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深入认识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溶剂芳香性与沥青质稳定性的关系,采用Flory-Huggins模型考察了沙特轻质原油常压渣油的沥青质稳定性,并用溶解度参数关联了溶剂的芳香性。结果表明,Flory-Huggins模型可用于研究渣油体系的沥青质稳定性。随着溶剂芳香性的增加,其溶解度参数增大,沥青质稳定性增强。密度较大、H/C原子比较小的溶剂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参数,对沥青质的稳定性较有利。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认识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溶剂芳香性与沥青质稳定性的关系,采用Flory-Huggins模型考察了沙特轻质原油常压渣油的沥青质稳定性,并用溶解度参数关联了溶剂的芳香性。结果表明,Flory-Huggins模型可用于研究渣油体系的沥青质稳定性。随着溶剂芳香性的增加,其溶解度参数增大,沥青质稳定性增强。密度较大、H/C原子比较小的溶剂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参数,对沥青质的稳定性较有利。  相似文献   

3.
沥青质沉积会降低油藏润湿率,造成输油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原油开采。原油中的胶质对沥青质沉积有重要影响。其作用效果与胶质浓度、胶质分子结构及极性有关。本文从胶质的结构与性质,胶质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等方面介绍胶质对沥青质沉积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沥青质沉积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为明确CO_2驱替过程中胶质对于沥青质沉积的影响,本文以不同胶质沥青质质量比的原油模拟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微观可视驱替实验,模拟CO_2驱替过程中沥青质沉积现象,确定其组分含量、物性、固相颗粒大小变化,分析胶质对沥青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胶质以圆球状包裹沥青质,对沥青质起着稳定作用;当胶质沥青质质量比从1∶1升至6∶1时,沥青质沉积量、沉积潜力均先增大后减小,黏度则先减小后增大,胶质与沥青质质量比为2∶1时,黏度达到最低,沥青质沉积量、沉积潜力最大。沥青质沉积与胶质含量有关;沥青质胶质间存在一对作用力—吸附力与分散力,沥青质沉积量与这对力的作用效果相关。图16参25  相似文献   

5.
稠油中胶质对沥青质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PS、Zata电位分析仪表征了3种稠油沥青质、胶质表面官能团及其溶液ζ电位,通过13C-NMR定量计算了3种胶质的缩合芳环、烷基侧链结构参数,以此探讨了胶质电性质及分子结构参数与沥青质分散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辽河沥青质因含有质量分数较高的羧酸和钙元素而带负电荷;塔河、渤海沥青质富含镍、钒元素及酸性官能团(-OH和-SH)使其带正电荷;3种胶质因只含酸性官能团(吡略、-SH和-OH)其表面带正电荷.胶质在沥青质表面的吸附会改变沥青质的ζ电位.由此推断,沥青质/胶质在有机溶剂中所带电荷来自表面金属阳离子的离解和酸、碱性官能团去质子作用.根据胶质对沥青质的稳定情况,带同种电荷的沥青质对胶质形成的电荷库仑排斥力对胶质在其表面的吸附影响并不明显,说明沥青质/胶质间缩合芳环产生的范德华力大于两者间电荷库仑排斥力.胶质分子结构参数是影响沥青质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胶质缩合芳环和烷基侧链结构越多,分散稳定沥青质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Mele.  FD  孙青峰 《国外油田工程》2000,16(7):35-38
在原油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存在乳状液和泡沫溶液稳定性的问题 ,而这一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未能解决。由于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微观成因认识不够 ,同时对影响乳状液的过程参数缺乏了解 ,确实可行的破乳方法发展很慢。研究表明 ,焦质和沥青质对乳状液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焦质和沥青质在油水界面间形成薄膜。由此得出 ,油水界面的薄膜和乳状液稳定性与原油中的芳香烃、沥焦比、极性功能团浓度等参数密切相关。本文给出了抑制稳定的原油乳状液形成的简便的物理和化学方法 :原油的调配混合和改变乳状液水相pH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认识胶质沥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委内瑞拉、辽河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向沥青质-甲苯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胶质得到的溶液的黏度、电导率以及各自的分子量。结果表明,辽河和委内瑞拉减压渣油的沥青质浓度较低时各浓度的胶质对沥青质的作用主要以分散作用为主;而沥青质浓度较高时低浓度的胶质对沥青质主要以分散作用为主,但随着胶质浓度的增大,吸附作用大于分散作用。由此推断,胶质与沥青质间存在着吸附与解缔的平衡,当平衡打破后,两者的作用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胶质、沥青质对水-苯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研究胶质、沥青质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从孤岛渣油中分离出胶质和沥青质,用滴体积法、Langmuir膜天平、单滴寿命法、瓶试法等研究了它们的水-苯界面活性、Langmuir膜压,阻止水-苯界面上的水滴向水相融并的能力及稳定水-苯乳状液的能力。结果表明,胶质比沥青质具有更强的水-苯界面活性;沥青质比胶质具有更大的Langmuir膜压;沥青质阻止水-苯界面上的水滴向水相融并的能力远大于胶质;沥  相似文献   

9.
辽河重油于高压反应釜中分别在350,375,400 ℃下加热反应2 h。对油样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进行了分离。并对其沥青质和胶质进行了元素分析,VPO相对分子质量测定,IR分析和H-NMR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沥青质+饱和分)/(胶质+芳香分)比值上升,胶体的稳定性下降。热反应中,沥青质、胶质的分子骨架结构未发生破坏,但是侧链发生断裂;反应温度375 ℃后,沥青质、胶质等重组分分子侧链的断裂变化较小,而缔合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10.
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研究原油中沥青质和胶质膜性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测试了一系列沥青质膜,胶质膜的π-A等温曲线,结果表明,原油中的沥青质和胶质在空气-水界硐均形成不溶性膜;沥青质膜的性质溶剂芳香性的不同而不同,胶质膜的性质与沥青质膜有较大差异;胶质与沥青质的相互作用能显著地影响沥青胶质混合膜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12.
为考察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双向组合(RICP)技术中多环芳烃改善杂质脱除效果和抑制催化剂积炭的原因,建立了基于Flory-Huggins活度系数模型考察380 ℃、14.0 MPa条件下沥青质稳定性的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建立了衡量渣油加氢反应中活性氢使用效率的参数A/B:A越大,活性氢用于杂质脱除的效率越高;B越小,活性氢用于沥青质加氢的效率越高。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加氢后,渣油轻质化程度增加,渣油溶氢量增加,沥青质与渣油(含溶解氢)溶解度参数之差增加,沥青质稳定性变差;在380 ℃、14.0 MPa条件下,采用RDM-32,RDM-53,RCS-31催化剂以体积比40:10:50级配时,沙轻常压渣油加氢过程的A/B值最大;在此基础上,引入高芳香性馏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氢过程的A/B值。多环芳烃改善杂质脱除效果并抑制催化剂积炭的原因在于:多环芳烃优化了活性氢用于杂质脱除和沥青质加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了胜利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结构,采用界面剪切黏度对其油、水界面膜强度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胶质和沥青质模拟油油包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沥青质和胶质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沥青质含有更多的芳环结构,相对分子质量比胶质大,界面膜强度也比胶质强,其乳状液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元回归法得到了渣油的胶质含量、沥青质含量与其残炭、(镍+钒)含量、硫含量、氮含量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沥青质含量与残炭和(镍+钒)含量具有较好的定量关联关系;胶质含量与残炭和氮含量的定量关系较明显;利用关联关系得到的胶质含量和沥青质含量与采用RIPP 10—1990《重油四组分的测定氧化铝吸附法》测得的结果较为接近,相关系数大于0.9。  相似文献   

15.
选用新疆地区的6种高黏稠油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各稠油的性质并配制不同沥青质含量的同源调合稠油、异源调合稠油,利用黏度法考察沥青质含量对稠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同源调合稠油还是异源调合稠油,随着沥青质添加量的增加,稠油黏度均呈增大的趋势,且在沥青质添加量达到一定值时黏度出现突变;相同温度、相同沥青质含量下,四氢呋喃处理过的稠油黏度比甲苯处理过的稠油黏度要大,且增加幅度较甲苯处理过的要大。  相似文献   

16.
以高沥青质塔河稠油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出沥青质,配制成模型油乳状液;从辽河、苏丹原油中分离出天然羧酸,考察原油中天然羧酸对塔河沥青质模型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天然羧酸可以起到类似于胶质的作用,通过对沥青质的分散作用,降低沥青质模型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有机羧酸和烷基芳磺酸可以起到与天然羧酸类似的作用,而且烷基芳磺酸降低模型油乳状液稳定性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四组分法从辽河减压渣油中分离出胶质、沥青质,分别考察了它们在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的临氢热反应行为。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一方面要裂化生成较轻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要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较重的反应产物以及甲苯不溶物。渣油在临氢热反应过程中,沥青质是生焦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胶质。比较了热反应生成的沥青质与原生沥青质之间以及热反应生成的胶质与原生胶质之间化学组成的区别,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沥青质和胶质较原生的沥青质和胶质分子结构缩合程度高,并且反应苛刻度越高,缩合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