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高效减水剂种类以及在相同水灰比和相同流动度两种情况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对砂浆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水灰比、同流动度时,萘系和脂肪族减水剂增大砂浆收缩,聚羧酸系减水剂能降低砂浆收缩。同水灰比下,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在0.6%~1.5%范围,砂浆自收缩随掺量增加变化不大,砂浆干燥收缩随掺量增加而增大。同流动度下,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在0.6%~1.5%范围,砂浆自收缩随掺量增加而增加,而砂浆干燥收缩随掺量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废旧混凝土经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2.36 mm的再生细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水灰比、减水剂掺量及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其吸水率与干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水灰比0.76与减水剂掺量0.3%对应的吸水率最小,纤维掺量并不显著影响吸水率特性;再生泡沫混凝土的干缩值随减水剂掺量、纤维掺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减水剂掺量0.2%与纤维掺量0.2%对应的干缩值最小,水灰比并不显著影响干缩特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以再生骨料掺量、水灰比和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因素,分别选取相应合适的水平,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和28 d抗压强度等相关性能测试并分析相关规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再生混凝土坍落度的主次因素为再生骨料掺量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水灰比。对于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再生骨料掺量是非常显著因素,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和水灰比都是显著因素。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入可较大程度提高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4.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自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不同掺量对铝酸盐水泥净浆扩展度、凝结时间及胶砂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测试了水化产物的形貌,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铝酸盐水泥早期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自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适宜掺量时能显著提高铝酸盐水泥的净浆扩展度,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度保持性能;标准稠度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掺入使铝酸盐水泥净浆的初凝时间略有延长,随掺量的增大会显著延长终凝时间;相同水灰比时,较低掺量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铝酸盐水泥的1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掺量大于0.6%时,会显著降低铝酸盐水泥的1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不同,对铝酸盐水泥胶砂3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2015,(11)
研究了消泡剂和引气剂复配对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新拌混凝土含气量、混凝土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消泡剂含量恰当时,能够有效减少聚羧酸系减水剂带来的大气泡,并使气泡稳定。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含气量增大,经时损失减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初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当引气剂掺量超过一定剂量后,则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弱。引气剂最佳掺量为0.03‰左右。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未掺减水剂和掺两种不同功能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不同初始环境温度下的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能、凝结性能及强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率均呈线性下降,未掺减水剂与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均呈线性缩短,聚羧酸系减水剂初凝时间差均是先减小后增大,未掺减水剂与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1 d抗压强度均呈对数关系增长,28 d抗压强度则变化不明显,聚羧酸系减水剂的1 d抗压强度比均是呈降低趋势,28 d抗压强度比变化则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宏基集团管桩生产配合比为基本参照.分别掺入萘系、聚羧酸、氨基磺酸盐和磺化丙酮,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分析了四种不同减水剂对PHc桩混凝土拉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随着出釜后放置时间的延长.劈裂抗拉强度增大.拉压比增大;不同减水荆作用下,掺磺化丙酮的抗压强度最高而掺聚羧酸的最低,掺聚羧酸的拉压比最大而掺磺化丙酮的最小.因此,掺聚羧酸的PHC桩混凝土脆性最小,抗裂耐打性最好;掺磺化丙酮的PHC桩混凝土脆性最大,抗裂耐打性最差.  相似文献   

8.
甘亮琴  李莜  杨倩 《江西建材》2023,(11):14-15+19
文中以工程配合比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粉煤灰掺量、泡沫量和水灰比对粉煤灰气泡混合轻质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降低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早期强度,但能提高后期强度;湿容重随着粉煤灰和泡沫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先减小后稍有增加再减小,随着泡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粉煤灰掺量、泡沫量、水灰比的适宜取值分别为15%~35%、600~800 L/m3、0.55~0.61。  相似文献   

9.
以P·O42.5R水泥、植物蛋白发泡剂、电厂粉煤灰为原料,辅以聚羧酸减水剂、速凝剂、促凝剂,采用物理发泡法制备干密度为5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使用流变仪、SEM、XRD对试样净浆性能、气孔结构及其分布进行表征,并研究外加剂对净浆的相对粘度和硬化泡沫混凝土的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配方中分别掺入0.2%速凝剂、0.3%促凝剂可使试样50~400μm的气孔比例分别达到93.67%和94.67%,气孔平均直径分别为182.90、149.86μm,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3.20 MPa、3.31 MPa。掺减水剂(缓凝型)使泡沫混凝土气孔平均直径减小,但同时也增加开口孔隙率,掺入0.1%的减水剂样品的28 d抗压强度为2.88 MPa。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乌鲁木齐地区覆膜条件下蒸养混凝土构件基本力学性能,设计4组C30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制作试块在覆膜条件下蒸汽养护,以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为参考指标,确定适宜当地骨料的最优配合比;分别掺入不同比例的聚羧酸减水剂与FDN减水剂,制作试块测试各龄期抗压与劈拉强度,确定2种减水剂的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选用水灰比0.51时,配制的C30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试块的强度较好;相对于C30蒸养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优掺量为0.4%,FDN减水剂的最优掺量为1.1%;当同为最优掺量时,添加FDN减水剂比聚羧酸减水剂对改善蒸养C30混凝土力学性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体积掺量分别为0.05%、0.1%、0.15%、0.2%的PVA纤维和质量掺量分别为1%、2%、3%、4%的纳米CaCO3颗粒对掺粉煤灰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量范围内,随着纳米CaCO3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当纳米CaCO3掺量为3%时,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随着PVA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抗压弹性模量整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纤维体积掺量为0.15%和0.05%时,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大值;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纳米CaCO3和PVA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是保证大型工程修建的前提和基础。以52.5硅酸盐水泥、硅粉、天然砂、鹅卵石及减水剂为原材料,进行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试验,并对各原材料掺量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试验表明: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整体呈增加的趋势;随着鹅卵石掺量增加混凝土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减水剂掺量增加混凝土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高强混凝土的最佳配方为水灰比0.45、水泥掺量31%、硅粉掺量8%、天然砂掺量40%、鹅卵石掺量21%、减水剂掺量0.4%。  相似文献   

13.
设置了5种聚羧酸减水剂掺加水平(0、0.1%、0.2%、0.3%、0.5%)和2种水胶比(0.35、0.44),对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和水胶比对低钙粉煤灰胶砂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钙粉煤灰胶砂中适当掺加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提高试件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聚羧酸减水剂掺量0.3%的低钙粉煤灰胶砂的力学性能较优异;水胶比对低钙粉煤灰胶砂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有重要影响,试件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C30自密实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木钠减水剂过掺对其新拌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减水剂的过掺均会使C30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增加、含气量降低、凝结时间延长、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28d轴心抗压强度、28 d弹性模量降低、耐久性变差.此外,对混凝土28 d抗折强度的影响则因减水剂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氨基磺酸盐系、萘系、木钠系及脂肪族系4种减水剂的复合效应.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复配,随着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掺量是40%时,净浆流动度降低达到最小值100 mm,之后随着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增大.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复配.随着萘系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先明显降低,萘系减水剂30%掺量时达到最低140 mm,然后逐渐增加.复配后最佳减水率为21.3%.木钠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时,随着木钠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复配后减水能力先明显下降后急剧升高再逐渐下降.脂肪族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时,随着脂肪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先降低后逐渐增加.当其掺量达60%以上时,净浆流动度达220 mm,减水率达到21.4%.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硅酸盐水泥掺量、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掺量、水灰比3个因素对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建筑废弃集料泡沫混凝土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主次顺序为: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掺量硅酸盐水泥掺量水灰比,最佳配合比为水泥405 kg/m~3,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607.5 kg/m~3,水243 kg/m~3,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22 kg/m~3,其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85 MPa,流动度为170 mm,性能符合CJJ/T 177—2012《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以P·O 42.5R水泥为基础掺合建筑废弃料与发泡剂进行泡沫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各项物理指标均高于砖渣再生料,并且废弃物料在1.5倍、水泥掺量为404 kg/m3和水灰比为0.79时,再生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处于最大值,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超缓凝混凝土是一种凝结时间较长、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发展较快的新型混凝土。本文探讨了水灰比、砂率、矿物掺合料掺量对超缓凝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水灰比、砂率、矿物掺合料掺量为单一变量,利用聚羧酸和蔗糖为减水剂和缓凝剂,分别测定了混凝土流动性能、凝结性能及抗压强度。结果表明,超缓凝混凝土的砂率宜选择35%~45%;水灰比在0.30~0.80范围,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随水灰比增加而降低,凝结时间随水灰比增加而增加;粉煤灰和矿粉的掺入可以改善超缓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超缓凝混凝土后期强度随粉煤灰或矿粉取代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水下抗分散剂、高效减水剂、消泡剂、水灰比等对水下混凝土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下抗分散剂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当水下抗分散剂和高效减水剂复合掺加时,能够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掺加消泡剂有利于提高水下抗分散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降低水灰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水下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按3种比例5种掺量复合,研究其复合后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及其经时损失的影响;按3种比例1种掺量复合研究其复合后对混凝土减水率、坍落度经时损失、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羧酸系与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效果比单独使用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效果好,与单独使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相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在实际施工中聚羧酸系与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按1:1比例复合,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0%,较为经济合理,且能满足普通混凝土施工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