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盐田晒制光卤石矿的过程中极易由于不同浓度卤水的混合产生细盐矿,大量细盐的存在会影响氯化钾的正浮选,为此宜采取以下措施:"一池一晒",即原卤在钠盐池脱钠成为成矿卤水(即光卤石点卤水)后全部被导入光卤石池晒制光卤石矿,中间不再进卤,直至卤水到达老卤点后,将老卤排放干净,然后再进卤进行第二次光卤石晒制,以达到光卤石矿中-0.25mm粒级细盐质量分数低于55%的目标,为氯化钾正浮选提供粒度适宜的原矿。  相似文献   

2.
由于老卤在后期的蒸发成矿十分缓慢,卤水在盐田的停留时间很长,在现今盐田滩晒面积紧缺而钾肥产量大幅提升的状况下,如何加速成矿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适当的提高排卤点氯化钾含量,有效地缩短晒矿周期,实现快速成矿。排卤点氯化钾含量的提升,并未造成氯化钾资源的损失,因为排出的老卤又去参与盐湖资源的固液转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钾肥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含钾尾盐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直接回收会有一部分氯化钾因形成钾石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将尾盐水及原矿生产车间产生的老卤水进行兑卤的工艺,高浓度氯化镁的老卤液使氯化钠快速析出,而且卤水中氯化钾与氯化镁的大量析出,减少氯化钠的含量,获得优质的光卤石矿。实验结果表明加大兑卤比例,就会加快固样结晶速率,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成矿。同时将本文的研究规律用于指导工业实际操作,获得较好的选矿结果。  相似文献   

4.
察尔汗盐湖老卤是优质的电解镁原料,老卤中含有微量SO42-杂质。本文针对察尔汗盐湖卤水建立了卤水中微量SO42-的分析方法,并分析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电解镁过程对SO42-敏感,要求原料老卤中的SO42-含量必须≤30 mg/L,常规SO42-脱除手段已经不能进行老卤中的SO42-的深度分离。本文针对察尔汗盐湖老卤的特殊体系,开发了自然蒸发结晶与反应相结合的工艺进行SO42-的深度分离,使得SO42-的含量满足电解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于已开采近 40年芒硝的盐湖来说 ,由于不平衡开采 ,造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指数下降。因此对芒硝工艺进行了改进。1 试验过程1 .1 实验条件及要求  储卤池 :深度≥ 2m ,呈坡形 ,池中卤水能流净。结晶池 :选择在原芒硝料台上 ,场地平整 ,卤水进入后 ,整个池上卤水均布。溢流槽 :来自储卤池的卤水能平均分配到结晶池。江道 :结晶后的母液返回储卤池的通道。卤水泵 :输送卤水用 ,进出口管道须做保温处理 ,防止芒硝结晶析出堵塞管道。1 .2 实验工艺过程  成型卤水由泵送入储卤池 ,保证高度在 2m以上 ,按保卤工艺进行保卤。当冬季寒流…  相似文献   

6.
消除全卤制碱硫酸根积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卤制碱中所存在的硫酸根积累主要来自蒸发回收盐。采用加氯化钡法和加清水循环洗涤离心机回收盐法都有不足之处。基于硫酸钠在NaCl—Na2SO4共饱和溶液中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差异原理,提出采用卤水洗盐脱硝工艺。借鉴制盐业,通过立式浮洗和卧式强洗串联洗盐,使盐中微晶硝大部分回溶于原卤再由原卤产硝。讨论了卤水洗盐脱硝工艺及其控制条件、工艺布置等。  相似文献   

7.
兑卤-冷结晶法生产氯化钾是利用晶间卤水和老卤生产氯化钾的新工艺,文章介绍了该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技术指标,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8.
《医药化工》2006,(9):34-35
海化集团积极探索海(卤)水合理开发,逐步实现了海(卤)水的“一水六用”:即用制卤海水放养贝类、鱼虾等海产品;初级卤水放牧卤虫;中级卤水送纯碱厂、硫酸钾厂供工艺冷却;吸收了化工废热的中级卤水送溴素厂吹溴;吹溴后的卤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老卤生产硫酸钾、氯化镁等产品.通过“一水六用”,不仅提高了卤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制溴废液和制盐母液外排对海域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区别硫酸镁亚型盐湖卤水直接蒸发析晶规律与冷冻脱除芒硝后的蒸发析晶规律,为该类卤水的盐田工艺控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低温冻硝可简化卤水盐田工艺,有助于提高钾石盐、光卤石成矿率和钾离子盐田回收率;盐田工艺中应及时分离芒硝,防止其随气温升高回溶于卤水。  相似文献   

10.
距连云港170 km的淮阴盐矿储量大,质量稳定,适合做为连云港碱厂的卤水供应基地。本输卤工程包括采卤、输卤、除硝,其中采卤运用水平连通井水溶开采工艺;输卤中应用定向钻穿越技术;除硝则利用碱厂蒸馏废液,微滤膜分离并与老工艺配套,充分发挥原有装置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盐田滩晒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工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论述了青海察尔汉盐湖以晶间卤水为原料,通过盐田滩晒出光卤石矿来生产氯化钾的各条工艺流程及其应用与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马海盐湖溶采卤水日晒蒸发制取光卤石(Car)过程中成矿和加工周期长、杂盐含量高、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高温蒸发的方法制备光卤石,开展梯级蒸发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卤水相对密度为1.367 8时进行固液分离可得到氯化钠质量分数为92.23%的固相产品;卤水相对密度为1.417 5时进行固液分离可得到光卤石品位为64.6%的固相,氯化钾和氯化钠质量的比值达到1.94。在60~85 ℃蒸发,温度对蒸发结晶制备光卤石的固液分离点没有明显影响,但卤水中镁离子的含量对卤水的黏度影响很大。通过梯级蒸发工艺研究,可有效分离光卤石和氯化钠,缩短光卤石的成矿时间。  相似文献   

13.
黑北凹地位于阿尔金山山前,其富钾地下卤水储量巨大,该卤水以钠、氯含量占绝对优势。富钾地下卤水化学组成简单,易于提取,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以该富钾卤水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进行了自然蒸发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卤水经过较长的石盐(NaCl)析出阶段后,分别达到光卤石(KCl·MgCl2·6H2O)和水氯镁石(MgCl2·6H2O)析出阶段,最后蒸干于南极石阶段,其析盐顺序为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南极石;其中钾只以光卤石矿物析出,且析出阶段比较集中,在整个蒸发过程中氧化硼(B2O3)和锂则都在卤水中浓缩富集,没有析出。根据卤水蒸发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其与K +,Na +,Mg 2+//Cl --H2O(25 ℃)介稳相图相符,蒸发过程中的体系变化趋势为液相体系点在石盐相区逐渐向远离石盐相点的方向移动,到达石盐与钾石盐共饱线后沿此线向石盐、钾石盐、光卤石共饱点移动,后沿石盐、光卤石共饱线移动,最终蒸干于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共饱点。经过对整个蒸发过程中卤水pH及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指出可以通过pH及密度的变化来控制卤水的制卤过程。通过该蒸发实验研究,将为黑北凹地地下卤水的提钾工艺实验和后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低品位含钾卤水蒸发结晶制备光卤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氯化钾生产规模的扩大,高品位含钾卤水资源过量消耗,而低品位含钾卤水采用传统的溶采-盐田晒制光卤石工艺因成矿周期长、成本高、操作复杂使盐湖企业难以为继。以低品位盐湖卤水为研究对象,以相图为指导,通过真空蒸发控速结晶工艺制备光卤石,研究快速结晶成矿技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蒸发结晶工艺可以制得氯化钾质量分数为13.82%~14.90%的光卤石产品,成矿周期较原工艺加快近1倍。实验考察了镁钾比例、蒸发水量等因素对光卤石产量和品位的影响,结果证实运用真空蒸发控速结晶技术制备光卤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盐湖卤水生产光卤石存在生产周期长、产品氯化钠含量高、反应废液污染环境等问题,基于Na+,K+,Mg2+//Cl-—H2O四元体系相图理论,采用双重兑卤法进行低钠光卤石生产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兑卤比例和陈化时间等因素实现高效快速生产光卤石。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兑卤实验中,钾饱和卤水与老卤质量比为1∶1.8、陈化时间为4 h,反应液中钠离子的去除率达59.30%,钾离子的损失率为9.58%;第二次兑卤实验中,钾母液与老卤质量比为1∶1.7、陈化时间为3.5 h,反应液中钾离子的收率为62.69%,钠离子的收率为8.55%,析出固相光卤石的质量分数为96.96%,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04%;且整个实验过程无需投加浮选药剂。该法生产周期短、产品质优、对环境友好,为盐湖生产光卤石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侯元昇  王晓波 《当代化工》2014,(8):1444-1446
用鄂雅错盐湖卤水进行兑卤,通过改变卤水的镁钾比,使其在蒸发过程中不会析出钾石盐,直接析出含钾品位较高的光卤石。实验结果表明:兑卤蒸发的析盐顺序为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钠、光卤石,蒸发过程中钾收率达79.26%。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光卤石矿卤水的相图规律和青海盐湖试验盐田溶解重结晶多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对光卤石溶解重结晶工艺中氯化钾析出的影响因素:温度、光卤石矿质量及光卤石母液,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谈霞  杨生鸿 《广州化工》2014,(18):103-104,126
利用西台吉乃尔盐湖盐田老卤池中低钾高硫光卤石混盐矿为原料,及硫酸钾镁肥生产车间排出的母液及盐田水氯镁石,通过兑卤工艺-先正浮选提取氯化钾-后反浮选提取低钠光卤石混盐的工艺流程,并对光卤石混盐矿粒度、母液量、分解时间、正反浮选药剂相互影响关系等主要因素进行条件实验,验证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并获得最佳实验条件;同时通过先反浮选提取硫酸钾镁肥-后正浮选提取氯化钾的工艺流程,验证其可行性并取得试验钾回收率。  相似文献   

19.
巴仑马海盐湖是一个以低品位潜卤水钾矿为主的小型钾矿床,盐湖北部潜卤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镁亚型,从KCl等组份含量来看,属低钾高钠卤水.本研究对该类型卤水进行了自然蒸发试验,确定了盐类结晶析出顺序和光卤石矿物的最佳分离点,取得了光卤石矿的产率和光卤石中KCl含量等基础数据,并对该卤水工业利用性能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昆特依盐湖卤水属于硫酸镁亚型,利用昆特依盐湖卤水晒制的光卤石矿含有硫酸镁,硫酸镁影响光卤石矿加水分解过程,因此研究此类光卤石加水分解过程是很必要的。研究此光卤石矿物分解最直观的指标为,以光卤石完全分解为最佳。采用矿物恒温冷分解的实验方法,利用液相组分对共存固相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分解液相中钾离子和镁离子含量、固相中镁和硫酸根物质的量比及相图4种互相关联的指标,从而得到一种准确简便地确定光卤石矿分解条件的方法,这种方法指出利用液相中镁离子或钾离子作为判断指标是可行且合理可靠的。通过本方法获得最佳加水量和分解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