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Na+-Ca2+-Mg2+与钠型斜发沸石和NH4+-Ca2+-Mg2+与铵型斜发沸石的离子交换平衡,分别测定出2个体系的离子交换平衡数据,并利用三维坐标绘制出三元离子交换平衡等温面,计算出改型沸石对体系中离子的分离因数. 结果表明,在Na+-Ca2+-Mg2+溶液体系中,Na+的分离因数>10,Ca2+的在0.4~10之间,Mg2+的小于0.4,斜发沸石离子交换顺序为Na+>Ca2+>Mg2+,且温度升高Ca2+和Mg2+的交换能力增强,而低温则有利于沸石对Na+的选择;在NH4+-Ca2+-Mg2+溶液体系中,NH4+的分离因数>15,Ca2+的在0.2~1.5之间,Mg2+的小于0.2,斜发沸石离子交换顺序为NH4+>Ca2+>Mg2+,且温度升高Ca2+和Mg2+的交换能力增强,NH4+的选择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Vapor-liquid equilibria for water hydrochloric acid magnesium chloride and water hydrochloric acid calcium chloride system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were measured using a Othmer-type equilibrium still.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rrelated using a modified Meissner's method. Satisfactory agreements are obtain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相似文献   

3.
Vapor-liquid equilibria for water+hydrochloric acid+magnesium chloride and water+hydrochloric acid+calcium chloride system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were measured using a Othmer-type equilibrium still.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rrelated using a modified Meissner's method. Satisfactory agreements are obtain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相似文献   

4.
在0.01 mol/L硼砂缓冲溶液中,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为配体,与Cu2 、Pb2 、Cd2 、Ni2 络合,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金属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并计算出它们的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DDTC分别在257、282 nm处出现两个最大吸收峰,而Cu2 、Pb2 、Cd2 、Ni2 配合物分别在紫外区的304、305、303、321 nm处有最大吸收峰;DDTC与Cu2 、Pb2 、Cd2 、Ni2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4.05×1011,2.67×1011,2.14×1011,4.01×1010,其稳定性顺序为:Cu(DDTC)2>Pb(DDTC)2>Cd(DDTC)2>Ni(DDTC)2.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利用H2O2+Fe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聚合丙烯酰胺(AM),合成了非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AM质量分数20%,引发剂与单体(AM)物质的量比为0.0001,引发体系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5:1,反应时间为8h,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超过6.5×106的PAM。通过改变充入氮气方法、加入引发剂方法、改变还原剂物质的量比等工艺对实验进行了初步放大,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超过7.0×106的PAM,实验结果可重现。该聚合反应为一级反应,在20℃下聚合反应速率方程为ln[M]t=-0.0307t+0.3447。  相似文献   

6.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采矿废水中的Fe2+、Cu2+、Zn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测定某采矿废水中Fe2+、Cu2+、Zn2+,首先配制不同浓度的Fe2+、Cu2+、Zn2+三组分混合溶液,在混合液各组分最佳优化条件下测定其吸光度.用Excel软件对所测数值进行分析,得到了多元线性方程.检测自制水样并求解多元方程,将计算结果与已知浓度作比较,相对误差<10%.该方法回收率为98.0%~103.0%,RSD为0.61%~2.27%.可对互为干扰的Fe2+、Cu2+、Zn2+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刘晶  王昕  汪澜  考宏涛 《水泥》2012,(10):9-12
以分析纯Ca(NO3)2·4H2O、Na2SiO3·9H2O和重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通过溶液反应法分别制备钙硅比为0.8和1.8的纯净及含Cd2+、Zn2+和Cu2+的C-S-H凝胶,研究了C-S-H凝胶在形成过程中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化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钙硅比的C-S-H凝胶均能吸附固化Cd2+、Zn2+和Cu2+,重金属离子较易进入低钙硅比C-S-H凝胶夹层结构中,可以置换高钙硅比C-S-H凝胶结构中的Ca2+,在水化液相中形成Ca(OH)2.C-S-H凝胶对Cd2+和Cu2+的固化能力好于对Zn2+的,低钙硅比C-S-H凝胶对Zn2+的吸附固化作用优于高钙硅比C-S-H凝胶.  相似文献   

8.
王宇光 《河北化工》2007,30(11):70-71
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原理,在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存在下,以紫脲酸胺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发样中钙、镁、锌离子的含量.讨论了各自的方法原理和最佳实验条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废啤酒酵母同步吸附处理含Pb2+、Zn2+、Cd2+废水,考察了初始pH、反应时间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废啤酒酵母对Pb2+、Zn2+、Cd2+同步吸附去除率大小依次为Pb2+>Cd2+>Zn2+;三者之间存在竞争吸附;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2>0.99,对Pb2+和在低浓度条件下拟合情况更好,内扩散和液膜扩散联合控制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0.
刘开敏 《当代化工》2007,36(3):325-328
利用编写的滤波解析程序,对极谱分析、分光光度分析以及色谱分析中互为干扰组分进行同时测定.其主要特色就是把卡尔曼滤波和超定方程组结合起来,以标准物数据输入时,程序能自动判断出最佳路径,从而确定试样数据的入口,并直接计算出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对解析一般性重叠和严重重叠(甚至完全重叠)的测试峰,效果非常好.在伏安分析中对Co2 、Ni2 、Zn2 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回收率在97.6%~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9%~2.86%(n=5).方法可准确进行定量检测,能排除其他成分干扰,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付友思  吴又多  陈丽杰 《化工进展》2015,34(10):3719-3724
在丙酮丁醇发酵中共同添加0.001g/L ZnSO4·7H2O和4.0g/L CaCO3时,丁醇及总溶剂产量达到14.41g/L和23.69g/L,发酵终点乙酸和丁酸浓度为2.33g/L和1.02g/L。当共同添加0.001g/L ZnSO4·7H2O、4.0g/L CaCO3和0.8g/L MnSO4·H2O时,丁醇的比生成速率为0.48g/(g·h),相对于共同添加Zn2+和Ca2+条件下的丁醇比生成速率0.23g/(g·h)提高了108.69%,而发酵终点乙酸和丁酸浓度分别为1.99g/L和0.54g/L,同比分别降低了14.59%和47.06%。Zn2+、Ca2+和Mn2+ 3种金属离子对丙酮丁醇发酵具有正向协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性泥炭对Pb2+、Ni2+、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泥炭对重金属离子Pb2+、Ni2+、Cu2+的吸附性能,着重探讨了改性泥炭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Ni2+、Cu2+的适宜条件,同时对改性泥炭的吸附及解吸再生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当pH值为5~7、吸附剂用量为2g/L、吸附时间为2h时,改性泥炭对Pb2+、Ni2+、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8.0%、96.7%、95.5%。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改性泥炭经酸解吸再生后,可循环使用,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
袁梦霞  乔秀臣 《化工学报》2017,68(7):2653-2659
缺少含AlCl3、CaCl2和FeCl3的溶液相平衡,使通过蒸发结晶从粉煤灰盐酸浸取液中制备纯净的AlCl3·6H2O变得比较困难。采用等温溶解法研究了三元体系AlCl3+CaCl2+H2O,AlCl3+FeCl3+H2O和CaCl2+FeCl3+H2O在35℃时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相应的溶解度及密度,并绘制了相应相图及密度-组成图。实验结果表明:三元体系AlCl3+CaCl2+H2O和AlCl3+FeCl3+H2O分别有两条溶解度曲线,两个单盐结晶区,无复盐和共溶体产生,同离子效应导致增加溶液中CaCl2和FeCl3浓度会有效降低AlCl3的溶解度;CaCl2+FeCl3+H2O体系会形成复盐CaCl2·2FeCl3·7H2O;所得35℃相图与25℃相图相比,三元体系AlCl3+CaCl2+H2O和AlCl3+FeCl3+H2O中AlCl3·6H2O结晶区增大,CaCl2·6H2O结晶区转变成CaCl2·4H2O结晶区,CaCl2+FeCl3+H2O体系中CaCl2·2FeCl3·8H2O结晶区转变为CaCl2·2FeCl3·7H2O结晶区。  相似文献   

14.
缺少含AlCl_3、CaCl_2和FeCl_3的溶液相平衡,使通过蒸发结晶从粉煤灰盐酸浸取液中制备纯净的AlCl_3?6H_2O变得比较困难。采用等温溶解法研究了三元体系AlCl_3+CaCl_2+H_2O,AlCl_3+FeCl_3+H_2O和CaCl_2+FeCl_3+H_2O在35℃时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相应的溶解度及密度,并绘制了相应相图及密度-组成图。实验结果表明:三元体系AlCl_3+CaCl_2+H_2O和AlCl_3+FeCl_3+H_2O分别有两条溶解度曲线,两个单盐结晶区,无复盐和共溶体产生,同离子效应导致增加溶液中CaCl_2和FeCl_3浓度会有效降低AlCl_3的溶解度;CaCl_2+FeCl_3+H_2O体系会形成复盐CaCl_2·2FeCl_3·7H_2O;所得35℃相图与25℃相图相比,三元体系AlCl_3+CaCl_2+H_2O和AlCl_3+FeCl_3+H_2O中AlCl_3·6H_2O结晶区增大,CaCl_2·6H_2O结晶区转变成CaCl_2·4H_2O结晶区,CaCl_2+FeCl_3+H_2O体系中CaCl_2·2FeCl_3·8H_2O结晶区转变为CaCl_2·2FeCl_3·7H_2O结晶区。  相似文献   

15.
Fe3+、Co2+、Ni2+、Cu2+参与UV/类Fenton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艳红X-3B为研究对象,用4种3d轨道过渡金属离子协同UV作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探讨不同pH值、不同催化剂和氧化剂投入量对色度、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研究4种过渡金属离子进行催化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4种过渡金属离子都能发生类Fenton反应,且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速率模型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模型,通过对反应速率、体系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量化研究,得知催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Fe^3+〉Cu^2+〉Ni^2+〉Co^2+;受温度影响的大小程度排序为:Ni^2+〉Co^2+〉Cu^2+〉Fe^3+。  相似文献   

16.
17.
以尿素作为沉淀剂,酒石酸钠作为络合剂,氮气作为保护气,借助于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高结晶性规则形貌三元组分Co<'2+>-Ni<'2+>-Fe3<'3+>-CO<'2-><,3>-LDHs,通过XRD、SEM、FTIR、EDS、原子吸收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应用型本科“2+2+2”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构建"2 2 2"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阐述了构建这一模式的教学体系和措施以及在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盐湖中具有丰富的盐湖离子,对其中的一个四元体系水盐相图开展研究,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298.15 K时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相平衡研究,测定了体系平衡液相组成及密度和折光率,绘制了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 298.15 K的相图及相应的物化性质图。研究发现NaCl+NaBO2+Na2CO3+H2O四元体系298.15 K 时包含2个共饱点(E1E2)、5条溶解度曲线(AE1BE1CE2DE2E1E2)、4个结晶区(NaCl、NaBO2·4H2O、Na2CO3·7H2O、NaCl·NaBO2·2H2O)。其中三元体系NaCl+NaBO2+H2O在298.15 K下产生了复盐NaCl·NaBO2·2H2O,通过研究发现该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在298.15 K下也具有NaCl·NaBO2·2H2O复盐区。  相似文献   

20.
王悦  汪澜  王昕 《硅酸盐通报》2013,32(9):1856-1861
通过制备未掺杂重金属以及同时掺杂Cu2+、Zn2+、Cr6+、Cd2+和Pb4+五种重金属离子的水泥熟料,利用化学分析、XRD、岩相分析、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掺杂Cu2+、Zn2+、Cr6+、Cd2+和Pb4+离子对熟料性能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在熟料矿物中的分布.研究表明:重金属的掺杂可以增加液相含量、改善生料的易烧性;在煅烧后的熟料矿物中,有巨型的阿利特矿物出现,且多被溶蚀;熟料对重金属的固化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