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讨论了被动单脉冲导引头主波束内同时存在两个干扰源时,导引头对干扰源的跟踪特性,包括静态跟踪特性和动态跟踪特性。重点分析了在动态跟踪下有源诱饵对抗ARM与机载雷达和诱饵的飞行速度的关系,通过仿真也验证了选取合适的速度诱偏ARM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反辐射导弹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反辐射导弹的特点与局限性,论述了多个诱饵偏ARM的原理,概括地说明了诱饵抗反辐射导弹ARM(Ant iRadiation Missile)的干扰技术,阐述了诱偏技术实现的必要条件,并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两个及三个诱饵诱骗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有源诱饵抗ARM不仅与诱饵的频率、功率和信号形式有关,还与诱饵和被保护雷达之间的配置间距有关,3个诱饵的诱偏效果显然比2个的效果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干扰的真实性,证明了采用有源诱饵与雷达组成多点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用雷达和诱饵组成的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 Missile ,ARM)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在给出其基本原理的条件下,分别对两点源、三点源和四点源有源诱偏系统的一种比较实用的布局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仿真图.  相似文献   

4.
针对反辐射导弹受到两点源诱偏的情况,建立两点源诱偏模型,并根据反辐射导弹毁伤目标的特点,建立毁伤能力评估模型。最后,将两点源诱偏条件下的突防过程与命中、毁伤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导弹整体攻击过程的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两点源诱偏反辐射导弹时,反辐射导弹的毁伤概率。此毁伤概率可以进一步体现两点源诱偏条件下反辐射导弹的突防能力,为此类对抗措施条件下突防能力的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5.
诱偏抗反辐射导弹的导引信号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给出了单个辐射源作用情况下的导引信号模型,针对辐射源的几种配置情况进行了诱偏效果仿真.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确定了从雷达站工作切换到诱偏源工作时ARM与雷达站的距离,以及各辐射源之间切换时间间隔等参数.文中通过仿真所得的结论,为战场抗反辐射导弹解决方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反辐射导弹(ARM)对地面雷达构成严重威胁,提出了一种“告警+机动诱铒”对抗ARM的方案,既可以保护雷达,又能使诱饵免受攻击.在分析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差分法构建ARM攻击地面雷达的弹道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从ARM落点位置、ARM导引头视角、ARM弹道曲率等方面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如何对抗ARM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抗击反辐射导弹武器的指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水面舰艇作战特点,从雷达诱偏和舰空导弹硬抗击两个方面入手,对抗击反辐射导弹武器时的编队配置、引诱条件、引诱时机及指挥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以积极的防御手段综合抗击来袭的雷达制导反辐射导弹.  相似文献   

8.
现有反辐射导引头抗诱偏技术主要是着眼于提高反辐射导引头自身的分辨率,以实现尽早区分目标雷达与诱偏源的目的。文中从另一个角度人手,在不提高反辐射导引头分辨率的前提下.基于无源被动定位技术、虚拟导引头技术以及故障检测技术给出了一种新的抗诱偏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无源被动定位技术估计出目标惯性系下的坐标,再用虚拟导引头技术计算出视线角等制导信息输出,并利用故障检测技术将导引头输出与虚拟导引头输出进行比较以确定反辐射导引头是否被干扰,如果被干扰则切换到虚拟导引头制导。最后对一个例子进行了仿真,初步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识别和超分辨测向的反辐射导弹智能记忆抗诱偏方法.针对多信号条件下,反辐射导弹对目标辐射源的识别和抗诱偏摧毁问题,分别采用基于谱特征的信号识别方法和小型圆阵基础上的超分辨测向算法,设计了系统框图,给出了方法工程实施方案.仿真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多种信号,测出诱偏条件下多个信号源位置信息,能够抗关机、抗诱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有源诱偏系统中雷达与诱饵天线的空域极化特性。利用FEKO软件仿真得到了抛物面雷达天线和宽波束角锥喇叭诱饵天线的极化状态在不同空域指向上的分布,讨论了两种天线的空域极化特性在给定观测条件下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大的观测区域下,诱饵天线的极化状态分布相对比较集中,而雷达天线的极化状态比较散乱。研究结果为反辐射导弹利用天线空域极化特性提高抗诱偏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跟踪机动目标的自适应IMM(AIMM)算法,采用协同转弯运动模型作为目标的机动模型,通过估计目标的角速度,并在估计参数值的周围选择数量一定的模型组成模型集来覆盖目标所有可能的运动模式,采用交互模型算法进行状态估计;应用变结构思想,将模型之间的切换理解为随机有向图,并综合利用前一时刻模型的后验概率和当前时刻模型的预测概率,计算模型之间的转移概率,从而能够根据目标(转弯)机动的情况,自适应地建立IMM算法的可变模型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AIMM算法的跟踪精度有了较大的改善,算法也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获取和实现再现空间实体对象的姿态、分层、分类以及其内部地球物理特性,在3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引入了全息三维联测的概念与内涵,在理论上论述了机载双频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激光—高光谱共光路技术和瞬变电磁地空探测技术,并建立了迅捷联测物理模型和全息三维数学模型,在应用上论述了空陆联测技术、水陆联测技术和全息三维建模方法;空地联测、光谱联测、水陆联测、地空探测等联测理论与方法,在探测方法上密切关联,在探测对象上互相补充,从而形成了全息三维联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反舰导弹在突防段利用机动弹道干扰防空导弹作战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法向过载的目标机动识别方法。对机动突防策略特点及其对防空导弹作战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识别参数的选取、法向过载的计算方法、判别门限的设定、机动过程中法向过载的变化规律4个方面得到机动识别的结论,并在积累一定时间的观测数据后,通过计算验证目标是否进行弹道机动的交变机动。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RBF神经网络对标准IMM算法中的卡尔曼滤波结果进行校正的方法。网络输人为预测误差、卡尔曼增益以及测量值与估计值之差.网络输出反映了由于目标机动所带来的滤波误差.将网络输出结果和直接由卡尔曼滤波求解得到的结果相加.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滤波值。同时.在网络的学习算法中.在网络权值矩阵的修正公式中增加了反映滤波残差的调整项.若卡尔曼滤波的残差较大,网络调整权值的幅度也相应增大。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发生机动转弯处.校正后的IMM算法的跟踪误差要明显小于标准IMM算法的跟踪误差.跟踪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需要本艇机动的缺点,将时空综合被动定位方法(STI)应用在目标运动分析领域,并将其推广在机动目标的定位跟踪过程中,仿真计算表明,利用STI方法能够对机动目标进行有效的定位跟踪,且无需本艇机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机动目标跟踪中采用统一固定模型转移概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线估计模型转移概率的自适应多模型PHD滤波(AIMM-PHD)。首先保留模型的采样粒子及其似然度;其次根据粒子的分类结果,计算出每个目标对应每个模型的状态输出;最后将输出交替作为模型输入进行滤波,计算出目标的模型转移概率。实验表明:相较于IMM-PHD,所提AIMM-PHD有较低的OSPA误差,目标个数估计更准确,且时间只增加了8.1%,从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SNVA的机动目标状态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位置预测估计值与位置滤波估计值之间的偏差进行加速度方差自适应调节,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噪声方差自适应(SNVA)的机动目标状态估计方法。采用SNVA对目标加速度噪声方差进行自适应调整,实现了对当前统计模型的改进; 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状态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NVA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机动目标速度估计的绝对误差小于0.1 m/s,加速度估计的绝对误差小于0.1 m/s2,能够对机动目标的状态进行准确的估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稀疏孔径条件下对机动目标成像会发生散焦的问题,通过建立包含旋转角加 速度与旋转初速度的比值γ 和双基地时变角度的符合目标回波特性的稀疏基,结合CoSaMP 算法对稀疏孔径信号进 行机动目标的求解成像,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观测空间投影的定位方法,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站距离(BR)空间投影的传感器网络多目标定位方法,建立了BR空间投影模型,解决了影响定位精度的空变性问题。同时,该方法将回波的概率信息作为投影量,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最后,采用贪婪清除策略抑制旁瓣,提高目标位置的提取精度。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观测空间投影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