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对马蹄山地区与萤石成矿有关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总结了该地区萤石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因机制,阐述了成矿有利地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魏家沟岩群(Ch-Jxw)、有利岩浆岩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有利构造为NE向和NNE向断裂复合部位。岩体的接触破碎带与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成因类型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正蓝旗民乐北山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Ⅱ)温都尔庙—翁牛特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Ⅱ1)与华北地台(Ⅰ)内蒙台隆(Ⅰ2)接触带南侧内蒙台隆(Ⅰ2)地块上,处于区域铜铅锌多金属矿、萤石矿等热液矿床成矿有利地带。为扩大控制的萤石资源储量规模,提高矿床资源储量级别,延长矿山开采服务年限,从民乐北山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国内已有萤石矿资料,分析内蒙古正蓝旗民乐北山地区萤石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指出矿区内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带是民乐北山萤石成矿的控矿构造和容矿空间,深部富含CaF2的热液沿断裂破碎带上移,并最终富集成矿,该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同时也指出在矿区断裂构造带南北两侧外围是寻找萤石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3.
通过地质资料收集、综合整理,开展泌阳—确山一带萤石矿床(点)调查评价、典型矿床特征研究等工作,重点研究与萤石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矿产分布等成矿地质特征,总结研究区萤石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区萤石矿床主要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及燕山期花岗岩体控制,赋存于北西—南东向主体断裂构造及次级断层中。以羊册—明港大断裂为主划分了3条成矿带、7个成矿远景区,圈定了3个找矿靶区,为今后该区萤石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青田县高湖镇半寮矿区萤石矿区位于青田县城北西方向,面积2.84km2。通过本次地质详查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受岩浆活动、火山构造和断裂构造复合作用控制成矿,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以及萤石矿化构造蚀变带、矿石质量、矿物成分等矿床特征。根据矿区良好的控矿地质条件,总结出矿床成因及其类型属于次火山热液充填脉型矿床,4条找矿标志的总结对矿产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下巨力克地区与萤石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总结了该地区萤石矿的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阐述了成矿有利地层为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Arx)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有利岩浆岩为燕山早期侵入岩、有利构造为NW向断裂。矿体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构造裂隙和破碎蚀变带为寻找萤石矿的最直观标志,热液蚀变硅化和萤石矿化是寻找萤石矿体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6.
横路地区是重要的萤石矿分布区,塔塘萤石矿和吴家萤石矿是其中2个重要的萤石矿,二者均受NW向构造控制,皆为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从这2个萤石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出发,根据国内外萤石矿成矿资料,分析横路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成因,总结其成矿规律,提出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浙江东阳木杓湾萤石矿地处浙中萤石矿矿集区,共有4条矿脉。其矿化与周边岩体及构造关系密切,矿体的赋存形态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岩浆岩是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岩浆活动是矿液运移的热动力源。属中低温火山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该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萤石矿找矿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8.
河南嵩县南坪地区萤石矿位于熊耳山—外方山成矿带中,在分析该区萤石矿体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矿规律、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矿萤石矿体的大小严格受地层和断裂构造规模大小的控制,矿床属低温热液成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
河南信阳平桥萤石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部,紧邻栾川—维摩寺—明港断裂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形态、产状严格受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笔者研究了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结构、构造,蚀变类型等,确定区内萤石矿石类型为石英—萤石型;指示了矿石在成矿期和成矿后均受到热液作用;同位素年龄值表明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内的萤石矿床类型属于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储量级别,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对戴坊萤石矿矿体周围成矿有利地层、控矿构造及成矿热液来源进行了技术论证,并结合矿区外围地面踏勘、85 m水平以下井巷工程揭露成果,对戴坊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周围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动力变质岩的形成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均与萤石矿的形成密切相关,断裂破碎带中的动力变质岩是寻找隐伏萤石矿体的良好标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矿区外围划分为3个重点找矿工作区,即85~-80 m水平、矿区外围北部800 m、矿区外围南部1 000 m,供区内后续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区属于缺乏萤石矿和无萤石成矿区带分布的地区,本次在马边地区发现中型萤石矿床,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收集分析地质资料,探讨了马边地区永红萤石矿床的矿床成因以及对区域找矿的启示。结果表明,矿体产出于寒武系纽芬兰统筇竹寺组粉砂岩中,严格受断层控制,成矿要素为白云岩、灰岩、含氟磷块岩和断裂,无火山岩和侵入岩,而前人总结的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中的5种亚类型均有火山岩或侵入岩,因此本次总结为另一种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亚类型——永红式热液充填型萤石矿(断裂+碳酸盐岩+含氟磷酸盐);马边地区永红萤石矿查明资源量45.0万t,CaF2平均品位34.61%,为中型萤石矿床;经选矿实验研究,经一次粗选和七次精选,可获得产率为26.17%,品位为91.35%,回收率61.34%的萤石精矿,可选性较好,属于易选矿石;通过成矿要素对比分析,峨边-金阳大断裂带上的马边、雷波、金阳地区具有较好的萤石找矿前景,以上成果对填补四川无萤石成矿带的空白和指导峨边-金阳大断裂带的区域找矿及推动乌蒙山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尔山地区位于中蒙边境南蒙古—东乌旗—阿尔山铁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但由于该区为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且地质勘查程度低,长期以来找矿一直未取得较大进展。结合1∶5万矿调工作成果,将区内铁多金属矿按成因类型划分为3类,对经济价值巨大的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与蒙古国南蒙古、我国内蒙古东乌旗地区的典型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南蒙古—东乌旗—阿尔山铁多金属成矿带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受NE向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控制,矽卡岩都为与酸性岩浆岩有关的钙矽卡岩,容矿围岩都含有利于矽卡岩矿床成矿的碳酸盐岩石,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等;该铁多金属成矿带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受NE向褶皱控制,都为与大规模燕山早期酸性侵入岩有关的BIF型铁矿,都具有原始海相沉积后期变质叠加改造成矿的特点,都为低品位矿石,主要容矿围岩都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等中低级变质岩。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阿尔山地区铁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并划分出不同成因矿床的成矿远景区。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加强,该区有望发现大型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大中型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及中小型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3.
水尾山萤石矿赋存于印支期复式花岗岩体的断裂带中,是赣南地区的一个大型萤石矿床。萤石矿石和围岩的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围岩花岗岩的稀土总量、轻稀土和重稀土含量远高于矿石,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主要为轻稀土富集型,围岩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萤石矿石的Ce无异常,Eu呈弱负异常。围岩花岗岩的F、Ca含量较高,分析认为萤石中的F、Ca主要来自于围岩花岗岩。综合分析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萤石矿石与围岩的稀土元素土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萤石矿床为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4.
萤石矿化与火山岩型铀矿关系密切。为探究萤石矿成矿与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模式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野外地质填图以及区域成矿资料分析,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萤石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子王旗萤石矿主要产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与千枚状板岩、片岩的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主要受区域西里庙复式向斜控制,褶皱南翼矿体展布方向为NEE向、北翼矿体为NNE向,燕山期黑云母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提供了萤石成矿所需的温度和物质;②萤石成矿阶段可划分为3期,即早二叠世初始矿源层的形成时期、燕山早期大规模成矿富集时期以及燕山晚期叠加成矿时期;③矿区萤石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大规模的成矿活动完全受层间断裂控制,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萤石矿,这3期成矿阶段也与区域铀成矿物质的运移、富集、沉淀过程耦合,该模式对于火山岩型铀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冷水坑银铅锌矿田是武夷山多金属成矿带上重要的矿集区之一。为进一步查明矿田地质特征,结合区域成矿背景,以冷水坑矿区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据,通过深入分析典型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组构、围岩蚀变特征,划分了成矿期次,并对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层-体耦合的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综合矿田及其外围最新物化探资料,划分出了3处找矿预测区,即鲍家矿区深部预测区、麻地—碧山(燕山)和碧溪—洋泗坂预测区。研究表明:鲍家矿区深部特别是在斑岩型矿体下部具有寻找层控型矿体的较大潜力;麻地—碧山(燕山)预测区为预测隐伏于变质岩及火山岩的深层矿化体的重要靶区;碧溪—洋泗坂预测区为寻找深部隐伏斑岩型银多金属矿床和层控型铅锌银矿床的有利地段。上述分析对于进一步在冷水坑铅锌矿田及其外区开展铅锌矿找矿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大兜 《现代矿业》2020,36(9):6-11
胶莱盆地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优越条件,是胶东地区又一重要的金及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为探讨该金矿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通过对龙口—土堆金矿及周边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得出: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总体受控于区内北东向的桃村断裂、龙口—土堆断裂、朱吴—崖子左行走滑断裂构造系统及其形成的拉分盆地边缘的铲式滑脱构造系统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的混合区,含矿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萃取了荆山群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在(120±10)Ma沿盆缘北东走向的滑脱构造系统及其次级断裂内交代、充填成矿。在酸性流体环境下形成以硅化、绢云母化蚀变为主的黄铁矿化蚀变岩型金矿。提出了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集区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北属秦祁昆造山系,青南属三江造山系,成矿带青北属秦祁昆成矿域,青南属特提斯成矿域,石墨矿较为丰富。省内石墨矿床主要分布于青北秦祁昆成矿域柴达木周缘地区,该区元古代变质老地层分布较为普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发现了众多的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点),找矿前景较好。对柴达木周缘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石墨矿分布以及典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成矿温压条件、碳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区内石墨矿的可利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柴达木周缘石墨矿的赋矿地层柴北缘主要为古元古代达肯大阪岩群,柴南缘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富含有机质,碳同位素测定表明,碳质来源为地层沉积的有机质;②石墨矿沿元古代变质老地层及构造带分布,受岩浆活动影响,规模总体一般,但矿化规模较大,矿体规模一般,品位较高,矿石质量一般;③柴达木周缘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石墨成矿带、4个成矿亚带、6个成矿有利区段;④柴达木周缘晶质石墨矿的成矿阶段可以划分为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作用阶段,具有区域变质+构造-岩浆改造的特征,成矿温压条件具备,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⑤大通沟南山、黄矿山北和巴勒木特尔等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床选矿回收率较高,有一批具有工业价值的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可利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一、四棵树矿区位于东川铜矿田西侧,目前矿区内已探获铜资源量约24万t。结合区内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厘定了矿床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表明:1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上段上—中岩性段内,有利的岩性组合为硅质白云岩、藻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及斑铜矿为主,发育"马尾丝"、纹层状等典型沉积成岩型矿石构造;2矿床主要受岩相古地理环境、地层、岩性及构造作用控制,昆阳群地层及晋宁期—澄江期碱—基性岩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落雪组地层严格控制着层状矿体的产出,NE、NW向两组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脉状矿体的产出;3矿床经历了同生沉积成岩阶段及后期构造热液叠加作用阶段,属沉积—改造型铜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小水井、黑树林矿段中—深部勘探成果,并综合矿区矿化特征及地层、构造特征,认为黑树林矿段东延的桃树坪—玉宝箐地段、小水井矿段西延的四棵树矿段及断层构造与落雪组地层的交汇部位成矿潜力巨大,是矿区进一步进行找矿勘探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9.
和平县金山堂萤石矿位于湘东—赣南—粤东萤石矿矿集区的中部,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深部控制了萤石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萤石矿体呈脉状产于F1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产状受断裂构造所控制,产状与其基本一致.矿脉为复脉型,局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萤石型、萤石—石英型,多呈致密块状构造、角砾状、网脉状构造及少量梳状构造.根据矿体产出特点,结合区域类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洛宁县老里湾银矿的发现是崤山断隆东部地区重要的找矿成果。对老里湾银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构造条件是控矿的重要因素,矿体赋存在区内五条断裂带内的构造蚀变岩带中。矿化与岩浆岩分布有紧密联系,成矿元素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及断裂破碎带分布成矿,总体上在岩体上部形成不规则的矿化富集带。区内岩石蚀变强烈,由中心(断裂构造)向外(围岩)呈近于平行和对称分布的蚀变分带。结合区内化探异常成果,笔者认为矿区预测远景资源量有望新增为一个大型银矿和一个中型铅锌矿,且区域范围内具有继续寻找同类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