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集中控制管理,可根据火灾发生地情况动态引导人员进行疏散,具有集中化、智能化、灯具多样化等特点,实现“安全、准确、迅速”地引导人员避烟逃生,较以往应急疏散指示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3.
4.
研究高层建筑中人员在地震时的最佳应急疏散路径和寻路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0—1规划模型得出最短疏散路径,根据得出的路径放置疏散标志;然后,利用Revit和Lumion软件为眼动实验创建漫游环境,开展眼动实验分析人员寻路习惯;接着,利用Pathfinder对人员遵循寻路习惯和纠正人员寻路习惯之后的疏散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利用0—1规划模型得出最短疏散路径的可行性,同时针对人员寻路习惯提出建议:在有多种疏散选择的交叉口可以通过增加疏导人员,或者改变安全指示标志的摆放位置,将有利于疏散的安全出口标志牌放在显眼的位置等方法加快人员疏散,缩短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系统方面,由于疏散系统发展相对落后,设计不够全面,系统配置不全,在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内,火灾发生时因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不能科学、正确地引导群众及时疏散,以至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发生互相踩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对于建筑物规模较大、层数较高、人员密集、疏散距离远、疏散通道较多、环境复杂的建筑,采用常规的普通型疏散指示方式是很不合理的,不仅费用高,检查维护也不方便,不便于集中管理,最重要的是在发生灾情时不能够及时准确的给出逃逸指示,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对此,实施迅速有效的智能型安全疏散系统,使现场群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沿最短路线尽快逃离至安全地带,是避免造成群死群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空间建筑公共场所人员疏散问题,以疏散时间为评价指标,以人员密度为影响因素,基于Anylogic仿真平台对不同引导疏散策略进行仿真研究。结合引导员的数量、位置和有效指挥范围,主要研究平分出口等面积分区引导、基于最短路径优化引导,以及结合平分出口等面积分区与最短路径优化的3种静态引导策略,并与无引导的疏散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无引导的疏散效率最低,结合按平分出口的等面积分区与最短路径的引导策略疏散效率最高,基于最短路径的引导策略疏散效率随人数的变化呈现先高后低的特点,按平分出口等面积分区的引导策略疏散效率随人数变化呈现先低后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层民用建筑及大型商场、影剧院火灾明显增多,人们的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到时将会给你指出一条“光明”之路,帮助你逃出火灾的魔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是现代宾馆、饭店、商场、医院、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提高地下商业综合体内人群疏散效率,提出一种利用智能手机室内定位技术的实时引导策略。并以某地下商场为研究背景,运用人员疏散仿真软件Pathfinder对室内定位引导策略下的人员疏散开展模拟,研究了该疏散策略的有效性及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定位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地下商场内人员疏散效率,但引导比例存在50%的临界值,当引导比例大于50%后,疏散效率随引导比例的增加不再显著提高;疏散人员数量较小时,引导策略下疏散时间的降低幅度并不显著,而人员数量超过设计人数的70%后,疏散时间降低程度显著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地下密集人群的疏散引导提供一种新型理念。 相似文献
9.
地下室应急疏散及照明系统是火灾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灾害发现初期,可靠的照明,导向清晰,完善的疏散指示系统,对加快人员从受威胁现场撤离到安全区域的速度有积极的作用;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意义重大.多种国家规范的相关章节都对应急疏散指示和照明设计提出了原则性和指导性的规定.但是在对具体工程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发现,仅限于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设计,往往达不到最好的疏散指示效果.本文参考国家规范,用几个实际工程案例(不同类型建筑物地下室疏散的特点)为模板运用照明软件(Dialux)建模,试探讨典型建筑地下室部分相应的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灯具位置的设置.以期从可靠性,经济性几方面总结一些可供今后设计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介绍了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相对于传统火灾应急疏散照明系统的优势,以及该系统在民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文章介绍了水平定向钻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如市场管理的相对缺失、技术上存在瓶颈、缺乏行业高端人才的培养机制等,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消防应急照明是消防人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的建筑构造都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应急灯更是必不可少。当今的建筑中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安装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缺陷。本文分析了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消防照明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提出在安全疏散系统防火设计中,如何进一步确定人员数量和疏散时间,综合计算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使安全疏散的设计更加灵活、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