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3)
元人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直接启发法国作家伏尔泰创作了《中国孤儿》,并将中国精神介绍到法国以及西方社会。但两剧无论是在叙事层面还是在意义层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值得去深入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0)
"赵氏孤儿"的故事得益于其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悲剧美感,历代剧作家对它的改编和重写几未间断。电影《赵氏孤儿》也是一次对经典戏剧的现代重构,本文意图将电影文本同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为代表的故事文本进行对比以分析电影改编的得失。纯粹的艺术复制是绝对不存在的,追求艺术的适时变化,自有其合理性,但是取舍和改编必须有其精准、理性的判断,才能永久地保持"赵氏孤儿"这个经典故事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元代著名的历史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乃至整个文学史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被誉为"元四大悲剧之一"。作为我国古典悲剧的杰作之一,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由于国内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的缺陷,使得《赵氏孤儿》的悲剧性研究仅停留在屠岸贾的凶残狠毒与程婴等人的忠诚正义构成的矛盾冲突集上。本文试图从它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中论述其悲剧性。  相似文献   

4.
赵氏孤儿起源于《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再到元朝纪君祥的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后来广泛传播于海内外,甚至法国著名思想家大文豪伏尔泰也将其改变为《中国孤儿:孔子道德五幕剧》,再到现代的话剧、电影。可以说《赵氏孤儿》是在绵延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不断充实内容,不断丰满人物的,其中有存留、有改动、有自己的主观想象,但是千年来唯一不变的是延续的那种中国美好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8)
《赵氏孤儿大报仇》是元前期杂剧作家纪君祥的作品,是讲述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2010年陈凯歌导演根据此题材利用现代价值观重新翻拍了一部同名电影。本文将从情节设置、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三方面对从文本走向荧屏的《赵氏孤儿》做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7)
《雾都孤儿》是著名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作品,其主要反映了生活在18世纪英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其提供了在1830年代的英格兰洞察穷人的经验。在小说的幽默和浪漫幻想的基调上又激烈的批评维多利亚中产阶级对穷人的态度。奥利弗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例子,显示了1830年的英格兰,其法律制度的虚伪和腐败,囚犯工厂一样进行经营管理,中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和悲惨可笑的婚姻态度。在这本小说中,狄更斯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都是狄更斯对当时英格兰社会体制的反映,也就都包含着狄更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或许有不满、有失望、有绝望。在这众多的性格迥异的人物当中,南希可以说是点睛之笔,在众多的低俗、不堪、丑陋、恶毒的人物角色面前,南希正是少有的代表着纯真、善良与无邪的那一个角色,她也是这整本小说最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相似文献   

7.
夏丽森 《中国园林》2012,28(12):43-47
计成的《园冶》在欧美的传播与西方学者和园林爱好者对中国园林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20世纪上半叶,童寯于1936年首次以英文文章提到《园冶》,直接影响到瑞典学者喜龙仁将部分英译文于1949年发表。玫萁.凯瑟克1978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园林的著作也让更多读者认识了计成,此后,西方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迅速发展。1988年出版了《园冶》英译本,1997年出版了法译本,受到学术界内外读者的欢迎。《园冶》设计原理亦体现于西方一些中式庭园。目前欧美学术界有关中国园林历史、文化的研究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愈加发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孤儿作品,对于孤儿作品的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尽管目前我国《著作权法》的修订也涉及到了关于孤儿作品的范围、使用等问题,但是仍然有所缺失。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孤儿作品的界定及其特点问题,其次对比国外关于孤儿作品保护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对孤儿作品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2)
林语堂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国文化,他以著书或译书的形式实现"对外讲中"的目的。本文以林语堂的英文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为例,分析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翻译策略,以期对今天的对外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林语堂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国文化,他以著书或译书的形式实现"对外讲中"的目的。本文以林语堂的英文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为例,分析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翻译策略,以期对今天的对外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0)
本文主要就悲惨的身世,对爱情的盲目忠诚,以及未泯灭的良知三个方面来探讨狄更斯笔下《雾都孤儿》中女主角南希的人物形象,以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4)
《老子》是中国先秦道家哲学的集大成著作,既博大精深又浪漫雄奇,其思想、艺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圣经》是基督教的圣典,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中华民族和希伯来民族的文化元典,《老子》和《圣经》中所展现的不同的智慧观,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展现中华民族和希伯来民族智慧的深层意味和核心价值。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两书中的智慧观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通之处,这也是中西方文化传统比较有魅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
目的了解孤儿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建立社会心理关怀模式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孤儿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检索分析方法,掌握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处境及社会需求。结果大多数孤儿都受到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心理问题的困扰,而在不良环境下成长的孤儿犯罪率高于普通人。讨论探讨孤儿面临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尚未得到满足的基本需求,可建立一定的社会心理关怀模式。  相似文献   

14.
《考工记》与《营造法式》是古代中国建筑技术的两部经典文本。《考工记》几千年以来被广泛阅读和研究,《营造法式》则流布惨淡影响甚微,直到当代被重新印刷与研究。两部经典传承的差异源于社会政治文化力量通过对阅读目标的引导,对文本写作的组织及其传播资源的控制限制了建筑技术以文本为媒介的传播,这是古代中国建筑技术典型的文本情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
《滇湖琴声》是赵晓生先生根据月琴独奏曲《数西调》改编而来,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风味。整首乐曲模仿了月琴的弹奏效果,利用原曲目的主题旋律,进行变奏发展。《滇湖琴声》是中国钢琴练习曲,在提高学生钢琴技巧、培养审美能力方面都大有裨益。推而广之,面对现在钢琴教学中存在的只注重西方音乐作品,而忽视本土音乐文化的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滇湖琴声》的演奏特点,希望能够为其他的钢琴学习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6)
纪录片是一种具有跨文化、跨时空传播属性的媒介形态,担负着记录社会、传播国家形象、交流文化等重要使命,它是实现对外传播的有效形式。从《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热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如何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7)
众所周知,文学名著的译介是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国的文学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构建并传承了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所以,正确翻译这些文学名著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所以导致文学名作译介还只能停留在浅层文化的传译上。这种状况必然会导致国内外文化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会造成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曲解,有损于民族形象。其中,《红楼梦》的翻译就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7)
《圣经》作为西方世界上最畅销的书籍,以其宗教题材﹑丰富的内容和庞大的受众在影视改编素材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自1916年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问世以来,已有数百部改编自《圣经》的影视作品诞生。它们中有的只是将文字转换成了影像,基本忠实地再现了圣经故事;有的则选取某一个或者几个故事作为影视改编的框架,在情节和人物设置上做了较多的取舍和改动;还有一些则以《圣经》为原型,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都完全与原著无关。换句话来说,根据《圣经》在这些影视改编作品当中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改编类型,从而为深入研究《圣经》的影视改编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9.
苏畅  周玄星 《华中建筑》2008,26(12):147-150
该文对《管子》及《周礼》二书的源起、具体内容、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列举比较,得出二者的异同点,并辅以简要分析,阐明二者的营国思想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6)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热播,为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本文试图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及节目制作方面的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从而为以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