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放筏     
早有所闻黄河放筏惊心动魄,是一大景观。当我亲临放筏现场时,才了解到黄河放筏是一种古老纯朴的民俗风情,每年都要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2.
1958年7月17日23时30分,黄河花园口出现了21,000秒公方的特大洪峯,水位达94.39公尺,比1933年特大洪水还高9公分。黄河这次洪水,是解放以来的最大洪水,也是1933年以来黄河最大的一次洪水。在黄河下游两岸,这一次洪水的水位,普遍超过了保证水位,在高村,水位62.96公尺,超过保证水位0.38公尺;在艾山,水位43.13公尺,超过保证水位0,93公尺;在洛口,水位32.09公尺,超过保证水位1.09公  相似文献   

3.
1995年,黄河在山东省滨州地区境内断流二次,时间长达118天,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断流时间竟比1994年提前了20多天。给滨州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其原因,一是黄河两岸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致使黄河水入不敷出,求大于供  相似文献   

4.
黄河源探奇     
“天河”探源女儿听说我要去考察黄河源,天真地问道:“你们是不是到‘天上’去探黄河源,李白不是说过‘黄河之水天上来’吗?”我笑答道:“那是诗人的艺术夸张,黄河之水并非真的来自天上。地理学家告诉我们,那‘天上’就在巴颜喀拉山的北麓。”我打开黄河流域图,顺着一条兰色曲线,很快找到了黄河源。从地图上看,黄河的发源地距青海省西宁市只不过七、八百公里,乘汽车一般两三天就可以到达。然而,真的要到那里作一次旅行,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  相似文献   

5.
1942年,为花园口堵口问题,开始接触黄河。嗣后断断续续,做了些黄河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黄河边上经历了八年,每见滚滚黄水,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深感惭愧的是未能坚持为黄河多做些工作。值此暮年,爰作此文,或可聊以自慰。 历史上,黄河是一条著名的害河,据记载,大禹时代,黄河曾“横流泛滥于天下”。但经大禹治理“播为九  相似文献   

6.
这里是黄河人海的地方,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清晰无底的黄河,一次次让石油人陷人绝境,而他们又是靠着怎样的人间奇迹使黄河按照人的意志行事,最终孕育出来了迟到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黄河1995年首次断流黄河于2月23日凌晨零时许在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出现1995年首次断流。近年来,黄河春、秋两季多次断流。1994年自4月4日始,3次断流长达60多天。这次断流是今年黄河首次,比去年提前了42天,也是近年来断流时间最早的一年。据...  相似文献   

8.
张老是我国现代水利专家,他的家乡就在黄河岸边的菏泽市。他热爱黄河,关心黄河,长期从事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同黄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在张老九十大寿之际,黄河儿女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在我1935年参加黄河工作以前,他就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秘书长兼副总工程师。1941~1943年,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黄河在花园口决口后,黄河下游新修316公里黄泛西堤,既是河防线,也是国防线。在当时交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从西安多次辗转来河南,视察黄泛西堤,指导修防工作。我当时是比较年轻的修防段长,他曾勉励我治理黄河,不要守旧,要有创新精神,科学治河。至今仍言犹在耳。解  相似文献   

9.
~~原型黄河 模型黄河 数字黄河$“数字黄河”办公室  相似文献   

10.
1958年7月17日,黄河花园日站发生了22300m~3/s 的洪峰流量,该次洪水是1919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目前,黄河下游防洪就是以花园口站流量22000m~3/s 作为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上游龙羊峡~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电的“富矿”。50年代初期黄河规划委员会,原水电部北京院、西北院曾多次进行现场查勘,着手规划和勘测设计工作。1954年黄河规划委员会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报告”,并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在此基础上,有关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设计前期工作;随着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 (一)1985年10月16日,在九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市,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黄河水源保护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孙嘉绵主持,召开了黄河水源保护规划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黄河水资源保护办公室就1984年12月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水源保护规划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建设部、水电部“关于组织制订黄河水源保护规划的通知”下达以后,黄河干支流水源保护规划进展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沿黄省(区)环保  相似文献   

13.
黄河河流生命水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生命水权是指河流为维持自身健康生命所需要水资源的权利。相对于河流健康生命的层次,河流生命水权相应划分为河流维持其基本自然属性需要的水权和维持河道内生态需要的水权。研究了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的结果,基于多年均衡输沙以及适度淤积两种情况下,确定了不同调水调沙条件下的黄河输沙水权。分析了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了黄河生态环境水权。探讨了黄河河流生命水权实现的制度安排及障碍。  相似文献   

14.
10月9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河南洛阳召开,这也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河南召开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十一五”期间特别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以来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明确了“十二五”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讨论通过了呈报国务院的建议报告。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滩区漫滩概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下游历次漫滩资料的分析,小浪底水库建成前约2年漫滩一次,建成后约3年漫滩一次。随着黄河调水调沙的继续实施,黄河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加上工农业用水的增加、中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小浪底水库对中常洪水的拦蓄率将会提高,发生大于平滩流量洪水的概率会更低,有希望达到5年一遇。因此。从技术角度分析黄河下游滩区具备享受国家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政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上的勘测、规划、设计工作随着人民治黄事业的发展而发展。1956年黄河勘测设计院成立前后,参与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黄河下游综合利用、三门峡以上干支流水库、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等黄河“三大规划”等。1964年后,开展了泾河、渭河、沁河等黄河支流查勘,设计建成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天桥水电站等。1978~2002年,牵头完成了《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修订,《治黄重大问题及对策》和《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编制,全面完成了以小浪底工程为重点的治黄勘察设计任务等。2003年改为公司后,先后完成了渭河、黑河、塔里木河规划;连续五年制定调水调沙方案,成功地支持了五次黄河调水调沙,参与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由黄河水电公司和中国水电物资西安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黄河上游水电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成立,这是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继与国电西北公司签订物资供应协议后的又一次成功合作。  相似文献   

18.
黄河故道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今兰考县东坝头以西)决口后,主流北徙而下,而原黄河在商丘境内留下的百里故道,称为黄河明清故道,也称为咸丰黄河故道。金代以前为古汴渠流路,元大定二十年(1180年)以后,黄河决溢南泛,多道分流入淮,流经襄邑(今睢县)、宁陵、归德(今睢阳区)、虞城诸县,这是黄河流经商丘的起源。至正十一年  相似文献   

19.
黄河奇观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6):371-37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水的含沙量奇高,特别是汛期洪水的含沙量更高,从而形成了黄河特有的奇观。浆河:1994年2月28日的《黄河报》上有一篇“浆河奇观”的文章中描述了发生在黄河二级支流芦河(位于陕西省横山县)上的一次浆河现象。文中记述:1971年8月17日早晨,横山县突降暴雨,芦河河水猛涨,下午2时涨至顶峰。河水含沙量高达1 190 kg/m3。下午5时,“水位落去三分之二时,忽然水色变暗,洪水稠得象浆糊,流速越来越慢,水位不断抬高,泥沙托着稀稀拉拉的干土块,时而咕噜咕噜冒着气泡,向前走几米,又停顿下来,涌上一阵,又向前走几米。…  相似文献   

20.
黄河第八次调水调沙取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19日至7月3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了黄河第八次调水调沙,进一步扩大了黄河下游主河槽行洪排沙能力,成功塑造小浪底库区异重流并沙出库,小浪底水库以下至入海口全程通过了4000m^3/s以上的流量,为“96.8”洪水以来黄河下游主河槽通过的历时最长、也是最大的一次流量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