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评价汽车在正面碰撞中的被动安全性能,本文利用CATIA对某款车型进行三维建模,应用Hypermesh仿真软件建立了正面100%碰撞有限元分析模型,使用LS-DYNA进行碰撞模型的计算,使用HyperView对整车变形、车身能量、前围板入侵量、B柱加速度等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基于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对汽车正面耐撞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历年C-NCAP试验评价结果,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对A类车型碰撞安全性能进行分析总结,并进一步对乘员各个部位的保护性能作分解分析,提出乘员保护的劣势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碰撞形式中,侧面碰撞事故比例仅低于正面碰撞事故。C-IASI测试的严苛程度完全可以媲美IIHS测试。C-IASI与C-NCAP在评价准则和试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多差异。本文通过某一车型在IIHS侧面碰撞标准和C-NCAP(2018版)侧面碰撞标准下所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相关工况的开发难点。  相似文献   

4.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之间的关系存在复杂性和高非线性的特点。传统的BP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初值敏感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无法建立精确的座椅舒适度预测模型。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ABC-BP)来预测座椅的舒适性的方法。通过开展体压试验得到了176组压力分布样本数据,其中89%的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部分,11%的数据作为模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真实值相比较,ABC-BP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MSE为0.0019,确定性系数R~2为0.946,比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的MSE降低了84.68%,R~2提高了42.5%。结果表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所建立的汽车座椅舒适性预测模型稳定性更强、预测效果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效果,提出主成分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的方法。简要介绍主成分分析法将轴承振动信号时域与频域的特征数据降维处理以及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的原理。利用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模型对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进行训练,将滚动轴承的状态类型作为网络输出结果。经过600组训练数据以及145组测试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BP网络模型比BP神经网络的训练误差精度相对提升了31.14%,测试误差精度相对提升了29.86%。  相似文献   

6.
杨浩  贾若愚  赵颖 《机械设计》2019,36(8):125-129
通过仿生设计,可使共享汽车用户的心理感受获得提升。运用BP神经网络分析车身造型特征的感性评价数据,有助于找到合理的仿生设计方向。通过前期调研,选定26款被租赁率较高的共享车型作为样本,提取造型特征,构建3层神经网络模型。以不同的隐藏层神经元数对模型进行训练并分析误差,确定适宜的隐藏层神经元数、学习速率、误差范围。研究发现:BP神经网络可用于分析共享汽车造型特征的仿生设计水平,并据此获得各造型特征的仿生得分与代表性样本;基于代表性样本的特征进行创意设计,可为共享汽车的仿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座椅坐垫刚度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汽车在碰撞事故中的被动安全性能,在保证乘员约束体系有效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乘员伤害评价理论,运用MADYMO软件建立驾驶室模型,并根据某车型设置参数后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伤害值,从而分析正面碰撞中坐垫刚度对人体危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某车型为载体,针对C-NCAP及国家法规的ODB工况要求,利用虚拟样车分析技术,建立完成整车碰撞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求解计算并将仿真分析结果与偏置碰撞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确认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通过虚拟仿真设计与试验设计相结合,在虚拟仿真阶段对车辆的结构安全性能进行改进优化,大大减少了实车碰撞次数,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车辆结构安全性能,并降低了汽车的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9.
如何增加在碰撞过程中成员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各大主机厂越发重视的问题,这也体现出对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性。选取一款合资车型进行2015版C-NCAP中正面100%碰撞试验,根据每次碰撞试验后后排5%女性假人伤害结果,分析几种影响后排5%女性假人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对比该车型最初试验结果,拟定试验方案,优化各个影响因素并选出最适合该车型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抑制因路面不平引起的汽车振动,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某SUV整车模型,利用mATLAB设计了一种BP神经网络模糊PID主动悬架控制器,并与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深入研究模糊PID控制器及BP神经网络模糊PID主动悬架控制器控制效果。研究发现,采用提出的BP神经网络模糊PID主动控制策略后,汽车悬架系统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轮胎动变形分别比被动控制下降了36.3%、25.1%和12.0%,而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只下降了34.3%、19.1%和10.4%。这说明所提出的BP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策略具有更加优异的主动悬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胡元  程珩 《机械管理开发》2007,(2):44-46,48
介绍了当代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而阐明汽车安全技术中的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并对未来的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满足行人保护的汽车前端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制造商也在不断改进车辆本身的行人保护性能,尤其是行人腿部碰撞保护。如何从概念设计到总布置设计全面考虑汽车前端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通过研究小腿碰撞机理,得出相应的造型和总布置设计条件,并且指出EPP材料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小腿碰撞性能,更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薄壁钢结构,从而为汽车前端系统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客户对汽车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建设高水准的整车碰撞试验室对于汽车产品和品牌质量的超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安全试验室的建设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关键技术保密、试验能力建设等相关研发工作的开展。汽车安全试验室将分为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建成整车碰撞试验能力,满足国内外NCAP等相关试验标准要求以及部分区域性法规要求;二期建成台车试验、行人保护试验及零部件试验能力,满足国标以及部分国家及区域性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建成后的汽车安全试验室将对新开发车型安全性能的要求和考核更加全面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主动技术和被动技术的单一性或者主动技术和被动技术简单相加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测距与被动碰撞吸能相结合的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CST)技术。即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通过毫米波雷达测得本车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距离,运用行车安全距离模型确定本车的安全状态,一旦发现两车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则立即启动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从而实现根据汽车所处的安全距离自动确定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工作状态。并以此制作相应的电路板,以干燥路面情况下车速为36 km/h和速度84 km/h的危险状况进行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通过比较实际车辆之间的距离与安全距离大小,以此来控制CST的伸缩。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电梯安全电路试验中几个标准不明确的问题进行探讨。冲击、碰撞(为与冲击试验有所区别,将单独冲击和持续冲击称为单独碰撞和持续碰撞)试验的方向、冲击和单独碰撞次数及温度变化速率等问题,在GB7588-2003与GB16899-2011未明确给出,但它们是影响安全电路试验结果的关键问题。从引用的试验方法标准出发,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以露天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管理为研究对象,从起重机械的分类及其基本特点介绍入手,对露天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说明,突出了吊钩检查、金属机构安全技术检查以及防护装置安全技术检查,这三者在确保露天起重机安全稳定运行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车辆事故和因车祸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公路方面的安全措施不断加强,交通安全法规不断完善,但交通事故并未明显减少,所以人们不得不从汽车本身的安全技术上找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合X6325T万能摇臂铣床的切削试验和客户反馈问题,对主轴套筒和工作台横向、纵向进给安全离合器安全极限值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在端铣刀铣削时,调节主轴套筒安全离合器上弹簧的压力值,当切削力大于该压力时,安全离合器脱开;在圆柱铣刀铣削时,调节横向、纵向进给安全离合器上弹簧的压力值,当切削主分力大于该值时,安全离合器脱开,进给停止,确保操作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吸光光度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原理与应用,并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设计一款适合当前市场需要、功能完善、轻便的多功能多通道食品安全检测仪。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石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如何设计安全仪表系统(SIS)。文章阐述了安全仪表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安全仪表系统的选用以及相关元件的选型原则。对不同结构的SIS性能进行了比较。为自控设计人员提供了选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