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童氏"7.5B"计算及乙型水驱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童宪章院士"7.5B"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指出了"7.5B"方法只适用于多个油田的统计计算,而不完全适应于单一油藏.从理论上推导了"7.5B"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一条准确计算该值的有效途径.对童氏水油比与采出程度关系乙型水驱法及采出程度与含水关系图版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是实施油田稳油控水的前提.对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含水上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分析了影响含水上升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是实施油田稳油控水的前提。对靖安油田五里湾-区长6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含水上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分析了影响含水上升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网格粗化就是保持粗化前后两个模型的油藏物性与渗流特征尽可能相同,从而保证模型粗化前与粗化后具有相同的开发效果.采用调和平均和算数平均对渗透率进行粗化,发现粗化后的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与粗化前存在一定的差别.基于油藏工程理论推导得到油、水相对渗透率(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的关系曲线的斜率与截距和水油比...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水驱砂岩油藏压力变化率的合理性,依据物质平衡原理,结合油藏综合水驱规律,建立了描述油藏压力变化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并以鄂尔多斯盆地某水驱砂岩油藏为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藏压力变化率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因广义累积注采比Z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当Z>1.0且不断增大时,油藏压力变化率与含水上升率正相关;反之亦然.油藏压力变化率与含水上升率的关系曲线呈"喇叭形",当Z>1.0且不断增大时,"喇叭形"曲线向上移动;反之亦然.为了保证水驱砂岩油藏的合理开发,实际油藏压力变化率应尽量沿着理论曲线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因素尚无明确认识,选择水驱特征曲线的依据仍不够充分,因此水驱特征曲线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充分认识水驱油藏的含水上升规律,从相对渗透率曲线入手,结合油藏开发过程中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导出了5种典型的含水上升规律方程式。通过研究补充完善了5种典型水驱特征曲线的基础理论,并确定了根据油藏渗流规律来选择水驱特征曲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气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下的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解法十分繁琐,主要原因是强烈非线性的控制方程.利用气藏压力分布半解析解表达式,结合物质平衡原理,计算了定产量生产时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的采出程度和供给半径的关系.计箅结果表明,采出程度和供给半径近似成指数关系,启动压力梯度阻碍了地层能量传播和流体运移,消耗了部分地层能量,启...  相似文献   

8.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在当前井底压力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及裂缝参数下的单井吞吐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储层初始含水饱和度越高,越能增大凝析油采出程度;裂缝的存在会降低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出程度;发育有裂缝的储层,随着裂缝半长增加,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出程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在相同的裂缝长度下,共轭缝的吞吐效果逐渐变差;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出程度先减小后增加。提出以衰竭生产相同时间作为评价注气吞吐效果的基础,以注气前产量作为吞吐结束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王场油田潜三段北断块现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油水关系变得复杂。针对油藏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问题,根据油藏特性进行动态分析,采用降压开采策略,控水稳油,增产油量为2.4×104m2,减少水量为76.1×104m2,有利地提高了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矿场资料预测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平面径向流公式和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出可代表整个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以及含水饱和度与矿场生产资料的关系,从而确定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水分流量公式,推导出含水饱和度与含水的关系,进而计算单井剩余油饱和度,预测整个油藏或单元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为下一步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流体介质的NMR平均衰减时间T2 (ms)的大小对含水岩石类型进行了划分 ,然后按含水岩层孔隙度大小讨论和大小的关系 ,对T2 值和NMR信号振幅的影响也作了讨论 ,列出了二者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第二部分就含水层的赋存状态 (含水层深度、含水量 )和NMR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孤岛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配套开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孤岛油田蒸汽吞吐中后期存在储量动用不均、水侵影响加剧等主要问题和矛盾,降低含水上升率,提高稠油采收率。应用井网加密调整和泡沫调剖技术,改善了平面和纵向上储量动用不均;采取“用、排、停、堵、遭”相结合的多种配套地质工艺措施,有效抑制了水侵速度;应用热采防砂、化学解堵等配套工艺技术,延长了生产周期,提高了油汽比,从而形成了适合孤岛油田稠油蒸汽吞吐的配套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稠油环蒸汽吞吐采出程度达到21.7%,采收率可达32.5%。该技术对于同类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中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较大约参考意义和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A油田是海上水平井井网整体开发油田,受平面非均质性影响,注水开发油井单向见水后含水率上升快,波及系数低。通过室内岩心实验法和数值模拟法,开展了水平井网弱凝胶整体调驱方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40%时进行调驱,调剖剂可以较好地发挥对高渗透层的封堵作用,与水驱相比采收率有明显提高。该方案在现场实施后,油田自然递减率及含水上升率等开发指标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利用霍尔曲线法、含水上升率法、自然递减率法、数值模拟法等方法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弱凝胶整体调驱是改善该类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预测特高含水期的开发指标,提出一种采用折线法和Arps递减规律结合的模型.利用折线法推导出甲型水驱特征方程的第2直线段方程,通过实际井史数据验证了折线法的正确性,得出10口井的水驱特征曲线上翘点含水率(体积分数)为90. 58%~96. 49%,平均值为93. 49%,而油水相渗比值的对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转折点的含水率为93. 37%,两者相差无几.结合Arps递减规律得到特高含水期开发指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预测不同开发时间对应的含水率及采出程度指标,模型的参数容易被求解,模型的适用范围能够直线外推,实用性较强.运用该计算模型对大庆油田某口油井开发指标进行预测,所得含水率月平均误差为1. 306%,采出程度月平均误差为4. 950%,预测总体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双河油田Ⅷ-Ⅸ油组开发效果评价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河油田是河南油田的主力砂岩油田,已高速开采了26年,综合含水量90.28%,采出程度27.96%.针对此类进入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效果评价,提出9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百49油藏属典型的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地层倾角较大,开发难度大,含水上升快,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针对影响油田开发生产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油藏先后经历了压裂、酸化、补孔以及注水等措施,在高含水期实施了大修扶躺、封堵换层、周期注水等措施.现场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油田增产、稳产发挥了较大作用.实现了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增储上产,有效控制了含水上升率,增加了可采储量,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低渗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均质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空气泡沫驱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孤岛油田在经历水驱、聚合物驱和聚驱后水驱等多轮开采后,地下剩余油高度分散,采出液含水高,开采难度加大。如何提高聚驱后油藏的采收率对于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尤为重要。基于“边调边驱”原则,室内开展了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模拟了正韵律高含水油藏地质模型(由高、中、低渗并联岩心管组成)。通过对不同发泡剂质量分数、不同气液比下泡沫体系阻力因子的测定,得到最佳条件为发泡剂质量分数0.5%`和最佳气液体积比1∶1。经室内高、低采出程度下空气泡沫体系的封堵性和调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空气泡沫的段塞组合,可大大提高不同采出程度下油藏的采收率。第一轮水驱后岩心为15.37%的低采出程度条件下,空气泡沫调驱采收率可提高22.02%;岩心采出程度高达45.53%的条件下,第二轮带有纯空气段塞的泡沫驱采收率可提高9.35%。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综合考察油田地质及开发因素,保证高效开发,针对海上稠油油田注水开发的采油速度及相关指标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相渗曲线及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探讨不同含水率下采油速度、年产油量自然递减率、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理论关系曲线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观察某区块采油速度及相关指标变化规律,认为目前含水阶段实际年产油量自然递减率相比理论值偏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综合考察油田地质及开发因素,保证高效开发,针对海上稠油油田注水开发的采油速度及相关指标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相渗曲线及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探讨不同含水率下采油速度、年产油量自然递减率、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理论关系曲线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观察某区块采油速度及相关指标变化规律,认为目前含水阶段实际年产油量自然递减率相比理论值偏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场油田潜三北降压开采的实践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场油田三北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发阶段 ,油层非均质性严重 ,三大矛盾日益突出 ,水驱油效率越来越差。根据三北油藏特性 ,选择降压开采为主的开发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