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TiO2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iO2纳米薄膜在光催化、传感、环境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及作者对TiO2纳米薄膜的研究,简单地介绍了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TiO_2纳米薄膜在光催化、传感、环境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及作者对TiO_2纳米薄膜的研究,简单地介绍了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AZO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性、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范志新 《光电子技术》2000,20(4):255-259
综述了AZO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特点、冶金学,电学和光学的特性,薄膜研究,应用和开发现状,认为AXO薄膜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氧化锌铝薄膜的光电特性、制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AO薄膜具有低电导率、高可见光透射率、高红外光反射率及其它半导体特性,应用于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反射热镜、气体敏感器件、特殊功能窗口涂层等领域。ZAO薄膜原料易得,制造成本低廉,无毒,易于实现掺杂,且在等离子体中稳定性好,易刻蚀,因而有可能成为ITO的替代产品,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领域。  相似文献   

5.
纳米硅薄膜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电容式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使用高氢稀释硅烷为反应气体制备出了晶粒尺寸为2~10nm的纳米微晶相结构的硅薄膜,使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X射线衍射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等结构分析手段检测了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纳米硅薄膜的晶格结构为畸变的金刚石结构.X射线衍射谱表明除了Si(111)的2θ=28.5°和Si(220)的2θ=47.3°处的衍射峰外,在2θ=32.5°处存在着一个强的异常峰.HREM结果表明存在新的Si结晶学结构与XRD异常峰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氧化镁纳米薄膜的制备与AF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g(NO3)2为反应前驱物,采用溶胶一凝胶浸渍提拉法对氧化镁纳米粒子薄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AFM研究了制备过程中不同条件对纳米薄膜形成的影响,寻求到较佳的制膜工艺条件。XRD结果表明,薄膜中氧化镁粒子只存在(200)和(220)晶面取向的衍射峰。  相似文献   

7.
TiO2纳米薄膜制备及热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桂金  张杨  王维  苏泽华 《红外》2007,28(9):1-4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TiO_2纳米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薄膜为锐钛矿结构.通过椭偏仪测试,薄膜的总厚度为216.4nm,折射率为2.536.黑体实验表明,TiO_2薄膜在800nm~1200nm波长区域内对红外线的吸收较好,且吸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红外光谱表明,TiO_2薄膜在2400cm~(-1)~4000cm~(-1)波数范围内对红外线的吸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CdSe/PVK纳米晶薄膜及其电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巯基乙酸(RSH)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CdSe纳米晶,用表面活性剂将分散在水溶液中的纳米颗粒转移到有机溶剂中,与具有电荷输运性能的有机聚合材料复合。作为电致发光(EL)器件的工作层,得到较强的位于600nm附近的CdSe纳米晶的带边发射,以及较弱的位于420nm附近的来自聚合物的发射。器件EL强度首先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当电压超过26V时,EL强度开始下降。器件的电流-电压(I-V)特性基本符合二极管特性,表明器件是受载流子注入限制的。  相似文献   

9.
纳米银线因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使其有望在柔性透明导电薄膜领域成为ITO的替代材料。简述了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和基本性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制备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几种方法,简单分析了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研究进展和目前该领域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溅射法制备纳米薄膜材料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嘉 《半导体技术》2004,29(7):70-73
溅射技术以其在制备薄膜中的独特优点,成为获得高性能纳米材料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离子束溅射和磁控溅射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和优点,以国内外这方面的最新进展.文章最后对我国纳米材料今后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化学法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栾野梅  安茂忠 《半导体光电》2003,24(6):382-385,418
着重介绍了半导体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基本性质,以及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热学、光学和光电化学性质,综述了化学法制备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硒化锡(SnSe)具有极低热导率、高功率因子和高热电优值,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电材料。SnSe的热电性能与其结构和掺杂状态密切相关。从SnSe的基本特性出发,介绍了SnSe的典型制备方法,综述了SnSe的热电性能及光(热)电性能,讨论了SnSe在光伏、锂离子电池、柔性热电器件及相变存储器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总结了目前SnSe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其低温热电性能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硫系玻璃具有许多光、电学上的特殊性质,本文对其制备方法、光学特性、热学性能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较为详实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王虹  廖学红 《微纳电子技术》2006,43(10):470-475
综述了国内外空心微球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自组装法、模板-界面聚合法、喷雾反应法、乳液法等。对空心微球结构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多孔硅制备方法新进展及在微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的几种多孔硅制备方法和装置.特别是电化学方法如旋转电解槽法、电偶电流法和双电解槽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电化学刻蚀技术因为其特殊的优势,将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多孔硅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能及技术优势,已经在微传感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氟化物玻璃和硫系玻璃的化学组成、特征温度和透射光谱。总结了一些稀土掺杂氟化物玻璃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性能.并具体阐述了硫系玻璃光纤在红外波段的被动化学传感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爱云 《激光与红外》2008,38(6):566-568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Pt/TiO2/SiO2/Si衬底上制备LaxSr1-xCoO3(简称LSCO)导电薄膜,对不同的La/Sr比以及掺入Ni的情况下LSCO导电薄膜的红外光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LSCO薄膜的红外吸收与La/Sr的化学计量比值有关,当La/Sr为1∶1时,LSCO薄膜的红外吸收最强;在LSCO薄膜中掺入一定量的Ni后,其红外光吸收将会增强,这说明掺Ni有利于提高基于LSCO薄膜电极的铁电探测器的红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8.
纳米CeO_2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CeO2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纳米CeO2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9.
Atom-thick 2D metal telluride atomic crystals (2D MTACs) display many fascinating physical propertie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ultiple fields. In this review,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repara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2D MTACs are presented. First, three kinds of the most available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2D single crystal MTACs have been summarized, including single crystal-based mechanical exfoliation, molecular beam epitaxy, an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econd, the recent progress on abunda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2D MTACs is briefly introduced, including surfac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electronic transport, and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and ferromagnetic properties. Third, the potential electronics, spintronics, optoelectronics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of 2D MTACs are presented. Finally, som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2D MTACs are briefly add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