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Planning》2019,(18)
随着"互联网+"计划的提出,互联网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在互联网保险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相关纠纷案件,使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保险监管法律体系成为推动我国保险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措施。本文从我国互联网保险监管法律制度实施的现状着手,从立法体系、互联网保险市场准入制度、创新险种监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四个方面分析现下互联网保险监管的不足,并对我国互联网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8)
金融危机之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这些改革的同时,各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利用自身较为成熟完善的消费者保护制度,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念,从而使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中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首先通过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的界定,从而厘清金融消费者的范围。然后通过分析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独特原因与意义,阐明金融监管改革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最后通过比较金融危机后境外各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与监管模式,从而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构建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节能住宅在我国意义重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本文主要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在节能住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研究讨论了如何切实有效地转变住宅消费者传统的思维模式、引导住宅消费新观念,进而扩大消费者对节能住宅的需求,切实有效地拉动节能住宅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形成了一种新的交易模式——网络交易。网络交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普遍的有两种:一是通过自己网站提供交易机会从而完成交易的网络交易模式。二是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完成交易的网络交易模式。本文主要对后一种交易模式进行分析,针对我国保护网络交易消费者存在的问题和立法现状,提出了对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3-19
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但总体消费需求仍然相对不足,不过近年来在我国巨大国内市场支撑下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和消费者异质性现象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结合双通道心理账户理论,从货币来源、支付过程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移动支付方式对实体店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这是因为,在货币来源方面,移动支付方式具备借贷和心理账户属性;在支付过程方面,移动支付方式透明度低、联结程度低的属性能够降低消费者支付疼痛感,提升消费愉悦感,有利于刺激消费。基于2014—2019年某连锁实体超市消费者层面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移动支付方式对线下消费者行为特别是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发现,使用移动支付方式的消费者其线下消费金额和消费频率均有显著提升,且随着使用的持续其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移动支付方式对女性及中低收入水平的异质性消费者具有更强的差异化影响。鉴于此,应多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移动支付方式在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以更好地拉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而言,要加强对支付企业的监管,通过制定合理的准入机制,针对责任承担和风险分配制定相关立法,引导并规范支付企业发展;对支付企业而言,要加强风险管理,降低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财产和信息安全;对零售企业而言,要在充分运用新型支付方式提高零售服务供给水平的同时,关注消费者异质性,以消费者为中心分析和预测异质性购物需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3)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至今,我国各领域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而且我国银行监管等工作也在有效的探究中不断进步,可是在当前我国有关银行监管的法律呈现出有待改善的表现,使得银行监管工作中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就主要针对国内银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银行监管法律建设意见,进而对银行监管法律进行优化,为银行监管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1):6-9
微信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而产生了许多问题。我们对微信营销模式下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研究,不仅在于微信营销自身的问题,也在于消费者在面临这一营销模式时缺乏经验而容易受到侵害。本文分别从微信营销的内涵界定、微信营销模式下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表现、微信营销模式下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以及微信营销模式下消费者权益救济对策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以此为微信营销模式下的消费者提供有关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
我国金融业从行政转向市场只有短短的20多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金融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正在逐渐增多,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凸显不足,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律缺失,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受教育权、赔偿权等屡受侵害。借鉴国外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成熟经验,立足我国实际,对我国金融消费者应采取横向立法规制和多元化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9)
互联网金融的深化发展给金融消费者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风险。与传统金融消费者相比,我国目前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在知情权、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权益的保护出现了诸多困境。通过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P2P网贷平台、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对消费者保护的有益做法,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监管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的应对之策,以期更好保护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
通过分析金融科技风险及监管困境,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经验,阐述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在监管原则、监管时机选择、运作机制、中央与地方双层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建设、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六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借鉴美国金融科技监管穿透式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