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实现聚丙烯(PP)薄膜的功能化,需要在聚丙烯薄膜的惰性表面引入可反应的活性官能团。文章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丙烯薄膜进行处理,并优化处理工艺参数,通过水接触角测试表征处理效果;然后接枝丙烯酸(AAc),通过FTIR和SEM对接枝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处理工艺参数为:电压100V、时间60s、气体流速1.5L/min时处理效果较好,并能较好地实现聚丙烯薄膜的丙烯酸接枝。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究同轴圆筒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电源参数以及在其内部添加生物质对烟气中NO转化效率的影响。分析了电源参数以及不同种类生物质(工业木屑、农作物秸秆)的填充对NO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最适脱除频率为9.1 kHz;各种生物质中NO转化效率最高的是工业木屑,其他3种生物质的脱除效率也都优于无填充。对不同种类生物质分别进行了酸碱改性处理,并进行了电镜扫描(SEM)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木屑的最佳酸碱改性条件是1%的HCl溶液、4%的NaOH溶液,玉米秸秆的最佳酸碱改性条件是4%HCl溶液、2%NaOH溶液,水稻秸秆的最佳酸碱改性条件是3%HCl溶液、8%NaOH溶液,小麦秸秆的最佳酸碱改性条件是4%HCl溶液、2%NaOH溶液。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以一维流体力学模型为基础,利用三对角矩阵追赶法的Fortran编程,分别对一维电子、离子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电流连续性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不但得出放电电流和气体电压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还得到了电子、离子、亚稳态原子密度以及电场在放电空间的时空分布;并分析讨论所加电压频率、幅值以及介质材料等参数对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质阻挡放电是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有效方法.为了增大电晕区影响范围,提高对甲苯的降解能力,本实验在常温常压的环境下,研究了"多电极等离子反应器".实验考察了反应器结构、电场强度、频率、气体流速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放电电压与漏失电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结构对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高压放电极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去除率,反应器漏失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甲苯的去除率随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大、随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甲苯的去除率随频率的增强而增大,但频率对去除率的影响不如场强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理解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射流形成的物理机制,采用微秒脉冲和正弦交变2种激励电源,在不同压力下进行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空气流动的PIV实验研究,获得了表面介质阻挡放电(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SDBD)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微秒脉冲激励器放电均匀性优于正弦交变激励器放电;微秒脉冲SDBD诱导流场射流方向与正弦交变SDBD诱导流场射流方向相反,射流从植入电极指向暴露电极;11700Pa压力下微秒脉冲SDBD诱导射流流场具有双向性质,流场结构为∽型,并对SDBD体积力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低温等离子技术由于其诸多优势在除污领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但是在低温等离子产生的过程中会附带产生低浓度的臭氧,臭氧和低温等离子同样具备极强的氧化性,能够降解污染物,因此低温等离子除污主导因素值得探究.本文设计甲醛和苯两种实验,通过对比两种实验中低温等离子技术和低浓度臭氧的去污效率来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除污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柴油机尾气中颗粒物(PM)的排放特性,探讨多层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中的反应单元及放电功率对PM的去除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柴油机输出功率的增加,排气温度和尾气中PM粒子数密度都上升;随着反应单元的增加,柴油机尾气在DBD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增加,PM去除率呈增加趋势.当反应单元数为40时,PM去除率为88%;随着放电功率的增加,PM去除率增加,最大可达93%;粒径200nm以下的PM比粒径大于200nm的PM更加容易去除.  相似文献   

8.
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负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假定负载外加电压为正弦波的条件下,根据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对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的负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放电过程的放电开始时间、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以及功耗等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它们与负载外加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外加电压在负载上产生的平均电流推导出负载等效电容与外加电压幅值的关系,外加电压的幅值或频率越高,放电过程的功耗越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降解常压下流动态的邻二甲苯模拟废气,系统地考察了放电极值电压,气体的初始质量浓度、停留时间以及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对邻二甲苯降解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邻二甲苯的降解产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0kV的放电极间电压下,邻二甲苯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 500mg/m3,停留时间为9s,其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降解产物主要为CO2、H2O以及苯甲酸、苯乙酸、苯乙醛等有机物,并且经降解后产物的生物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因而为后续的等离子-生物法联合处理VOCs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计算包含等效磁场的介质阻挡面放电漂移-扩散方程组,分析了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对介质阻挡面放电下的电子浓度、离子浓度、放电稳定性以及等离子体体积力的影响,证明不同方向的磁场通过影响电子扩散对放电过程产生了膨化、压缩2种作用,提出了膨化磁场、压缩磁场概念。计算结果表明:外部磁场对离子扩散的影响较弱,没有明显改变等离子体静电场体积力的分布,与等离子体静电场力相比磁力基本可以忽略,且磁场使得介质阻挡面放电更容易失稳。  相似文献   

11.
苯胺废水SBR工艺生物强化处理效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生物强化技术,将实验室筛选出的高效苯胺降解菌投加到SBR反应器中,考察其经生物强化后对苯胺的去除效果,COD、氨氮、亚硝氮、硝氮的变化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生物强化系统可有效实现对苯胺的降解,系统达到稳定运行后,苯胺降解率为100%,COD的去除率为93%左右,氨氮的浓度随苯胺降解而升高.因水力滞留时间较短,并未驯化出亚硝化、硝化细菌.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系统稳定运行后,苯胺降解菌遍布于活性污泥上.此外,由PCR-DGGE图谱及相似性矩阵图可见,经16周期的运行,微生物群落种类、数量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系统内微生物优势种群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压电荷Lissajous图形,给出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表示.运用向量的矢量积求模,编写程序实现了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计算,并得出了放电过程中气隙电压值、电极间总电容及固体介质等效电容的值,根据实验分析了外加电压对介质阻挡放电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Lissajous图形计算介质阻挡放电参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电压-电荷Lissajous图形,给出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表示,运用向量的矢量积求模,编写程序实现了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计算,并得出了放电过程中气隙电压值、电极间总电容及固体介质等效电容的值,根据实验分析了外加电压对介质阻挡放电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加压生化法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压生化法是在传统生化法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生化系统的压力来增加氧的分压,继而改善系统氧传递性能,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化法处理中氧传递的限制.试验研究了加压生化法处理苯胺废水的进程,并考察了系统压力、曝气量、曝气时间及污泥浓度等因素对苯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在进水CODcr为2000mg/L时,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为:曝气压力控制在O.10MPa,曝气量为7.5m3/(m3·h),曝气时间8h,污泥质量浓度控制在4.0g/L左右.在此条件下,出水CODcr≤300mg/L,CODcr去除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气中日益严重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问题,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模拟废气中萘的降解特性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萘的初始体积分数、停留时间和废气组分对萘降解效率和降解产物的影响,并通过对降解副产物的分析,探索其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萘初始体积分数的增加引起了萘降解效率下降,但提高了降解的能量利用率;随着反应停留时间的延长,萘的降解效率趋于平稳,COx选择率逐步提高;当废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时,70%以上的萘能被降解,但COx选择率却只有30%;当氧气体积分数为3%~20%时,萘的降解效率相对稳定,但COx选择率却稳步提高;当氧气体积分数为20%时,COx选择率达到77%.根据降解副产物的分析,氮气激发态在萘的初始降解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O自由基能够通过与萘分子的直接碰撞反应促进萘的降解,而萘的深度降解则依靠O、OH等自由基的氧化.  相似文献   

16.
高频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气源条件下高频正弦介质阻挡放电法产生臭氧时电压、体积流量、相对湿度的变化对臭氧体积分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源分别为空气和氧气时,臭氧体积分数随气体体积流量的变化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为空气源时臭氧体积分数随气体体积流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而为氧气源时臭氧体积分数不断下降.气源为氧气时,实验中当电压为较低电压3 064 V,体积流量为30 L/h时,臭氧体积分数高达55 000×10-6,从而即产生了高体积分数的臭氧又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ous metallic ore flotation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tages of domestication can improve microbial degradation ability. The BAC reactor obtains a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reduction rate of 82.5% for ethyl xanthate and its effluent COD concentration lowers to below 20 mg/L. The kinetics equation of the BAC reactor proves that the activated carbon layers at the height of 0 mm to 70 mm play a key role in the removal of flotation reagents. Ultraviolet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ethyl xanthate ar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s after advanced treatment by the BAC reactor.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展可用于等离子辅助甲烷蒸汽重整的详细反应机理,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停留时间、水蒸气/甲烷摩尔比及其反应温度对甲烷转化率和产物产量的影响规律。结合一组实验数据,发展和评估了等离子体辅助甲烷蒸汽重整的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动力学机理可以准确预测甲烷转化率及其各产物产量的变化趋势。路径流分析表明CH3基再结合是CH4转化为CO的主要限制步,O基是影响CO生成的关键组分。并列式协同催化实验中有效碳回收率达到100%,该结果初步证实了路径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所做研究明确了等离子体催化甲烷重整的特性,为非平衡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催化甲烷蒸汽重整的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SBR法处理缫丝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三种SBR运用模式(常规SBR法,活性炭SBR法,生物膜SBR法)对缫丝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不同运行周期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活性炭SBR法优于其它两种模式,其次是生物膜SBR法,并确定了三种运行模式各自的适宜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