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观察和总结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应用股动脉封堵止血贴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入选100例行股动脉介入穿刺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其中50例应用股动脉封堵止血贴作为观察组(甲组),50例采用传统人工压迫加压包扎法作为对照组(乙组),观察两组的按压时间,止血后穿刺点的处理,患者卧床姿势、下床活动的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及出院前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甲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乙组,卧床时间减少,两组局部压迫止血时间分别为(6.1 ± 0.5) min和(14.8 ± 3.0) min,卧床时间分别为(6.0 ± 0.5)h和(24.0 ± 2.0)h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动脉封堵止血贴止血迅速、出血少,医师止血操作和患者肢体制动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降低,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威派”止血贴在股动脉穿刺点止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320例,根据使用的穿刺鞘不同分为5 F(180例)和7 F(140例)两组,每组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亚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徒手压迫法,观察组采用“威派”止血贴压迫止血。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压迫时间、制动时间、卧床时间、皮下渗血、皮下血肿、腰背部酸痛、需导尿患者的发生率。结果 在5 F鞘组中,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压迫、制动、卧床时间及腰背部酸痛、需导尿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8.1 ± 2.2)min比 (5.1 ± 0.3)min、(8.3 ± 0.5)h比 (2.3 ± 0.4)h、(20.3 ± 2.6)h比(7.5 ± 1.6)h、41.1% 比 10%,4.4% 比 0,两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2% 比 1.1%,1.1% 比0,两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7 F鞘组中,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压迫、制动、卧床时间及皮下渗血、皮下血肿、腰背部酸痛、需导尿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16.4 ± 6.8)min比(9.1 ± 3.7)min、(8.8 ± 1.3)h比 (4.7 ± 0.7)h、(22.6 ± 4.3)h比(9.1 ± 1.7)h、30.0% 比 12.9%、8.6% 比 2.9%、47.1% 比 11.4% 和5.7% 比 0,两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 F和7 F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威派”止血贴不但止血迅速、疗效确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对介入治疗的接受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慢性下肢缺血通过髂-股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5例患者经多排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动脉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行经皮腔内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通过术后血管造影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来评价治疗效果。PTA术后病变段血管残余狭窄<30%被认为技术成功;按照Fontaine分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1级或1级以上被认为临床成功。结果经同侧逆行PTA及支架植入术5例,共计6段同侧髂动脉血管,包括植入髂动脉支架3枚、3段髂动脉行PTA术;跨主动脉对侧髂-股动脉PTA及支架植入术10例,共计20支病变血管,包括植入髂动脉支架5枚、股浅动脉支架5枚、10支股动脉行PTA术。髂股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重复血管造影证实所有病变段血管血流明显改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血管夹层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临床随访2~24个月,平均11.9个月,术前及术后6个月踝臂指数测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P<0.01)。术后6个月Fontaine分型提高1、2和3级的患者分别有7、5和3例,所有患者均未施行截肢(趾)术,随访期间临床有效率为100%。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早改善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血运状况,为中长期保肢提供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郁芳  叶容臻  刘巍 《工业加热》2012,(11):961-965
【摘要】 股动脉路径是外周、颅内、颅外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常用途径,而穿刺点的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仍是每个介入医师时常面对的问题。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止血方法有手工压迫法、机械压迫法、血管闭合器止血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血管闭合器及各种机械压迫装置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缩短了术后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但也带来了一些并发症。本文综述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方法和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PTRA)加支架术的疗效.方法对连续200例接受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用Judkins右冠脉造影导管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或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肾动脉造影,并对其中7例肾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直径≥85%)患者的8支狭窄血管行PTRA加支架术,所有病变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结果 200例受检者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0.5%(21例);其中,99例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9.2%(19例).8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同期82例拟做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比较其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制动时间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股动脉血管穿刺成功率高于桡动脉组,穿刺时间小于桡动脉组,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高于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适合于择期造影者及老年人。经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穿刺时间短,成功率高,适用于急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表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发生血管再狭窄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炎症反应、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内膜细胞过度增生等,其相应的反应参数可以作为PTA术后发生再狭窄的预测因子。本文就对几种与炎症反应相关的预测因子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封堵器ExoSealTM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对穿刺点快速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4例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术中分别采用ExoSealTM封堵器(n=52)和人工压迫(n=72)方法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即刻止血时间、徒手压迫时间、制动时间、压迫过程出血量及操作后相关并发症。结果ExoSealTM封堵组技术成功率为98.1%(51/52)。ExoSealTM封堵组、人工压迫组即刻止血时间分别为(0.28±0.08) min、(5.83±1.46) min,徒手压迫时间分别为(2.65±0.57) min、(7.70±1.88) min,制动时间分别为(2.72±0.43) h、(6.15±0.69) h,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xoSealTM封堵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人工压迫组出现皮下血肿3例,假性动脉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1/52)、5.56%(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压迫组压迫过程出血量为(1.11±0.86) ml,明显低于ExoSealTM封堵组(7.83±2.08) 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逆行经股动脉介入术中采用ExoSealTM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比较肝癌经股动脉穿刺行栓塞术两种不同压迫方法在术后护理的优势,为日后患者选择适合的压迫方法提供穿刺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经股动脉穿刺行栓塞术患者80例。根据压迫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壳聚糖止血海绵覆盖穿刺点,对照组用纱布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覆盖穿刺点,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士护理患者所用时间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是否出现“尿滁留”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是否出现“出血或血肿”和“压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士护理患者所用时间”和“患者卧床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壳聚糖止血海绵用于经股动脉栓塞术后止血,尿潴留发生率少,肢体制动时间短,护士劳动时间缩短,节省人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对马蹄形火焰玻璃窑炉燃烧空间内的流动、燃烧及辐射传热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炉内燃烧空间的速度场、温度场、组分浓度分布及燃烧空间向玻璃液面传递的热流分布。探讨了燃烧空间入口的进气角度对炉内温度场和向玻璃面传递的热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入口的进气角度在5°~10°之间时,传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流固耦合仿真技术在发动机稳态传热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迎  陈红岩  俞小莉 《内燃机工程》2007,28(4):19-22,27
为解决发动机传热研究中冷却水与缸套、机体之间的流动与传热问题,将有限元软件中提供的流固耦合仿真技术应用到发动机稳态传热计算中。建立了发动机活塞组-缸套-冷却水-机体流固耦合传热模型,该模型既包括了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接触传热,也包括了流体与固体之间的耦合传热。同时,零件之间的传热边界条件也变得既简单又合理。以某型号柴油机为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并与活塞和缸套的温度场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测量数据误差较小,应用流固耦合仿真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发动机稳态传热状态。  相似文献   

13.
反射炉燃油富氧燃烧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已成为工业炉窑辅助设计、优化运行、故障诊断等环节的重要手段。以某铜厂反射炉为原型,建立了三维模型,运用PDF燃烧机理模型对燃油雾化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了不同富氧工况下的反射炉火焰空间温度场变化和热力型NO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变富氧体积分数对炉内温度场分布和热力型NO分布规律有着较大的影响,模拟结果为反射炉设计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型煤粉锅炉炉膛传热工程化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芄  洪梅  秦裕琨 《动力工程》2000,20(2):606-610
针对目前大型煤粉锅炉屏区热力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上下炉膛分体耦合的炉膛传热计算模型,并且应用此模型和二阶假想面法建立大型煤粉锅炉炉膛热工程化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图6表2参5  相似文献   

15.
以型号为IPS24的波纹板壳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应用CFD软件ANSYS FLUENT16.0进行流体流动及耦合换热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人字形波纹板结构对板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有显著的增强,且能够有效地防止结垢;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总对流传热系数增加,但也会导致压力损失增加,在流速为1.0 m/s时总传热系数达到1 519 W/(m~2·K),冷、热流体进出口压降也分别高达81.2和83.1 kPa。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原油输运加热炉的传热燃烧特点提出两点假设,就物理模型进行简化,使数值计算有了求解的可能。论文利用PHOENICS软件给出管内外联合传热数值试验技术,为加热炉综合传热数值计算研究作出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武钢CSP均热炉内板坯的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板坯在炉内的热状态、板坯断面温度场进行了分析,为CSP均热炉加热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高温环境下的炉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炉辊内气体流动与传热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差分计算所得的温度场分布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冷却气体参数及辊子结构下的通气冷却效果进行了分析,为气冷辊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Radiation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combustion space heat transfer.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components, namely gaseous species radiation, soot radiation and crown surface radiation. The basis for model valid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study of furnace operation is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radiant heat flux. Hayes and colleagues carried out measurements of crown incident radiant heat flux along the furnace axial centerline and developed a numerical model. However, the effect of soot was not quantified. In the present work, a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which considers the effect of soot radiation and is simulated using Fluent. The proposed model fits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Hayes and colleagues within an error band of –6% to +14%.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的产业节能政策为指导,为了控制节约临江羚羊难选铁矿石还原过程的能耗,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以蓄热式燃烧技术为基础,采用双面加热、还原气体二次燃烧的还原炉的不同燃料燃烧方案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还原炉内的燃烧温度场、气体流场和炉膛气体成分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燃烧方案对炉内温度场、气体流场和气体成分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炉内温度场均匀,料面处残氧量合理,完全满足工艺要求。上层燃烧室在相同燃料、相同空气系数情况下温度分布一致,下层燃烧室配合辅煤气加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