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课程整合为手段等基本原则。本文从信息安全岗位群出发,分析专业职业目标、职业能力与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提出我院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解决方案,并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尽量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不脱节。  相似文献   

2.
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讨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技术背景以及物联网技术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时需要注意研究的四大关系,即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与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关系,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成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基本能力培养与不同学校办学特色的关系,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提出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课程精,实验强"的建设原则,并对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符合要求的课程体系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本文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支撑关系,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持续改进过程,并进行了实施效果分析.实践结果表明,新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支撑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为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工程教育国际互 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举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出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的教育思想。针对“工程制图”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且基于专业认证 的要求,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讨如何建立 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教学模式,促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比较网络工程专业和物联网专业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网络工程专业设置物联网方向的方法,一是在原有课程中新增物联网相关知识点,二是新增物联网相关课程。同时给出具体知识点和新增课程,为其他专业设置物联网专业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为了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措 施。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软件工程专业应从招生、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机制、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全面 改革与实践,明确专业定位,凸显专业特色,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7.
依据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高职生源情况,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DAP教学模式。通过Demo→Activity→Project渐进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基于DAP高职教学模式,对ADO.NET课程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开拓第二课堂、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进行调研,根据具体的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来修改《自动检测技术》的课程标准和总体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实践证明,更有针对性和更主动的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本质,详细分析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测评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以建立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软件人才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了软件行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构架设计了适合软件行业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软件工程人才的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技能素质课程三个方面,即让软件人才的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整个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等逐步提高软件工程人才的职业素质,真正培养出"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特色的创新型、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