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网协同及TD-SCDMA的产业化机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网协同是4G的基本特征和思想精髓,与多网融合的差异在于注重网络演进的多样性。多网协同追求的目标是系统论所述的“涌现”效果——产生网络独立存在时不具有的能力。多网协同具有多种形态,涉及多项核心技术。TD—SCDMA是ITU接纳的3个3G方案之一,如果沿袭WCDMA或CDMA2000的演进路线,它将逐步丧失自身的系统特点并在性能上处于劣势,因此把它与手机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进行协同设计,构造出和现有系统兼容的多网协同TD—SCDMA系统——TD—SCDMA_Co系统。此系统使用相对成熟的技术,有产业链支撑,建网成本低,可以经济地提供业务;另外,TD—SCDMA_Co系统便于实现室内室外的良好覆盖,可以进入移动通信、地面电视广播、家庭IPTV、移动IPTV等多个市场。  相似文献   

2.
多入多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最早由Marconi于1908年提出,它利用多天线抑制信道衰落。MIMO包括单人多出(SIMOsingle—unputmultiple—output)系统和多入单出(MISOmultiple—inputsingle—output)系统。MIMO可以简单定义为:在一个任意的无线系统中,链路的发端和收端都使用多天线。MIMO的核心思想是:将发送端与接收端天线的信号合并,  相似文献   

3.
《世界广播电视》2009,(3):20-20
艾迪普数码公司的“Audio Media”系列产品之一AM—A11多格式音频监听功放自推出以来,得到了众多电视台的认可与好评,先后被安徽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选用。近日,又从羊城传来好消息,十几AM—A11-DVI多格式音频监听功放被广东南方台选用。  相似文献   

4.
日立化成开发了应用于超薄多层板的新基板,它是由超薄玻璃纤维与一种新低弹性模量热固性树脂体系组成,用相同树脂体系可以形成许多组合,包括板材(TC—c)、半固化片(TC—P)、涂树脂铜箔(TC—F)、粘接膜(TC—A)。通过使用这些组合,可能形成多种薄多层PCB的种类。特别是使用TC-C和TC—F能够容易地制造弯曲部分和多层部分成为一个整体,就不必使用覆盖层与粘接膜,进而可以制造更是薄的高密度PCB。此外,由于简化了线路加工,使得更薄而且可以弯曲的多层PCB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2010,34(9):93-94
摩托罗拉公司网络部日前宣布,成功完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牵头的TD-LTE外场第一阶段测试。此次空中下载(OTA)测试包括了在多扇区、多站点的环境TTD—LTE基本功能的测试、以及TD—LTE性能表现和移动性测试用例,为大规模的TD—LTE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内外多层片式ZnO压敏电阻器的研究及应用,介绍了多层片式ZnO压敏电阻器的结构(阵列及模块)、材料组成(ZnO—Bi2O3系、ZnO—玻璃系、ZnO—V2O5系及ZnO—Pr6O11系等)、电极材料、生产工艺(流延和电镀)等现状,并就多层片式ZnO压敏电阻器的工艺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数字通信》2006,(18):2-2
怀旧是—种现代病,每个人都多少有—些…… 市面上最近有不少所谓“大哥大”,模佯与当年的大哥大—模—样,但却有和弦铃声、有彩屏,有些还有摄像头。几百元就能买到。有几个朋友动了心,来问我,我说,千万不能买,这种“大哥大”,多是—些山寨厂用新做的大哥大外壳加废旧手机拼装的,质量没有丝毫保障。真要买回来,多半只能当个摆设。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8月8日,《NGB宽带接入系统C—DOCSIS技术规范》颁布以来,C—DOCSIS的产业化发展迅速,产业链上的运营商、厂商在C—DoCSIS工作组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了产品研发、实验室标准验证测试、性能测试、运蕾商现网测试和运营部署等一系列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卓见成效。为使读者对C—DOCSIS的发展、现状、创新、方案、趋势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刊特推出C—DOCSIS专题,邀请广电总局科技司盛志凡处长、深圳天威总工程师徐江山、广播电视规划院有线研究所所长秦龚龙以及华为、中兴、鼎点视讯、英特尔等国内外厂商和多个运营商对C—DOCSIS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多人多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最早由Marconi于1908年提出,它利用多天线抑制信道衰落。MI.MO包括单人多出(SIMO single—u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和多人单出(MISO 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MIMO  相似文献   

10.
周桂云 《信息技术》2003,27(1):26-27,,30
从E—R建模方法入手,将多对多关系的经典E—R模型进行适当的变换,将其变为一对多数据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来解决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的多对多关系的数据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1.
TD—SCDMA目前所用的智能天线(以下简称智能天线,SA)实现了空分多址,利用用户的来波方向(DOA)的不同来区分用户,对无线网络的覆盖、容量均有影响。SA是TD—SCDMA的标志性技术,目前TD—SCDMA采用赋形波束智能天线,通过“智能”部分产生多个赋形波束,每个波束跟踪一个激活用户,达到降低干扰、提高增益、增大覆盖和提高容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电信技术》2010,(5):30-30
摩托罗拉公司网络部日前成功完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的TD—L TE外场第一阶段测试。此次空中下载测试包括了在多扇区、多站点的环境下TD—L TE基本功能的测试以及TD—L TE性能表现和移动性测试用例,为大规模的TD—L TE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HSDPA技术是提高3G网络下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一种重要技术。为了使TD—SCDMA系统与其它系统相比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多载波HSDPA技术,将HSDPA技术与多频点技术相结合,通过多载波捆绑提高TD—SCDMAHSDPA系统中单用户峰值速率。介绍了多载波技术方案的设计原则和URAN侧设计和TD—SCDMA多载波HSDPA标准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TD—SCDMA技术发展迅猛,并且因HSPA、多载波及SDMA等技术的支持,使TD—SCDMA极具商业前景。但是,在实际的测试中.也发现了TD—SCDMA技术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5.
日立化成开发出了应用于超薄多层板的新基板,它是由超薄玻璃纤维与一种新奇的低弹性模量热固性树脂体系组成,用相同树脂体系可以形成许多组合,包括板材(TC—C-100),半固化片(TC—P-100),涂树脂铜箔(TC—F-100),粘接膜(TC—A-100),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出现。通过使用这些组合,可能形成多种薄多层PWB的种类。特别地,使用TC—C-100和TC—P-100能够容易地制造弯曲部分和多层部分成为一个整体,就不必使用覆盖层与粘接膜,进而可以制造更薄的高密度PWB,此外,由于简化了线路加工,使得更薄而且可以弯曲的多层PWB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S—1240长途交换机新版软件的几个问题哈尔滨电信局张秀丽,孙清丽尽管S-1240程控交换机具有全分敞控制、功能齐全、运行安全、不易瘫痪的优点,但S—1240的5605版软件存在重复活单、超短话单、模块起动频繁等一些缺点。我局是省会局,中继多,CE多...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形成的原因,但在一般情况下,天然气和油的成因是不同的,在天然气中,所用的有用信息数量不多。根据这一情况,自己配制了以C3—C8烃为主的天然气浓缩器,而当场就可以去井口搜集天然气的、浓缩的样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天然气C3—C8烃为主的浓缩方法。对于该方法,能把天然气中的C3—C8烃类物质分析出来,从而完成了任务,即对天然气组分不多、气源相对不易,这是一个新的思路、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空时编码(STC)技术应用于正交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MC—DS—CDMA)系统,给出了空时编码MC—DS—CDMA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方案。计算机仿真给出了应用空时编码的MC—DS—CDMA系统性能,和普通MC—DS—CDMA以及应用空时编码的多载波CDMA(MC—CDMA)系统的性能比较也由计算机仿真给出。  相似文献   

19.
作为C—DOCSIS的领头军.鼎点视讯的C—DOCSIS产品国内实际订货量已接近10000台,在天威、歌华、华数,以及内蒙、广西、广东等共8个省份已经实现规模商用.在全国20多个省重点地市开始批量部署,到目前占全国C—DOCSIS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冗余线性预编码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根据编码结构,重构接收信号,使其中表示信道衰落的部分具有旋转不变性性质,结合子空间方法中的TLS—ESPRIT法,实现MIMO—OFDM信道的盲估计。与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相比,本文的信道估计方法不需要训练序列,因而能够节约带宽、提高频谱效率。文章最后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