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长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和材料收缩过程中会产生内力和变形,容易使结构水平构件超过混凝土受拉强度而开裂。针对某周长约为670 m环形超长体育场混凝土结构,研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措施对主体结构的抗裂效果。使用有限元软件对体育场一层混凝土结构进行三维建模,通过“生死单元”实现结构施工过程,通过子程序定义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收缩、后浇带混凝土的膨胀和时变弹模。模拟结果表明当按照环形结构在东西两侧由北向南依次施工并合龙的施工组织顺序,早期浇筑的结构北部两侧转角处混凝土板由于温度降低和收缩原因产生的应力水平最高;而使用膨胀后浇带混凝土能有效补偿拉应力和控制裂缝产生。在环境温度低的时期,调整结构合龙时间能大幅降低温度对结构的影响;合理安排后浇带跳仓施工顺序,也能避免板应力沿结构长度的累积。  相似文献   

2.
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混凝土膨胀产生的自应力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的拉应力,有效控制了混凝土裂缝,既可延长环向看台超长结构的浇筑区段,又可避免因后浇带留置时间过长造成的钢筋锈蚀、施工缝清理不彻底等质量问题,在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的无缝连续施工.  相似文献   

3.
在现浇结构施工过程中,为了克服高层建筑与裙房间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变形、温度应力等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常常设置后浇带。本文阐述了现浇结构后浇带的留设、支撑架及模板的支设、两侧结构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的处理、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现浇结构施工过程中,为了克服高层建筑与裙房间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变形、温度应力等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常常设置后浇带。本文阐述了现浇结构后浇带的留设、支撑架及模板的支设、两侧结构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的处理、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超长混凝土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对主体结构影响较大,施工方法应用不当,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跳仓法”在站房工程取代永久变形缝和后浇带的有效技术措施,利用抗防结合的原则有效解决了混凝土初期和后期收缩引起的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6.
聂金阁 《建筑知识》2014,(3):110-111
对于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控制极其困难。设计方经常通过设置施工后浇带,以达到释放混凝土膨胀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而该做法留置的施工后浇带需等待其两侧混凝土结构完成约60天后才能封闭。考虑到本工程室外样板施工需要,经各方讨论后尝试将施工后浇带修改为加强带做法,经实际观察,混凝土结构并无明显裂缝。本做法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性能膨胀混凝土在结构中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来抵抗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拉应力,从而防止或减小超长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收缩裂缝,通过合理布置膨胀加强带以取代后浇带,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最终达到缩短施工工期和节省工程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建筑结构在施工期间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点,重点介绍了超长混凝土结构如何有效设置后浇带及控制和抵抗施工期间温度收缩应力的具体措施,从而推广后浇带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胡贵仓 《建筑技术》2007,38(11):824-825
设置后浇带是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手段之一。后浇带能有效地分化大面积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漏能力。但若施工措施不当,施工质量则很难保证,后浇带也会成为地下室结构的薄弱带、渗漏的薄弱带。本文就工程实践中的一些作法,提出以下关于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超长基础底板施工中后浇带的留置有利于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及高低层差异沉降应力导致底板裂缝,但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质量。实际施工中,后浇带浇筑质量也很难保证。因此,尽量减少后浇带的留置对结构是有利的,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上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相似文献   

11.
刘立峰 《砖瓦》2023,(3):139-141
为解决建筑工程中后浇带设置间距和施工质量问题,以山西省太原市某居民小区一期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解析计算的方法,分析了设置1道后浇带和2道后浇带时混凝土温度应力分布情况,并针对确定的后浇带数量提出了建筑结构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结果表明,在考虑混凝土初始应力条件下,根据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最大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推导出后浇带的设置间距,计算出工程实例中需设置2道后浇带;提出独立模板支撑体系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可以保证后浇带任意时刻的浇筑且不需要重新架设支架,通过梳形模板保证了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和两侧主钢筋的连续。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具体工程介绍钢筋混凝土水池无缝设计方法。实例设计中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避免施工阶段干缩裂缝的产生;采用后浇带,解决施工阶段水化热等效温差产生的裂缝,实现混凝土浇筑成型时不出现裂缝;采用滑动层释放季节性温差产生的应力,避免结构长期使用阶段裂缝。充分发挥膨胀剂、后浇带和滑动层各自优势,使混凝土水池的整体性、抗震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补偿收缩混凝土是一种当膨胀受到约束产生的压应力能基本抵消,由于干缩在混凝土中出现的拉应力的膨胀水泥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代替后浇带极大减少或消除了混凝土收缩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威海华润中心项目工程实例介绍了混凝土膨胀加强带的设置和施工工艺,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存在的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问题,研究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实践这一课题。在具体实践中,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布置房屋建筑横穿后浇带纵向钢筋,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形变起到约束作用,避免温度、收缩等因素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预留房建工程后浇带接缝,采用平直缝、阶梯缝、企口缝等形式,延长房屋建筑施工渗径,最大限度地保证后浇带接缝的结合质量。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后,底板差异沉降值与受拉损伤因子均处于较低的水平。验证了该技术的施工质量更佳,能够应用于实际施工中。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当结构长度超过60m时,通常会设置贯穿于顶板、梁、外墙和底板的后浇带,宽度一般为800~1 200 mm,后浇带的混凝土采用较相邻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后浇带一般分为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两种:伸缩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48d后可以封闭;沉降后浇带待两侧主体结构完成60d且沉降稳定后可以封闭,具体时间可参照结构设计图纸.  相似文献   

16.
建筑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裂缝问题,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方面问题,保障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水平,本文结合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了该技术功能作用、后浇带设计原则、具体施工技术,确保在工程中通过后浇带的设置,能使温度或收缩应力作用等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象有效避免,有效处理裂缝.最终证实后浇带施工利于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后浇带的设置是为了缩减和杜绝超长混凝土结构出现收缩裂缝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应用混凝土收缩量大特点,把早期收缩应力释放了,使混凝土由于温度改变而出现收缩的状况得到减少,在建筑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作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后浇带的设置是为了缩减和杜绝超长混凝土结构出现收缩裂缝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应用混凝土收缩量大的特点,把早期收缩应力释放,使混凝土由于温度改变而出现收缩的状况得到减少,在建筑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作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后浇带能有效地分化大面积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漏能力。但若施工措施不当,施工质量则很难保证,后浇带也会成为结构的薄弱带、渗漏的薄弱带。在此就工程实践中的一些作法,提出以下关于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措施。对其技术控制要点结合实例作以论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自身温度变化会引起的收缩或不均匀沉降而产生有害裂缝,建筑施工中需要进行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施工质量与结构质量息息相关,而高质量的后浇带施工技术能有效提高建筑物质量,又能完善建筑物的外观和平面布局。本文就结合实际工程,介绍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