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反映了植物吸收固定大气中CO2的能力,是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光能利用率(LUE)模型被广泛应用于GPP模拟。叶面积指数(LAI)数据是LUE模型的重要输入数据,不同的LAI数据差异较大,从而导致GPP模拟存在很大差异。利用3种常用的卫星遥感LAI数据(MCD15、GLASS和GlobMap)和气象数据模拟中国2003~2017年的GPP,比较了3种LAI数据在中国区域的时空差异,分析不同LAI数据模拟的中国GPP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种LAI数据在中国区域的年平均值和LAI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森林区域的差异较大;2003~2017年间,中国区域3种LAI年平均值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但不同LAI数据年平均值的年际变化差异明显;站点尺度GLASS LAI模拟的GPP与观测值相关性较好;不同LAI数据模拟的中国GPP总量多年平均值差异明显,最大值为7.46 Pg C a-1 (GLASS),最小值为6.39 Pg C a-1 (GlobMap);3种LAI数据模拟的中国GPP总量在2003~2017年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但不同的LAI数据模拟的中国GPP年总量的年际变化差异明显;不同LAI数据模拟的年均GPP和GPP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森林和农田区域的差异较大。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由于LAI数据造成的区域GPP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表征植被状况的重要参数,与植被的生长和变化状况密切相关。探究内蒙古草原LAI长时间序列时空格局特征及水热条件对LAI的影响,可为准确掌握内蒙古草原分布与生长状况差异提供数据支撑,对了解内蒙古草原生产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参考价值。基于2000~2019年GEOV2 LAI产品数据集,结合气温和降水资料,选取变化斜率、变异系数和相关性系数3个指标对内蒙古草原LAI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草原LAI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多年均值为1.34 m2/m2,在不同草原类型中,荒漠草原(0.28 m2/m2)<典型草原(0.96 m2/m2)<草甸草原(2.27 m2/m2)<草甸(2.60 m2/m2),且与变异系数呈反比,荒漠草原年际间波动最剧烈。近20 a内蒙古草原LAI呈波动中上升趋势(0.02 m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及改善碳、水通量的模拟精度,利用Biome-BGC MuSo模型模拟了长白山森林通量站点的碳、水通量,该模型包含了多层土壤模块、物候模块以及管理模块;其次,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将站点观测的多层土壤参数同化到Biome-BGC MuSo模型中,并用站点涡动通量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相比,Biome-BGC MuSo改善了站点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生态系统呼吸量(Ecosystem respiration, ER)和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 ET)模拟精度,站点观测的时序土壤温度和水分数据同化到Biome-BGC MuSo后,碳、水通量模拟结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NEE: R2 = 0.70, RMSE = 1.16 gC·m–2·d–1; ER: R2 = 0.85, RMSE = 1.97 gC·m–2·d–1 ; ET: R2 = 0.81, RMSE = 0.70 mm·d–1)。数据-模型同化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同量的模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及改善碳、水通量的模拟精度,利用Biome-BGC MuSo模型模拟了长白山森林通量站点的碳、水通量,该模型包含了多层土壤模块、物候模块以及管理模块;其次,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将站点观测的多层土壤参数同化到Biome-BGC MuSo模型中,并用站点涡动通量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相比,Biome-BGC MuSo改善了站点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生态系统呼吸量(Ecosystem respiration, ER)和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 ET)模拟精度,站点观测的时序土壤温度和水分数据同化到Biome-BGC MuSo后,碳、水通量模拟结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NEE: R2 = 0.70, RMSE = 1.16 gC·m–2·d–1; ER: R2 = 0.85, RMSE = 1.97 gC·m–2·d–1 ; ET: R2 = 0.81, RMSE = 0.70 mm·d–1)。数据-模型同化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同量的模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面积指数(LAI)遥感估算是植被定量遥感研究的热点之一,监测植被LAI时空变化对于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全球变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西南山区设置10个50km×50km的观测样区作为研究区,其中包括5个森林生态系统样区、3个农田生态系统样区和2个草地生态系统样区。分别获取不同优势植被类型LAI地面实测数据,结合同期获取的遥感数据,考虑地形因素影响,基于偏最小二乘原理分别构建各样区LAI遥感估算模型,并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考虑了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森林LAI遥感反演模型与未考虑地形变量的模型相比,其验证精度有所提高,R2由0.30~0.75提高至0.50~0.80,RMSE由0.52~0.93m2/m2降低至0.48~0.89m2/m2;所有样区优势植被类型LAI反演模型验证R2在0.40~0.80之间,RMSE在0.22~0.89m2/m2之间。发展的LAI遥感估算方法有助于认知山地植被LAI反演的地形效应问题,可为进一步的山地植被长势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芦苇湿地植被NPP估算方法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表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精准估算对于理解全球变化以及区域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和大量实测数据,以光能利用率模型基本结构式为基础,构建和评价了芦苇湿地植被NPP估算的不同遥感驱动模型,并以东北3个典型芦苇湿地保护区为例进行了验证与应用。结果表明:以NPP = ff(VI1)) × f(VI2) 结构与NDVI和MSAVI两个植被指数作为自变量的模型最优,模型精度为89.2%,明显高于NPP低空间分辨率产品和CASA模型的模拟结果。根据该模型估算的东北地区七星河、查干湖和双台河口芦苇湿地的NPP均值分别为3 001、3 050和3 621 gC·m–2·a–1。受水文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各湿地样区间NPP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实验提出的框架模型可为小尺度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效果评价等指标获取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形效应会使遥感影像中的地表反射率发生畸变,进而影响基于反射率估算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精度。为了减弱或消除地形对LAI反演的影响,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DART(Discrete Anisotropic Radiative Transfer)构建坡地反射率与LAI数据集作为训练数据。以反射率为输入,LAI为输出,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训练,构建山地LAI反演模型。结合实际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山地LAI的估算,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开展精度评价。同时,基于D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构建了平地LAI反演模型作为参照以评价本文发展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了地形影响的山地LAI反演模型具有较强的估算能力,验证结果的精度(决定系数(R2)=0.57,均方根误差(RMSE)=0.77 m2/m2)优于平地反演模型(R2=0.46,RMSE=0.86 m2/m2);基于DART模型构建的山地反演模型能够捕捉到坡度和坡向对地表反射率的影响,其反演结果较好地还原了研究区LAI的空间分布,与地面真实情况接近。研究...  相似文献   

8.
借助植被辐射传输模型,利用遥感观测数据估算LAI是一种较为可靠和稳健的反演方法。然而,地表的复杂性、遥感观测的有限性以及自相关性导致遥感数据包含的信息量不足,不能完全支持LAI等地表参数的估算,易造成“病态”反演。在遥感反演过程中引入先验知识能够有效地解决该问题。研究基于遥感数据提取LAI先验信息,并将其用于代价函数的构建,利用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和遗传算法,分别在500 m和250 m尺度反演LAI。将高空间分辨率LAI分别升尺度到500 m和250 m,验证对应尺度LAI结果,评价引入先验信息对于提高LAI反演精度的作用。研究表明,引入先验信息有助于提高不同分辨率下LAI反演精度,且先验信息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LAI反演结果。与未加入先验信息的LAI反演结果相比,以MODIS LAI产品作为先验信息反演的500 m尺度LAI结果精度R2由0.55提高至0.65,RMSE由1.29下降至0.38。在250 m尺度,以500 m LAI反演结果作为先验信息反演的叶面积指数,其精度优于以MODIS LAI产品为先验知识的估算结果,验证精度R2增加了0.08,RMSE减少了0.18。研究使用的先验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数据本身,没有地面实测数据的参与,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多分辨率LAI反演方法具有估算大区域尺度LAI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研究中亚地区NPP的时空格局变化对理解植被—环境的作用机理以及应对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MOD17A3数据集、气象数据结合GIS分析方法研究中亚地区2000~2014年的植被NPP时空动态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中亚地区空间上NPP的变化范围在0~874 gC/m2·a之间,平均值为151.90 gC/m2·a,NPP年总量平均值为482.41TgC (1 Tg=1012 g),NPP平均值与总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②中亚地区NPP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东南部高山地区,中部和南部荒漠区则为NPP的低值区;③中亚地区2000~2014年间NPP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达到显著下降的区域总体面积的39.89%。NPP呈下降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区域,不同分区内以典型草原区最为显著;④中亚地区NPP受降水量的影响作用高于气温,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以及荒漠区主要受到降水量的控制,高山草甸区与高山林地区则受到降水和气温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欧空局的GlobSnow雪水当量数据集和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的北半球长时间序列雪深数据集NHSD研究了北半球及9个典型区的雪深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1988~2018年平均雪深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年际变化幅度为-0.55 cm·(10 a)-1。在高纬度地区,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年平均雪深下降明显(p<0.01),下降速率分别为3.48 cm·(10 a)-1和3 cm·(10 a)-1,两地区月平均雪深在冬季显著下降。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年平均雪深呈下降趋势,其中东欧平原雪深下降较为明显(p<0.01),变化速率为-2.3 cm·(10 a)-1,两地区的月平均雪深在春季显著下降,其中5月份最为明显。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雪深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除堪察加半岛外,其月平均雪深在冬季呈显著增加趋势。对于高山区,阿尔卑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的年平均雪深呈缓慢增长趋势,而青藏高原地区雪深呈缓慢下降趋势。阿尔卑斯山脉的月平均雪深在冬季呈显著增加趋势,5月份显著减小。落基山脉和青藏高原雪深变化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在整个研究时段,落基山脉北部月平均雪深呈下降趋势,中部和南部呈上升趋势;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山脉雪深呈显著上升趋势,中部大多数地区呈下降趋势。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雪深增加,南坡雪深减小,但其变化率绝对值小于0.5 cm·a-1。东南部雪深较大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冬季雪深呈显著下降趋势。对9个典型区雪深的年内分析(2001~2010年平均值)结果显示:高山区雪深峰值远低于高纬度地区雪深峰值。除青藏高原外,高山区的积雪融化起始日期明显早于高纬度地区。  相似文献   

11.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作物长势监测及产量估算的重要指标,准确高效的LAI反演对农田经济的宏观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探索了联合无人机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和高光谱数据反演玉米叶面积指数的潜力,并分析了LiDAR数据不同采样尺寸、高度阈值、点密度对LAI反演精度的影响同时确定三者的最优值。该研究分别从重采样的LiDAR数据和高光谱影像中提取了LiDAR变量和植被指数,然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回归两种算法分别利用LiDAR变量、植被指数、联合LiDAR变量和植被指数构建预测模型,并确定反演玉米LAI的最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反演玉米LAI的最优采样尺寸、高度阈值、点密度分别为5.5 m、0.55 m、18 points/m2,研究发现最高的点密度(420 points/m2)并没有产生最优的玉米LAI反演精度,因此单独依靠增加点密度的方法提高LAI的反演精度并不可靠。基于LiDAR变量获...  相似文献   

12.
背包式激光雷达(Backpack Laser Scanning,BLS)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在复杂地表情景下,单木材积和林分蓄积量提取精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广西高峰林场为研究区,利用随机森林方法,基于BLS点云数据对单木材积和样地蓄积量进行估测。首先,对BLS点云进行单木分割,提取单木胸径(DBH)、树高(Htree)、冠幅直径(CD)、冠幅面积(CA)、冠幅体积(CV)、郁闭度(CC)、间隙率(GF)和叶面积指数(LAI)共8个特征参数,并计算56个分层高度指标(高度百分比、累积高度百分比、变异系数、冠层起伏率等)。然后,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单木材积估测模型,并对比各种参数组合的预测精度。得到结果:(1)仅用8个单木结构特征参数进行建模,估测精度为:R2=0.83、RMSE=0.097 m3;(2)加入分层高度指标的模型估测精度有所提升:R2=0.87、RMSE=0.087 m3;(3)通过Boruta算法进行变量筛选,输入参数从64个减少至52个,估测精度差异不大:R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深度(AOD)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近地面PM2.5浓度的估算。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构建AOD和PM2.5之间的高级统计模型—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可以有效获取近地面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但由于引入了大量的气象和土地利用等因子,使得模型对变量的解译能力有所降低。为此,基于MODIS AOD(空间分辨率:3 km),以我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福建—广东(YRD-FJ-GD)为研究区,构建了两种非参数机器学习模型,即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模型,来估算2018年YRD-FJ-GD地区的近地面PM2.5浓度,并将其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3种模型估算的PM2.5浓度与地面实测值之间的R2均高于0.6,其中,RF模型的估算精度最优,模型拟合的R2高达0.91,比SVM模型(R2=0.79)和LME模型(R2=0.64)的估算结果分别提高了13%和30%;且RMSE(~9.07 μg/m3)也远低于LME(~19.09 μg/m3)和SVM模型(~17.29 μg/m3)。此外,由随机森林(RF)模型估算的2018年YRD-FJ-GD地区的PM2.5空间分布显示,长江三角洲(YRD)地区的年均PM2.5浓度最高(>46 μg/m3),其次为广东省(GD),福建地区(FJ)的年均PM2.5浓度最低(<37 μg/m3);4个季节的平均PM2.5浓度则呈现冬季(46.32 μg/m3)>春季(38.80 μg/m3)>秋季(36.15 μg/m3)>夏季(30.16 μg/m3)的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与高级统计模型(LME)和机器学习(SVM)相比,随机森林(RF)模型能更好地应用于YRD-FJ-GD地区的PM2.5浓度估算。  相似文献   

14.
基于GOME-2 卫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产品数据集,对2007~2018年中国区域SIF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探讨了中国区域SIF对气温、降水、辐射等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中国植被区域SIF总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12 a间年均SIF增加了20.2%,增幅达0.034 mW/m2/sr/nm,增加区域占比为80.3%,呈显著增长区域占比25.7%,增长区域主要分布在植被较为密集的中国东部、南部和东北部。②季节尺度上,夏季SIF增加的区域和幅度最大,增幅达0.065 mW/m2/sr/nm,增加区域占比为82.1%,呈显著增长的区域占比19.4%,SIF增长区域与年均SIF的趋势基本一样。春季和秋季SIF总体也是呈增长的趋势,而冬季只在中国南部增长趋势明显。③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响应分析表明,在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气温是SIF增长主要的影响因子;在暖温带及温带植被区域,降水是SIF增长主要的影响因子;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影响SIF增长的更可能是人类活动;对处于较低纬度地区的热带季风雨林区域来说,辐射是SIF增长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揭示了2007~2018年间的中国区域植被荧光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变化间的响应关系,可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地上生物量是衡量草地长势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参数,对于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资源可持续开发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若尔盖高原典型样带的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和地面实测样本,建立生物量与多种可见光植被指数的指数回归模型,对比不同植被指数模型的生物量估算精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可见光植被指数能够有效区分草地和其他覆盖类型,生物量与植被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但基于不同波段建立的植被指数对生物量的估算精度存在差异,其中利用红、绿波段建立的植被指数NGRDI模型对生物量具有最高的模拟精度(R~2=0.856)和预测精度(验证样本ABE=94g/m~2,RMSE=124g/m~2)。研究获取了高空间分辨率的草地地上生物量,相关成果可为若尔盖高原碳收支、卫星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生态模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认识黑河流域湿地、农田、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的碳通量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为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评估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黑河流域湿地、农田、草地生态系统进行长达7 a的碳通量、气象因子观测,分析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生态系统呼吸(Reco)、总初级生产力(GPP)在日际、季节、年际3种尺度的动态变化机制,并比较了碳通量与植被指数NDVI、EVI的季节变化异同。经分析发现:(1)黑河流域湿地与草地、农田生态系统均在日尺度上呈现明显的单峰“倒U”分布,草地于12:00到达峰值,湿地与农田于13:00到达峰值,峰值碳通量农田>湿地>草地;(2)季节尺度上,湿地与农田、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以及NDVI、EVI均呈单峰“倒U”分布,6~9月生长季为明显碳吸收,7月份到达全年峰值,碳吸收峰值为农田>湿地>草地,NDVI、EVI峰值则为阿柔站>湿地站>大满站>大沙龙站。(3)年固碳能力为农田(648.90 gC/m2/a)>湿地(627.51 gC/m2/a)>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