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岩土工程学报》1990,12(2):109-110
<正>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是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从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等12所上海高校土木系师生组成。自1958年成立专业以来,培养了数千名地下建筑、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高等人才。各个学科均是国内外著名的历史悠久的学科之一,岩土工程学科已由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学科点。在老一辈学者俞调梅教授、郑大同教授、张问清教授等带领下,又涌现出一大批新的学科带头人,如博士导师孙钧教授、侯学渊教授等。  相似文献   

2.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参加研究的“混凝土安全性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日前荣获200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由同济大学与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湖北大学共同承担,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承担了项目中“混凝土抗冻、抗盐冻性专家系统”部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界》2004,7(2):11-11
同济大学岩土工程论坛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系侯学渊教授学术工作室发起和号召的 ,旨在繁荣学术气氛、推动岩土及地下工程事业发展并为之提供一个讲座、讨论、争鸣、解决问题的环境宽松的学术性平台。论坛本着“交流思想、繁荣学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方针 ,内容可以涉及岩土及地下工程领域科研、管理、设计、施工、经济、法律等方方面面的热点问题 ,特别是土木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和一些有争论、分歧的内容 ,欢迎各从事岩土及地下工程工作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参加 ,更欢迎提出课题。 2 0 0 3年论坛共举办 6次活动 ,均取得很大成功(前…  相似文献   

4.
强化防灾意识 提高工程抗震防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1999年8月17日凌晨3时里氏7.4级的土耳其地震、9月7日下午3时里氏5.9级的希腊地震后 ,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发生的里氏7.6级的台湾地震、10月16日凌晨2时46分发生的里氏7级的美国南部地震再次令全世界震惊。连续发生的强烈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 ,而且给人们精神上以重创 :难道人类在强震面前真的只能听天由命、任其摆布吗?人类如何才能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呢?上述问题事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应引起各级政府、主管部…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界》2004,7(2):12-12
同济大学第五期岩土工程论坛于2003年12月6日在同济大学岩土大楼召开,本次会议是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与岩土中心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本年度岩土工程论坛第五次学术讨论活动。会议由同济大学地下系侯学渊教授学术工作室发起主办,上海城建集团承办和赞助。该课题由同济大学  相似文献   

6.
“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技术交流会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于2005年8月18日—19日在北京举行。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于1990年11月经建设部批准成立,机构设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心成立十五年来,在建设部的支持关心下,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直接领导下,在地震、火灾、风灾、水灾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工程建设、城镇防灾、技术推广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为相关技术政策的制定、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在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后成立至今,已走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三十年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自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后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三十年来,工程抗震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建设部解决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和村镇建设在防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与国际及国内防灾机构建立联系;推广新技术,减少灾害损失,并提供预防措施与对策,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等。  相似文献   

8.
《岩土工程界》2005,8(9):7-7
由代尔夫特岩土所和日本地盘环境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际岩土工程研究所联席会议于2005年9月14日在日本大阪召开。来自挪威岩土所(RGI)、瑞典岩土所(SGI)、代尔夫特岩土所(GeoDelft)、日本地盘环境大阪土质研究所(GRI)、河海大学岩土所(GeoHohai)、京都大学防灾所(DPRI)、英国剑桥大学岩土中心(Schofield)、同济大学地下系以及法国、西班牙、捷克、印度、泰国、新加坡、韩国、日本、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况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工程管理研究所、工程建设数字化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工程管理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应用及工程咨询服务的机构。研究所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硕士生约40人、专业工程师约20人,是一支知识结构齐全、年龄层次合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研究团队。十年来,研究所在丁烈云教授的主持和带领下,秉承夯实理论研究基础,依托  相似文献   

10.
《陕西建筑与建材》2011,(7):F0004-F0004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是一个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建筑科学研究单位。  相似文献   

11.
《浙江建筑》2012,(4):71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工程研究所为公司的主要科研所之一,本所技术力量雄厚,技术手段先进,拥有本科至博士生学历的技术骨干二十余人。近年来承担了十余项由省建设厅、省科技厅下达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文中指出我国城乡建设的高速发展,使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中还探讨了城市与工程的防灾减灾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6):F0004-F0004
建筑结构研究所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监测及测试等技术研究工作,是省内最早开展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结构现场检测业务的机构之一,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大量的工程经验,造就了该所在结构检测,房屋鉴定及施工监测等方面的省内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邯郸市煤气工程现状及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提出了邯郸市煤气工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供决策者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陕西建筑与建材》2011,(10):F0004-F0004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是一个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建筑科学研究单位。工程抗震研究所是我院于2008年恢复成立的集科研、检测和技术服务的综合性机构,  相似文献   

16.
《陕西建筑与建材》2011,(3):F0004-F0004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是一个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建筑科学研究单位。工程抗震研究所是我院于2008年恢复成立的集科研、检测和技术服务的综合性机构,  相似文献   

17.
《陕西建筑与建材》2011,(5):F0004-F0004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是一个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建筑科学研究单位。工程抗震研究所是我院于2008年恢复成立的集科研,检测和技术服务的综合性机构。  相似文献   

18.
常光明  朱铁栋 《山西建筑》2005,31(16):85-86
从新型建筑材料、结构分析方法、设计理论等方面,对我国结构工程近十几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人口的增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更高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对结构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建设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防灾减灾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丰富教学素材与授课方法,提升课堂活跃度,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典型工程灾害案例,通过专业化解读与课堂小组的讨论分析,建立了"浸润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程教师主讲与国际知名专家专题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了课程的双语互动教学实践,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内容实时共享。此外,探索了新冠疫情期间课程教学对策,以期为重大疫情期间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教学对策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专门从事工程抗震、隔震减震、灾害地质及城市防灾减灾研究的科研机构。下设工程结构、城市安全、灾害地质和强震观测四个研究室及结构实验室。中心设有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三个硕士点。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10人。中心2000年被河北省科委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