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玉米秸秆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娜娜  李倩  高宝玉  王瑞  岳钦艳  王燕 《功能材料》2013,44(1):79-83,87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将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化铵(DAC)、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3种单体接枝到纤维素骨架中合成玉米秸秆基两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单体用量、秸秆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中和度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图、红外光谱图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秸秆、AA、AM、DAC的质量分别为1、5、1和0.5g,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比率为1.2%,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比率为0.1%,中和度为75%,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60℃的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SAR)吸液率达最大,其吸水率为235.9g/g,0.9%NaCl溶液的吸收率为31.3g/g。  相似文献   

2.
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蒸馏水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为溶剂,用水溶液聚合法对高吸水性复合材料进行了表面交联反应.结果表明,当交联剂用量为0.5%(相对于表面交联前吸水材料的质量),相比(水与丙酮的体积比)为0.15时材料的性能最好,吸水倍率达406g/g,前130min吸水材料的平均吸水速率达0.280g/g ·m i...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防潮型高吸水树脂,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1,4-丁二醇为二次交联剂制备吸水树脂。通过红外、热重和光学显微镜等技术对吸水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及对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和吸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二次交联剂的加入可以在吸水树脂表面形成一层高度交联的表面层,且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1,4-丁二醇复配比为1∶1时,吸湿倍率最低,较普通高吸水树脂吸湿率下降75%。  相似文献   

4.
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过硫酸钾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海藻酸钠接枝-共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岭土(SA-g-P(AA-co-AM)/KL)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加入高岭土粉体的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用溶液法聚合,产物不易粘壁,后处理方面优于纯的交联聚丙烯酸盐树脂。在中和度为70%的条件下,研究了单体质量比、高岭土的添加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比、高岭土、引发剂量、交联剂量和温度分别为2:3、15%、1.62%、0.13%和64℃。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下30min吸去离子水和0.9%Na Cl分别约为其自身质量的350倍和50倍。  相似文献   

5.
生物可降解型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用化学交联法合成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研究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pH值,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聚谷氨酸12%,交联剂用量为聚谷氨酸量的18.75%,pH5左右,40℃水浴恒温振荡反应48h,所得树脂的最高吸水率可达1600g/g。  相似文献   

6.
水溶液法合成HEC-g-(AM-AA)/SiO2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交联型HEC g (AM AA) /SiO2 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与单体总量的比例、单体间配比、硅溶胶用量和反应时间、温度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树脂的结构 ,热重分析测定树脂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分析表征树脂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 ,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达 86 7g/g ,吸NaCl溶液 (质量分数为 0 9% )达 10 2 g/g。同时表明 ,引入硅溶胶提高了吸水树脂的热稳定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无毒、可降解性、抑菌性能良好的壳聚糖(CS)为基体,利用自由基接枝聚合法接枝丙烯酸(AA)和2-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单体(AMPS),制备了吸水性和耐盐性能良好的CS高吸水树脂。研究了各因素(温度、投料比、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性及耐盐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高吸水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60℃、物料比m(CS)∶m(AA)∶m(AMPS)=1∶8∶3、交联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均为单体质量1%的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最大吸水率达578.7g/g,吸盐率达114.2g/g;1h基本达到吸水平衡,且重复使用5次后,吸水率变化不大,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过硫酸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高岭土的添加量、丙烯酰胺用量、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中和度为70%,丙烯酰胺、高岭土、引发剂和交联剂量分别为丙烯酸单体质量24%、18%、0.96%和0.09%.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下30min每克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约为其自身质量的890倍和290g倍.  相似文献   

9.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法制备出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丙烯酰胺超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实验中主要因素对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80%,高岭土、引发剂和交联剂量分别为丙烯酸单体质量50%、0.3%和0.025%,单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质量比为7:10时所制得复合树脂吸蒸馏水率达960g/g,吸自来水和生理盐水达330g/g和60g/g。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壳聚糖(CTS)和丙烯酸(AA)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制得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AA∶CTS比值、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AA∶CTS为10∶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35%,所制得的树脂吸水率最高,其吸蒸馏水率可达964 g/g,吸盐水率可达58g/g.  相似文献   

11.
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醚醇二缩水甘油醚(PEGGE)、乙醇胺(MEA)及冰乙酸对双酚A环氧树脂(DGEBA)化学改性,在不需Lewis酸催化剂条件下制备低污染、高性能水性环氧树脂。首先,在物料摩尔比(MEA/PEGGE)2∶1,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h下,用PEGGE对MEA扩链合成MEA-PEGGE加成物;然后,在物料摩尔比(DGEBA/MEA-PEGGE)2∶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h下,用MEA-PEGGE加成物对DGEBA扩链,合成DGEBA-MEA-PEGGE加成物;再采用冰乙酸与DGE-BA-MEA-PEGGE加成物成盐,制备出具有良好水溶解分散性能的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该树脂涂膜性能优良,具有良好柔韧性和耐冲击性,改善了普通环氧树脂性能较脆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微波法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微波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丙烯酸浓度,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种类和用量诸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能在3min之内使单体快速聚合,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数为920,吸水速度在1min内就达吸水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付丽华  彭英知  韦藤幼  童张法 《功能材料》2012,43(12):1579-1582
通过特殊工艺将丙烯酸膨润土(简称ABT)和丙烯酸钠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出高含量丙烯酸膨润土/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简称HABT/PAA).SEM考察材料的形貌得知,ABT以20~30nm的尺寸较均匀、无序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且与聚合物有很好的相容性.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较优的工艺:ABT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0%(质量分数),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3%(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1%(质量分数),体系总水量为单体质量的340%(质量分数),中和度为64%,在此条件下,材料吸附去离子水的能力为1103g/g.同时,HABT/PAA的保水性能较聚丙烯酸钠(PAA)好.  相似文献   

1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FMA)为合氟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HEMA)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含氟丙烯酸树脂,并与固化剂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固化成膜.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羟值、聚合温度、氟单体含量及添加方式等因素对树脂粘度、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涂膜的疏水性、硬度、附着力和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BA):m(MMA)=6:4、羟值为64.8mg/g、氟单体用量为3%且采用后期添加、反应温度为85℃的条件下制得了含氟丙烯酸树脂,其分子量Mn=26980,分布窄(D=1.391),涂膜与水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10°,硬度为1H,附着力为0级,分解温度为310℃.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合成丙烯酸类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合成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耐盐性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的组成、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和微波功率对待测液体吸液倍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树脂吸液速率和保水性能的研究,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为1509 g/g,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及相同离子强度的CaCl2、FeCl3溶液中吸液倍率分别为184g/g,165g/g,14g/g,树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树脂的吸液倍率与电解质溶液阳离子的价态有关,价态越高,树脂的吸液倍率越低;该树脂具有较大的吸水速率和良好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海因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以六氢苯酐(HHPA)为固化剂,制备了海因环氧树脂/HHPA体系,研究了海因环氧树脂/HHPA体系的固化反应性及其固化物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体系在升温速率为10℃/min的条件下,在90~210℃有一放热峰,峰值温度为152.5℃;100℃下的凝胶时间大于42min,在140℃下为8min;树脂浇铸体的氧指数为23,抗弯强度为122MPa,弯曲模量为2.7GPa,冲击强度为14.9kJ/m2。  相似文献   

17.
选用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素为基本骨架,利用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处理纤维素,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使其与丙烯酸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合成高吸水树脂.研究超声波功率、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纤维素系高吸水树脂进行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为500 W,引发剂用量为1.8 mL,丙烯酸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3.0:2.0,中和度为5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10%.此条件下制得的吸水树脂的吸蒸馏水倍率为486倍,吸自来水倍率为173倍.经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综合分析,证明超声波处理可以使得微晶纤维素表面发生变化,促进微晶纤维素与丙烯酸的固相接枝共聚,合成的纤维素系高吸水树脂保留了微晶纤维素分子骨架和聚丙烯酸各自的特性,在纤维素大分子表面和无定型区引发了接枝聚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海藻为原料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产物的结构。考查了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酸用量、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等各因素对产物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树脂的吸水率可达618g/g,吸盐水率(0.9%的NaCl水溶液)达到120g/g,其吸水速率适中,热稳定性和在室温下的保水性均较好,是一种新的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FT-IR初步表明了丙烯酸与海藻的接枝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散聚合法制备粉末涂料用丙烯酸酯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乙醇-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共聚单体,合成了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树脂;考察了丙烯酸丁酯量对共聚物微球形态的影响、反应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丙烯酸酯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和环氧值等物性;利用合成的丙烯酸酯树脂,配合适当的助剂,制备出加工性能优异的丙烯酸酯粉末涂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环氧树脂(DGEBA/EDA)在不同温度时分解残留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利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DGEBA/EDA从室温到600℃之间的热解反应。结果表明,DGEBA/EDA环氧树脂在氮气中分解时存在一个热解阶段,最低热解活化能为195.74 kJ/mol。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DGEBA/EDA环氧树脂热解残留物,表明在热解过程中主要生成苯酚、对异丙基苯酚和双酚A。讨论了DGEBA/EDA环氧树脂热解的机理。经热解后的残留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降低明显,环氧树脂发生了明显的化学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