论了已逾百年。本文认为从一定程度上讲,作者已死,且死得其所。另一方面,作者没死。从叙事艺术而言,随着现代主义文学和解构主义的影响,艾略特等人使"作者"让位于"作品",福柯和罗兰·巴特给作者判了死刑;而从叙事伦理角度而言,作者始终是活着的。作者的意图影响了作品,作者的思路掌握着作品中的人物,更是作者与读者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对话交流关系,使得写作不至于沦为读者孤独的狂欢。 相似文献
3.
4.
《Planning》2013,(8)
尼采的"上帝死了"揭露了西方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将一直隐藏在西方形而上学背后的虚无主义从幕后"推到"了前台,虚无主义在时代的聚光灯下暴露无遗。想要对"上帝死了"做出既显赫明朗、又切近事实本身的解释就需要开启尼采"上帝死了"的真正内涵,在追问的道路上活生生地"端出"思想本身。"端出"意味着在道路上呈现自身,"是其所是"跃然而出,而非将尼采的"上帝死了"作为一个硬邦邦的结果摆置到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8)
《荒野生存》中的主人公最后因误食有毒植物而死,他的死,从尼采对酒神精神的解释看,是进入了迷狂的"醉"境。这"醉"境,便是非理性的迷狂状态,便是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原始太一,便是永恒的艺术品。本文对克里斯的死亡从非理性的迷狂、"太一"的自然状态、永恒的艺术品三个维度来分析,只有具备了非理性的迷狂,那么死亡便能达到一种原始的太一的沉醉,而达到了原始太一的沉醉,那么他的生命便能从一种醉境上升为一件永恒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6.
长谷川先生被认为是日本新生代设计师的代表之一。人们可能通过他的伤口充分感受到其独特的风格和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功能与景观创造的有机结合”,“自然中的人工表现”及“简洁的景观塑造”,长谷川先生认为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什么新的,而是这个场所和空间从过去开始一直固有的,而现在渐失的“源”,通过“作品的创造”把它们联系起来,为此他们把自己的事务所取各为“Studio on Site”。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4)
泥鳅成鱼的规模化养殖取得很大的成功,而泥鳅的苗种培育一直难以达到商业化规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泥鳅仔鱼孵化后不久,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死亡,俗称"寸片死",所谓的寸片死是指鳅开口苗至寸片之间(3-4公分之前)的成活率不高,这是广大泥鳅养殖户共同的头疼问题,由于死亡率高达50%-80%,甚至100%成为了制约苗种培育成功的一大障碍。寸片死主要解决方法就是培育轮虫此阶段鳅苗的开口饵料,防止车轮虫病害以及水体环境的改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2)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锻炼语感、内化文本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通过回归文本解读,引领学生充分地读,逐层深入地读,给朗读以生命,用朗读在学生与文本情感沟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握主线,做到读通文,抓住重点,读懂意,张扬个性,读出情,让学生能实实在在地通过朗读感受语言背后的生活场面、情感真谛,从而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5)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即意指过程。为了可以准确无误地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巴特在索绪尔与叶姆斯列夫的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创建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本文运用罗兰·巴特的建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分析并解释了"女汉子"后面所隐藏的涵指意义,以此来揭露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4)
当欣赏贾科梅蒂的《行走的人Ⅰ》的时候,人们会好奇其究竟要走向哪里,会揣摩作者的意图。作者的本意能否被观者捕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们认为贾科梅蒂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但他是否真的主动接受了存在主义令人怀疑。当一件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它的作者就已经"死了",之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再创造由读者完成。《行走的人Ⅰ》就是在这样新的视野中,走向了新生。 相似文献
11.
颇具末日传奇色彩的2012终究成为历史,同样逃不过大浪淘沙的平淡和震撼。感恩,是每年回顾抒情的一个主题,但回首这一年,更多了一些温暖,在行业面临变革时我们抱团前行和互相砥砺。在此,从内心,我们对所有的作者、通讯员、撰稿人、专栏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借用时下流行但本刊还未曾使用的词汇——感谢亲们的无私分享,感 相似文献
12.
由于力天大厦紧靠一栋已建高层建筑,如何解决两栋高层建筑之间的基础及结构设计问题成为结构设计难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对基础与上部结构两者的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借用罗兰·巴特的“文本”视角,围绕1960年出版的《桂离宫:日本建筑的传统与创新》及其相关书籍写作,将它们视为关于桂离宫的“文本”,结合创作语境、图像呈现、文章评述进行细读。在这一过程中,关于日本桂离宫的写作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所重构的“作品”:通过图像和写作“符号”,对日本桂离宫进行了一系列的印象重构。其目的并非在于完整地反映建筑的原貌,而是通过“能指”的形式表达,建构适用于现代主义语境范畴的“所指”内涵,创作出现代主义审美视角下的开放式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3):146-147
近年来,一些国内学术期刊特别是医药类、自然科学类期刊热衷于在学术论文的多个署名作者中标识一名为"通讯作者",认为"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论文的责任者、联系人等等。然而这种做法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没有参与创作的人就不能成为作者。"通讯作者"的标识引起了著作权认定的混乱,应当摒弃。对没有参与论文创作的课题负责人,不应当成为作者。学术论文的署名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2):75-77
目的:探讨加味桂已合方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卵巢囊肿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为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加味桂己合方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综合疗效总的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囊肿三径之和均显著小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己合方治疗卵巢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软土地区盾构近距离穿越已建隧道的工程近年来不断增加,尤其是运营中的地铁隧道其结构安全保护要求很高。在地铁不停运过程中,相邻穿越施工中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巨大的安全事故。穿越施工对地层及相邻隧道结构扰动的因素众多,机理复杂。本文归纳了国内目前类似施工的控制指标,对该类工程的研究现状、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强调了贵州石漠化已治理地区小城镇可持续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小城镇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地区可持续发展纲要;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导则与环境规划编制导则中涉及保护石漠化已治理成果部分的条款如何编制;总结了贵州石漠化已治理地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纲要。 相似文献
19.
冯远丽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4):87-89
经检测、勘察、鉴定、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已建工程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为新建大楼所利用,不仅避免了重复投资带来的巨大浪费,而且大大节约了工程费用,保证了施工工期,消除了负面社会影响,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
常态阅读下,"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可能存在,因为可以是随意的、六经注我式的,也许还有故意误读,但悲与喜、是与非依然会受到文本制约,文本本身的"真实主题"是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因素。阅读教学中,"一千个哈姆雷特"则不可能存在,因为教学文本都承担着特定的课程任务,其主旨都融入了编者规定性的理解,价值观与审美情趣的正向引导尤为突出,规定性的理解学生是必须接受的。没有了文本的语义与主旨的核心内涵、真实主题,忽略了文本特定情境的规定性,"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会使课堂迈向虚无之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