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由不同种植银耳后,于同一个时间,银耳生长过程中腐烂变质,人们食了变质银耳而中毒。对中毒同批变质及未变质银耳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及毒素检验。共检验各种银耳23份,其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毒素者9份,检出椰毒假单胞菌者15份,对检出的菌株进行了系统鉴定及产毒试验;在检验过程中对增菌培养基和分离培养基进行了对比观察,其结果增菌比直接分离,培养基内加入一定量氯霉素比不加者效果为好。对该菌在我省布分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提出预防酵米面及银耳中毒对策。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GenBank数据库单增李斯特菌的O基因序列(AF253320)设计引物,建立单增李斯特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6,检出底限约8个细菌/反应,而常规PCR检出底限约60个细菌/反应。比较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人工污染样品检测,发现实时定量PCR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40份牛奶和40份火腿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5%和10%,与传统细菌分离检测结果完全相符。因此,实时定量PCR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适宜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调查及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主要环节弯曲菌的污染现状。方法 选择两家猪肉屠宰加工企业,分别采集宰前、脱毛、取内脏、胴体修饰和预冷前后等环节样品,应用选择性CCDA平板直接计数法对弯曲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150份猪肉样品检测出22份弯曲菌阳性样品,阳性率14.67%;环境样品30份,检出1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40.00%。所检出的弯曲菌均为结肠弯曲菌,未见其它种属弯曲菌。所监测的6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菌污染,阳性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取内脏环节弯曲菌阳性率最高,为17.50%,阳性样品弯曲菌携带量为177.14±296.73CFU/100cm2;而环境样品中取内脏环节的地面样品阳性率最高,为100%,弯曲菌携带量为588.00±307.66CFU/100cm2。结论 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存在弯曲菌污染,以取内脏环节阳性率最高,预冷后阳性率明显降低;而环境样品的高污染率对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构成了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369份淡、海水鱼香港海鸥型菌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浙江省淡、海水鱼中香港海鸥型菌污染状况,为防止食源性香港海鸥型菌痛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改良头孢哌酮麦康凯琼脂分离,API20NE鉴定香港海鸥型菌。K-B纸片扩散法作耐药性测定。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并与香港海鸥型菌HKU1株开展同源性比较。结果 369份样品检出香港海鸥型菌18株。阳性率为4.88%,其中,鲤鱼检出率为25.00%,草鱼的阳性率为10.26%,海水鱼以及鲫鱼、鲢鱼、扁鱼等淡水鱼中未分离出。分离的香港海鸥型菌16SrDNA序列与HKU1株仅相差1~2个碱基,同源性在99.6%~100.0%之间;18株菌对头孢拉定、万古霉素、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哌酮完全耐药,对红霉素、亚胺培南、克拉霉素、氨曲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三甲氧苄氨嘧啶、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完全敏感,对头孢噻吩、胺苄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性分别为83.33%、61.11%和5,56%。结论浙江省存在香港海鸥型菌污染源,建议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大这类产品的管理力度。防止香港海鸥型菌病在我省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福建省泉州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于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对泉州市市售的155份生肉、熟肉制品、水产品中的单增李斯特氏菌进行了定性,定量及耐药性测定,检出李斯特氏菌47株,总检出率为35.48%,其中生肉类68.12%,海产品类12.5%,熟肉类6.52%,检出单增李斯特氏菌6株,总检出率3.87%,其中生肉类8.7%,海产品和类熟肉类中未检出。6株单增李斯特氏菌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氯洁霉素,氧氟沙星,青霉素G、四环素,万古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呋喃妥因不敏感,根据测定结果,建议有关部门及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监测,防止其引起的食中毒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了解福建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分布特征以及血清型别,为评价和预警我省食品污染状况和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根据福建省的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选择福州、泉州、龙岩和尤溪4个市县为监测点,在夏季和冬季随机采集农贸市场的4大类样品。样品LB增菌后,采用科玛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平板分离,做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Listeria monocytogenes API试剂条生化试验、溶血试验、小鼠毒力试验和血清学试验。2000年~2003年对生肉、熟肉、水产品和生牛奶4大类共1369份食品进行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总检出率为6.14%。不同种类食品的阳性率高低不一,阳性率最高为生肉(12.44%),水产品和生牛奶中均未检出。生肉类中阳性率最高为冻鸡肉(38.46%),鲜鸡肉中未检出。4个市县的检出率呈地区性差异,幅度介于7.55%~5.20%之间。夏季和冬季的检出率差异无显性。3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别以1/2a型为主。监测结果显示福建省市售生(冻)畜禽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应加强畜、禽类屠宰、运输、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和监测,提出预防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食物中毒和加强宣传教育的措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1992年我们收集北京部分农贸市场上销售的玉米面样品共57份,进行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的增菌、分离。57份中34份检出该菌,检出率为59.6%,获菌株88株,并进行了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产毒培养和动物急性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来源主要为北京农贸市场销售(大兴、房山、朝阳、宝坻、廊坊等地区  相似文献   

8.
从变质肉肠中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报告戴昌芳,黄吉诚,宋曼丹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510300)对广东省番禺市某肉联食品厂生产的两份变质肉肠样品检验分析,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证明变质原因由该细菌引起。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变质肉肠样品采自广东番禺市某...  相似文献   

9.
椰毒假单胞菌在干燥银耳卵黄培养基与新配制银耳卵黄培养基上差别不大、生长菌落较大,菌落周围呈现虹彩环,易于辨认,利于挑选,在产色素上优于新配制的培养基,检出率优于PDA。通过检测市售玉米面样品58份,鲜银耳38份,鲜蘑菇30份,食物中毒样品3份的检验,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因此确证了干燥银耳培养基是可行的。干燥银耳培养基制作简便,有利于培养基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ELISA方法与国标法在检测鲜奶中沙门氏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直接ELISA方法对350份奶样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1.4%;同时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其阳性检测率为1.2%。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7%(350份奶样)。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2 ̄3天即可完成样品筛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两种方法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进行检测,找出一种更加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的检验方法。方法采集60份市售的禽、畜等生肉及60份奶制品,分别采用LAMP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GB/T4789.4—2008对沙门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120份采集样品中,LAMP方法检出2例,阳性率1.67%;国家标准方法检出1例,阳性率0.83%。LAMP方法的符合率为99.2%,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9.2%。结论 LAMP检测法快速、特异、简便,该方法与国标法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将接种不同血清型(4b,1/2a和1/2c)李斯特单核增生菌混合物的切片酱牛肉真空包装,然后分别贮藏在4℃,7℃和15℃,研究李斯特单核增生菌的生长情况。总的来讲,李斯特单核增生菌在所有的样品中生长情况相似。在整个实验期间,起始接菌量为5.43LogCFU/g的样品上李斯特单核增生菌数量增加了100倍,而接菌量为<2.00LogCFU/g的样品上,李斯特单核增生菌数量则增加了1,000,000倍。这表明酱牛肉是李斯特单核增生菌生长的良好环境。所以在酱牛肉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李斯特单核增生菌的污染。同时应研究安全、经济的手段以杀死污染在酱牛肉上的李斯特单核增生菌,保护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3.
螯合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技术研究了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选择APDC-MIBK萃取分离体系使砷与基体分离;采用硝酸镁+硝酸镍作混合基体改进剂,将灰化温度提高到1100℃,消除了共存阴、阳离子的干扰。方法检出限1.6ng/ml,2g样品的最低检出浓度为6.0ng/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1±6.9%。本法具有干扰少,灵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应用新型等温扩增检测技术——交叉引物等温扩增结合免疫金标试纸条建立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方法。针对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16-23S rDNA间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用54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及相近株细菌进行特异性试验;通过纯菌液计数、样品中添菌检测进行灵敏度验证;对677份食品用传统生化国标法进行比较检测试验。建立方法具有较好特异性;增菌液检测灵敏度为10~1cfu/mL,当每25g样品中有10~0cfu菌时经增菌步骤后即可检出,样品检测同传统检测结果比较大致相符,没有漏检,假阳性率较低。建立的新型恒温检测方法可用于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菌检吸收纸板所使用的纤维原料,化学药剂及适宜的工艺技术条件和实施措施。试制的样品经测试,厚度1mm,面积10cm2,吸水速度3.2s/mL,饱和吸收量1.13g/min。样品送检测器材厂使用,用户表示满意.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瓶装天然矿泉水霉菌菌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群飞  王榕 《食品科学》1997,18(2):49-52
对瓶装天然矿泉水霉菌菌相进行了研究分析,335份样品霉菌检出率为65.4%,检出24属7166株霉菌中,产毒菌属占有较大比例,优势菌群为头孢霉属,曲霉属和枝孢霉属,它们是土壤,空气和植物体中的常见菌,也是通常造成瓶装矿泉水成品发生霉菌性沉淀的主要原因,结合菌相分析,讨论了优势菌属的自然分布及生态特性,导致污染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周玉伟  周玉广 《酿酒》1995,(1):45-47
窖泥功能菌──己酸菌的分离纯化及其在加速新窖老熟上的应用周玉伟,周玉广(山东枣庄市酿酒总厂)一己酸菌的分离与纯化1.试验材料(1)曲酒发酵窖底泥(2)己酸菌分离培养基:K2HPO40.04%,(NH4)2SO40.05%,CH3COONa0.5%,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生肉中的沙门菌带菌情况,为预防沙门菌食物中毒提供理论参数.方法 应用Dot-ELISA法对西宁市某屠宰厂85份猪胴体,101份羊胴体和71份牛胴体进行沙门菌的检测,同时用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作为对照试验.结果 Dot-ELISA法检出沙门菌阳性率分别为76.47%( 65/85),55.44% (56/101)和46.48%(33/71);而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检出沙门菌阳性率分别为78.82%( 67/85)、47.52% (48/101)和43.66%(31/71).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6.57%、85.71%和81.82%,两种方法在检测中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ot-ELISA法检测沙门菌快速、准确,且与分离培养法阳性符合率较高;生肉中沙门菌带菌现象较为严重,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白腐菌预处理蔗渣浆的漂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白腐菌HGX-03比白腐菌P.chrysosporiumBurds(BKM/F-1767)脱除纸浆残余木素的能力强,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预处理蔗渣浆7天,Kappa值从19.6降低至11.2;进行后续的化学漂白处理时,可以减少传统漂白程序PD1ED2中的二氧化氯用量,或者取消过氧化氢漂白程序,获得白度和平均聚合度均高于传统PD1ED2漂白程序的纸浆。漂白废液的CODCr和总色度分别减少27.46%和28.53%。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李斯特菌在各类速冻食品中污染情况,研究李斯特菌研究速冻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与检测方法。制备改良李氏增菌液,使用该增菌液对采集的7类共1300个速冻食品样品增菌,分离MMA平板,根据国家标准检测李斯特菌污染情况;使用试管凝集法和玻片凝集法分别开展鞭毛H抗原血清凝集试验和菌体O抗原血清凝集试验,对照李斯特菌血清型判定标准鉴定试验样品血清型。在检测的1300个样品中有97个样品呈现单增李斯特菌阳性,阳性率达到7.46%,速冻即食食品阳性率最高为17.19%,速冻猪肉与速冻鸽肉次之,分别为7.28%和7.37%;其它李斯特菌检测结果显示速冻主食的阳性率最高,达到10.81%,出现两种以上李斯特菌污染;同时检测出较强致病4b血清型,存在严重污染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