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燃烧天然气的冷凝式锅炉热效率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冷凝式锅炉因为降低了排烟温度,可以充分回收了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的凝结潜热,所以锅炉热效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燃烧天然气的冷凝式锅炉热效率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冷凝式锅炉因为降低了排烟温度,可以充分回收了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的凝结潜热,所以锅炉热效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油田热采锅炉燃烧监测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稠油资源非常丰富,目前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是向地层加压注蒸汽的热采方法。因此燃气、燃油注汽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是影响热效率和采油成本的主要因素。在不同负荷的工况下,控制合适的过剩空气系数,把排烟热损失调整到该工况下的最小值,使锅炉的热效率达到最高。本锅炉燃烧监测控制仪就是通过监测烟气温度和氧含量,经过仪器专家系统分析计算,显示过剩空气系数和排烟热损失,作为操作人员调节燃料空气配比的依据,或与自动控制装置连接,实现进风自动控制,达到充分燃烧,起到降低燃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目的。该系统运行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液冷源供液温度波动较大以及冷凝侧热无利用排放问题,通过对系统工作原理和冷凝侧换热器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可以利用冷凝侧回收热控制供液温度波动或实现供液温度的精确控制。建立了冷凝侧换热器的计算模型,并计算出系统冷凝侧空气进、出口温度、冷凝温度和冷却液出口温度等工作参数,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热回收量。结果表明,通过冷凝侧热回收的方式对液冷源供液温度进行调控,能够抑制供液温度波动,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停,提高液冷源工作稳定性;冷凝侧热回收时,最大冷却液旁通流量为总流量的50%左右最为合适,并总结了系统制冷量与总热负荷能够实现平衡的工况区域。研究结论结果可为相关领域冷凝侧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华能东方电厂#1锅炉于2009年6月投产后排烟温度一直偏高,通过试验验证排烟温度偏高约20℃。为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对比了改造空预器、改造省煤器、同时改造省煤器和空预器3种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择优选择了省煤器和空预器联合改造,有效降低排烟温度约12℃,提高了锅炉效率,降低了发电标准煤耗2.04g/kW·h,同时减少了CO2和SO2排放,实现了经济指标和环保指标的双重效益,达到了改造目的。  相似文献   

6.
燃气锅炉排烟冷凝热回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少波  姚正华 《广西机械》2012,(11):125-126
通过对天然气烟气特性的分析以及对冷凝式锅炉热效率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冷凝式换热器就是增设在天然气锅炉尾部的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可以将排烟中大量的能量加以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对冷凝式换热器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到了露点温度,常规段管长和冷凝段管长。实验结果表明:若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回收水蒸气释放的汽化潜热,可将锅炉效率提高10%以上,该方法目前已开始在工业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受到较高评价。  相似文献   

7.
李小飞  陈汝东 《流体机械》2005,33(2):59-61,72
CO2作为热泵热水器工质在跨临界状态下循环,在气体冷却器中产生温度滑移,因此适合水的加热。在分析了CO2跨临界循环特点的基础上指出,CO2可与传统的制冷剂及其替代物相竞争,具有较高的制热效率。  相似文献   

8.
《流体机械》2005,33(2):59-61
CO2作为热泵热水器工质在跨临界状态下循环,在气体冷却器中产生温度滑移,因此适合水的加热.在分析了CO2跨临界循环特点的基础上指出,CO2可与传统的制冷剂及其替代物相竞争,具有较高的制热效率.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准二级跨临界 CO2热泵循环.对其分析研究表明该循环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高热泵热水器的制热效率.这种热泵热水器尤其适用于寒冷地区.  相似文献   

10.
商用跨临界CO2水-水热泵热水器系统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并搭建了带回热器的商用跨临界CO2水-水热泵热水器试验系统,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对试验系统进行了多个工况的循环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名义工况下出水温度85℃时制热COPh值为2.82,最大负荷工况下出水温度65℃时制热COPh值为3.68.冷却水进水温度越高,系统效率越低.同时试验结果表明, CO2作为制冷剂在热泵热水器的应用中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