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周远成  刘燕平 《电力情报》2000,(3):19-21,41
首先回顾了电厂设备管理的发展经过,接着描述了全员生产维修(TPM)和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TNPM),然后分析了设备现场管理规范化、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化、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设备备件管理规范化、设备技术改造规范化和设备专业管理规范化的内容,最后指出了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浅谈发电厂设备维修规范化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发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介绍规范化理论,分析将其运用到发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概括地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发电厂设备维修规范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为设备综合管理工程研究的上篇,首先介绍设备综合管理工程的发展进程,大致分为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维修预防阶段和全面综合管理阶段,之后阐述了设备综合管理工程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姜林福 《大众用电》2005,21(12):10-11
建立起具有全局性、分区管理、全员参与,既面向全体客户、又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客户沟通机制(图5),实现广泛沟通与重点沟通的统一,实现沟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维修性和对其进行维修性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电力生产过程控制设备(DCS)的可靠运行。文章利用可靠性概念,深入分析了DCS系统的维修特点,指出了影响其维修的各种因素,同时指出了DCS系统维修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以此可减少DCS的维修费用和减少停机时间,进而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2021年新《安全生产法》首次作出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新规定。针对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法律性质、法定内容,如何构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以及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违法责任进行了剖析、解读,为企业遵循《安全生产法》构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董国兴  张凤舜  石刚 《黑龙江电力》2002,24(2):101-102,107
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过程的规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规范化的变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变电MIS)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逐渐加大了老矿区的技术改造力度,并且加强了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工作,现在,我国的煤矿生产已经摆脱了密集型生产方式,一些大型设备被引入到了煤矿生产当中,而过去的一些相对落后的维修方式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矿井的生产需求,如今的维修管理需要以先进的维修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基础,只有这样,设备的维修效率才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9.
张琨  林广银  尹珂珂 《中国电力》2000,33(11):93-95
介绍沙角电玫C厂从国外首次引进的Q4w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软件,阐述Q4w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和数据平台,通过Q4w系统的实施和完善,规范了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缩短了任务流的传递周期,保证了电厂生产任务有序进行;提高了材料管理水平,使设备维修管理与材料管理之间建立了动态联系,为维修工作实行成本控制提供了手段;同时也为电厂信息管理建立了规范构架。  相似文献   

10.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一贯方针。如何使预防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更有针对性地实施,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对设备检修已从计划检修的“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认识,提到了根据当前设备运行情况来制定科学的保养和预防维修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正在使用中的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可以根据设备技术状态来决定进行维修还是继续运行,也可以根据这些状态来制定科学的保养计划,在尽量减少维修费用的同时确保电力生产的连续进行。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介绍几种预防维修的模型,用来确定维修间隔周期。  相似文献   

11.
童和钦 《供用电》2001,18(2):17-19
设备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精良的维修技术和良好的维修环境。在维修实践中 ,往往由于对维修环境考虑不周或忽视而影响到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全面概述了维修环境的各个方面及基本要求 ,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资源环境、空间环境、安全环境、物理环境和组织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引言近二、三十年来电力设备维修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方法获得了较快的运用,已在国外一些领域获得迅速发展,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也开始初露曙光。1传统维修方式所存在的主要认识问题传统的维修是以设备的检修规程、制度、标准为依据,事先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期进行设备的检修、试验和修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愈来愈暴露了这种工作方法的一些弊端。这是因为传统的维修观念在对设备的故障和可靠性的认识上存在以下一些误区:1.1传统的维修观念认为预防性维修能…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大唐桂冠合山发电公司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发挥意识的先导作用,通过灌输规则性安全思维、逆向性安全思维、程序性安全思维和基准性安全思维4种思维方式,对员工的思维活动进行科学引导、强化训练和推动实践,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思维模式,使一门技术升级为一种思维、使创新科技成为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使“企业的安全发展”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促进了全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创建。截至目前,该公司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全员无伤害和无人为差错操作、设备保护投运率和动作正确率达100%、主要检测参数和数采系统投入率达100%、故障录波完好率等设备及系统自动化程度均达100%,达到集团公司先进标准。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我省电力工业局下达了名为“输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研究”的科研任务。当年成立课题组,随即组织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内外输变电设备开展状态检修的动态、水平和专家见解;统计分析全国(乃至国外)和全省输变电设备的状况(主要型号、规格、负荷水平、健康水平、常见缺陷与故障等);评估已知的各项检测技术(含离线测试、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的功能和实效;勾画我省输变电设备开展状态维修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器》2013,(9):44-48
基于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经济要求,电力设备维修决策方法的提升十分必要。笔者以可靠性维修(RCM)技术为基础,开发了适用于状态检修环境下的高压开关设备维修决策支持平台。该平台集基础数据管理、数据在线可靠性分析、设备寿命老化预警、维修日程优化决策和维修进度跟踪管理于一体,可有效提高维修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文中以实际案例展示了维修决策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应用的广东核电生产维修管理信息系统(COMIS)将生产维修及资产管理优化过程与相应的计算机系统改造,结合,创造性地实现了核电换料大修与预防性维修的无缝结合,使设备.备件.工具,采购和维修等工作过程一体化运作。该系统既加强了对维修工作的风险管理及维修质量控制,又提高了大修准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大修周期。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发展与实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状态维修是国内外电气设备维修的发展方向,在介绍我国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维修方式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指出实施状态维修的必要性。分析当前设备状态维修所包含的内容,对其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讨论,指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管理基础上对具体设备的维修方式进行讨论,提出对不同设备选用合适的维修方式,可提高设备维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供电设备从定期维修制向状态维修制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期维修制严重地制约着城市供电可靠率的提高,只有从定期维修制逐步向状态维修制过渡,才能有效地提高供电可靠性,状态维修制可以有效地降低维修人力、物力以及费用,减少维修错位与停电操作,保证安全运行。另外,文章还介绍了建立状态维修制初期的一些做法和设想。如:建立设备状态信息数据库、掌握供电设备的实时运行参数、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为设备的适时检修提供依据;运用离线及在线监测新技术,提高科技现代管理,为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自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启动全员培训以来,各专业教研室和基层单位积极转变思想,创新开展工作,大力开展大规模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人员培训和骨干人才培养,实现培训工作从重指标到重能力的整体转型,积极建设与“三集五大”体系相适应的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发电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将设备维修与现代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阐述实施维修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