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热烈祝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30年!在这30年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紧跟石油物探技术发展的历史步伐,吸收和传播国外新技术信息,总结和交流国内生产技术经验,发表了很多有独创性的新方法、新技术论文,引导石油物探技术不断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纵深发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30年来功不可没。在这30年中石油物探技术发展迅猛。从1965年至1995年的30年期间,地震勘探走过了从磁带化到数字化的整个过程,又在数字化的基础上从只研究地质构造发展到综合研究地层、岩性及油气;从只寻找构造圈闭到综合寻找构造、地层、岩性圈闭;从…  相似文献   

2.
曲福生 《石油物探》1989,28(3):52-60
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是松辽盆地广泛开展石油普查最兴盛的时期,亦即所谓“一轮”石油普查时期。在此期间,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在石油普查中起到了先行作用。由地球物理资料提供的局部构造上首次获得工业油气流,打开了开发大庆油田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松辽盆地南部(第二松花江以南),在扶余三号构造上亦获得了工业油流,为开发江南地区扶余油田创造了条件。 本文着重介绍松辽盆地南部石油普查勘探的工作程度、成果和对松辽盆地南部含油远景的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盆地重力场、磁场和温度场特征,根据地球物理场信息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区域构造格架和深部地质特征,并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对比,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拓宽了非地震地球物理信息的应用领域,而且对其它含油气盆地的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和油气勘探部署也有借鉴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区域大地构造和盆地对比研究。因此,本项研究既有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理论意义,而且对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评价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空间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滕吉文 《石油物探》2007,46(3):213-225
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面对的重大危机问题是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油、气、煤能源和水资源)和灾害(地震、火山、山体滑坡等),而核心科学内涵是深化认识地球本体,即地球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深层物理-力学-化学过程及其动力学响应。针对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供需形势与任务,研究和探讨了石油地球物理的发展空间和深化研究的导向:即必须清晰地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中国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存度,只有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才能在共享世界油气资源的同时,建立安全、稳定、可靠和能持续供给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向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向复杂与勘探困难的地质构造地区、岩相地层区,特别是海相地层地带发展乃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与开发的战略目标,进行构造与油气、岩性地层与油气、火山岩体与油气、海相和陆相及交混相与油气、有机和无机与油气等油气生成和赋存形式的有机综合研究,并在当代相邻学科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应用和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点上,强化高层次的综合研究与集成,以达究其机理、探明其展布、索取其成效,即有序地向纵深发展的目的。因此,走自主创新之路,是中国未来实现油气战略目标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重、磁力普查是油气勘探中的一种方法。1967年,四川油气勘探队伍,运用重、磁力方法曾在地形险恶、山高谷深的西昌地区约1万km~2内进行油气普查。限于当时环境和技术水平,其勘探结果未尽人意。现代勘探技术为当年这批老资料再现生机提供了可能。“对西昌地区1967年重、磁力普查资料进行重新处理、解释,结合遥感资料研究西昌地区基底岩性、结构、断层展布情况,了解深部构造的区域展布特征,为地震勘探提供依据”作为科研课题于1988年正式下达给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指出当地层含油气特别是含天然气时,在相应的地震属性剖面上常呈现强振幅、低频、低速、低阻抗和AVO异常等一系列地球物理特征,但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人们很难用常规的地震信息技术解决在油气勘探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琼东南盆地及珠江口盆地西部的2个油气勘探目标体实例出发,依据该2个目标体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融合技术),对其进行了含油气性综合评价,提出了最佳布井方案。  相似文献   

7.
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简称油气勘探)是一门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机械、电子等多种现代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更是一项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目标,运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施综合勘探的系统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工程的实践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并相互推动的。  相似文献   

8.
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简称油气勘探)是一门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机械、电子等多种现代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更是一项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目标,运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施综合勘探的系统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工程的实践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并相互推动的。  相似文献   

9.
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简称油气勘探)是一门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机械、电子等多种现代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更是一项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目标,运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施综合勘探的系统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工程的实践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并相互推动的。  相似文献   

10.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9):F0003-F0003
本刊辟有石油天然气地质、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工程等栏目,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  相似文献   

11.
建国40年来我国油气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我国从原先的贫油国很快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产油国之一。文章高度概括了油气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以我国油气普查勘探中三次战略性重大突破为例,说明充分重视和正确运用石油物探的重要性。接着作者总结了40年来石油物探工作的若干基本经验。最后提出了今后应该加强研究和开发的若干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前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劳伯梅耶和前苏联学者索柯洛夫创造了气测法,揭开了油气化探发展的序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方法指标,用于检测地表环境中与烃类微渗漏有关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检测地表微量油气信息的化探实验测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地表化探异常评价深部含油气性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尽管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尚无法准确评价油气藏的含油气层系、埋藏深度及其规模,然而国内外勘探实践结果证明,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在区域含油气性评价、检测圈闭构造中的直接油气信息、钻探靶区优选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勘探手段,对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常规油气勘探方法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从现有研究和应用成果来看,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油气化探技术与常规油气勘探方法相结合在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具有廉价、快速、直接等特点和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我国未来几十年油气勘探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歧北潜山带——渤西石油勘探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确认的歧北潜山带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及经济地理条件,是渤西海域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本文从区域结构、油气聚集、油气藏模式等方面对歧北带进行论证,并提出勘探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勘查阶段油气化探异常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气化探工作要遵循先区域后局部、调查比例尺由小到大的原则,在不同的勘查阶段圈定不同级次的异常,逐渐逼近油气藏的空间范围。不同阶段测量精度决定了所发现化探异常的油气地质意义:概查阶段应在盆地背景上圈定区域异常,查明盆地的含油气远景;普查阶段应在区域背景上圈定区带异常,查明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详查阶段应在地区背景上圈定局部异常,查明圈闭的含油气性;精查阶段应在局部背景上圈定矿置异常,查明油气藏的存在与位置。各级次化探异常之间具有依次控制的关系,前两类化探异常属于宏观异常,与油气藏的关系是不甚确切的,后两类异常则反映了油气藏的具体特征。应用不同级次异常的概念,在我国海域和陆地的诸多盆地中进行的化探工作,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信息和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图4表6参4(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盆地深层发育下第三系下部和石炭、二叠系两套主力烃源岩,蕴藏有丰富的尚未探明的油气资源,各种类型的深潜山是其主要的成藏类型。重磁电技术对潜山勘探具有良好的物性条件,理论上的正反演及勘探实践都表明重磁电技术对深潜山勘探是可行的、有效的,重磁电震综合物探是解决深层等复杂地质问题的有效手段。现有20世纪60~70年代完成的1:10万或1:20万重磁电资料网度稀、精度差,已不能满足当前目标勘探的需要;而现代采集、解释技术的进步为解决深层等复杂地质问题提供了可能,因此,为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寻找急需的后备储量,针对深层新领域新一轮的综合物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近几年在中国上、下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区开展油气资源普查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扬子地区的地形、地表和地下地质构造条件十分复杂,古生界内部构造的普查和详探,非构造油气藏的寻找,以及区域含油气远景和选区划分,由于勘查技术上没有很好过关,使古生界油气资源勘查进展缓慢。有关单位研究了山区二维地震剖面、山区三维地震面积测量、宽线地震剖面、CAD山区定线地震剖面、重力、大地电磁法等等。拟定了若干套适合上、下扬子地区不同条件下应用的普查、详查的野处数据采集系统及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系统,初步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成果。文中着重阐述了抓科技攻关、促油气勘查的中心思想,提出要抓改革、用改革、促科技。  相似文献   

17.
库车前陆盆地重磁电勘探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库车前陆盆地是我国西部前陆盆地之一,重磁电勘探经历了2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概查、普查阶段,研究了坳隆展布、断裂分布、沉积岩厚度等区域地质问题,为地震部署作出了前期准备.20世纪90年代对库车前陆盆地已作出了大量地震测线,又打了一批探井,在见到油气的情况下,再次开展了重磁电详查及细测,结合地震研究了山及山前带、深层、盐及盐下构造、局部构造并进行了目标评价,以研究地震资料复杂区的地质问题为主要任务.在盆地不同勘探阶段,两期勘探工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两期勘探中要求解决的地质课题、技术水平、测量精度是不大相同的.20世纪90年代对库车前陆盆地联合运用重磁电与地震技术,实现多学科、多信息间互补,在解决地形、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地、山前带的问题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光华 《石油物探》1980,19(3):14-23
我国南方大面积分布的碳酸盐岩具有广阔的含油气远景,是当前物探工作应当重视的主要领域。然而,碳酸盐岩地区物探工作至今进展缓慢,地震勘探方法尚不能过关。本文结合各探区攻关工作的实践,归纳性地提出当前攻关工作中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以求对目前的碳酸盐岩地区物探攻关工作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石油资源评价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石油地质理论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发展,近几年来曾有过一些总结和论述。本文试图从勘探实践的发展过程出发,作一些讨论。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八十多年来,随着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发展、钻采技术的提高以及基础科学向石油地质学的渗透,对我国石油资源的认识、评价、预测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