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按照Joshi方法将水平井三维流动简化为垂直面和水平面的两个平面流动,分别应用镜像反映、叠加原理方法和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出了底水边界油藏水平井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产量公武;再利用电模拟方法得到底水油藏内水平井的产量公式;分析了水平段长度、偏心距、非均质性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心距对水平井产量影响较小,当水平段长度小于2000m时。偏心距对产量变化影响不超过6%;而储层非均质性对水平井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渗透率各向异性比kh/kv,的增加,水平井的产量减小,垂向渗透率高的地层更有利于底水油藏水平井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无限井排产能公式:Muskat公式的推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镜像法二维单井排水平井问题等效为带状区域中单口水平问题,利用多次保角变换将此二维带状区穿透比小于1的单口水映射为穿透比等于1的带状地层,从而求解出二维地层中水平井单排的稳态压力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蒸汽吞吐开采区块进入开发中后期后,针对稳产难度大、经济效益变差的生产经营矛盾,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为控制成本方向不明确、产量措施结构不合理、单井决策缺乏科学性,通过适时开展单井效益分析,运用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调整,提高了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南油田沙一段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南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沙一段是现阶段该油田开发的主要接替层系,油藏类型属于岩性型和岩性一断块型。文南油田沙一段储集层位于烃源岩与盐岩之间,形成互层式自生自储自盖组合,由于大部分地区沙一段烃源岩刚进入生油门限,其原油多属于未熟一低熟油。文南油田沙一段的沉积相分布受继承性活动的水下古构造高地的控制,物源来自西南方向,发育三角洲一滩坝沉积体系,砂体向古高地方向尖灭,然后渐次向碳酸盐岩一盐岩过渡,盐岩相变带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分布,因此沙一段油藏与中原油田主力开发层系沙二段、沙三段油藏区别很大。图5参8  相似文献   

5.
弹性产率是油田开发初期评价油藏弹性生产能力,分析驱动能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有边水作用的油藏,利用这一概念不仅能够分析边水驱动能量的大小,而且可以根据单井生产特征,判断边水的作用区域和推进方向,进而确定油藏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本文利用弹性生产率概念,分析了王徐庄油田五断块边水作用特征,并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当新油田投入开发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油田的配产。本文根据油田的渗流试验资料,对生产动态资料较少的新油田提出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应用于新油田,也适用于老油田,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动管找堵水研究及在文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文南油田油层非均质性严重,高渗透层无水采油期短,油井采出程度较低的开发状况,研究和应用了不动管找堵水管柱,实现了不动油管进行找堵水、调层生产。在文南油田应用36口井,累计增油8625t。结果表明该管柱找堵水准确、可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井间干扰现象已经在海上油田水平井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来,对油田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边水油藏水平井双井模型,应用势的叠加原理,推导出势分布的表达式、水平井产量公式及见水时间公式。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水平井产量及见水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储层性质是影响边水油藏水平井产量的主要因素;水平井距边水距离和水平井产量是影响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的主要因素。利用渤海BZ油田A57H井和A58H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本符合实际生产。该方法对边水油藏水平井部署及产量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开发历史长、油水关系复杂的油藏,搞清楚储层动用程度及采出程度是提高该油藏的最终采收率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内常用的传统产量劈分方式为KH值劈分法,该方法未考虑层间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劈分结果误差较大,以青海花土沟油田为例,通过引入储层动用判断方法,结合动、静态综合劈分方法,增加了长井段互层油藏产量劈分的准确性,在油田实际开发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文南油田高油气比井泵效低的问题,引进了二级采油技术。该技术采用特殊的二级采油工具,充分利用油井高油气比的特点,从而达到提高泵效的目的。文南油田30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应用后,平均单井泵效提高6%以上,平均单井视动液面下降739m,累积增油7560t。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岩油藏在世界油藏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采用与Warrant-Root类似的方法建立了边水型缝洞油藏渗流微分方程组,并采用LordKelvin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求解了边水型缝洞油藏直井在拉氏空间中的无因次井底压力响应函数。通过计算得到了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理论图版,分析了边水型缝洞三重介质油藏直井渗流特征。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编制了适合该类型油藏的试井解释软件。此方法对指导该类型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后,含水率上升迅速,产油量很快下降,后期堵水作业困难,措施费用高。根据水平井见水特征,利用物理模拟、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了均质和非均质油藏水平井的水淹模式。  相似文献   

13.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condensate oil is separated as reservoir pressure drops to the dew point pressure. The prediction for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the impact of precipitation of condensate oil, is usually ignored, which results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diction and realistic result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 edge water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s and accurately predict the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impact from condensate oil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refore, a new prediction formula of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is derived based on fluid flow in porous media considering impact of anti-condensate. A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impact of condensate oil when predicting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The new predicting formula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edge water displacement mechanism as well as significant guidance for management of edge water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4.
H油田低阻油层的成因与测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复杂,油水层识别难度大。本文综合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H油田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并建立了基于测井资料的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在吐哈盆地红南油田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油田地质特征,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红南油田白垩系油组应用水平与直井的开采效果,论证了应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同时根据油田地质特征及油藏数值模拟进行水平井地质设计、产能分析,确定其合理产能。通过与油田生产动态资料相对比,表明了水平井对底水油藏具有良好的开发效果,水平井产能的确定结果是可信的,其方法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沉积韵律、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等影响,长庆油田每年吸水不均井占比超35%,严重影响生产井组动态。针对以上问题,以姬塬油田超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自主研发了一种适合近井地带剖面调整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室内测试了其溶解性、耐温性、分散性、粒度、封堵效率和解堵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分流剂WS-2在酸溶液和水中均不溶而易溶于煤油,软化点在120℃左右,粒径30数100 um。WS-2分散性能好、遇携带液呈悬浮状,便于注入地层,对岩心的封堵效率在90%以上,可满足现场应用。针对尖峰状和指状吸水不均井使用油溶性分流剂WS-2,平均吸水厚度增加2.5 m,平均水驱动用程度提高8%,3个月后生产井组动态稳定,达到了注水井剖面调整的目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在同类的油藏中具有推广使用的前景。图6表3参14  相似文献   

17.
针对W油田C6低渗透油藏水驱前后储层特征变化规律不明确的问题,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相渗实验以及真实砂岩微观渗流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油藏注水前后储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储层特征变化的机理及影响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水驱后,黏土矿物总量整体呈减少趋势,方解石含量增加,在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减小,绿泥石含量稍有增加;岩样长期水驱前后,物性好的岩样孔喉中值半径变大,渗透率增大,非均质性变弱;物性较差的岩样孔喉中值半径变小,渗透率降低,非均质性变强;水驱后的相渗曲线整体向左偏移,岩石的亲水性减弱,残余油饱和度增大,见水时间更早,含水上升更快;注入水长期冲刷对储层造成一定伤害,水驱油的驱替效果变差。研究成果为低渗透油藏的描述、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核磁共振技术在水驱油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直观地研究油藏的微观油水渗流特征,探索水驱油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找出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低磁场和高磁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了天然岩心水驱油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串联组合的平面非均质岩石出口端的剩余油饱和度明显高于入口端的剩余油饱和度,其剩余油主要分布于中小喉道内;而完全得到水驱的岩石,其剩余油分布相对比较均匀,高含油孔隙度层与低含油孔隙度层内均有一定量的剩余油存在。其结论可直接指导实际油藏剩余油的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技术在新海27块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玉忠  郑丽辉  曲军  宋洁 《钻采工艺》2006,29(5):13-14,34
随着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并在底水油藏、高角度裂缝性油藏、稠油和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海27块东一段是典型的稠油底水油藏,经过10多年的直井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快。在搞清油藏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共实施3口水平井,投产后效果很好,初期产能高,含水率低,大大提高了采油速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水平段的长度和避水高度是底水油藏水平井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合理的取值可以使产量和成本实现最优、可以有效提高开发效益。依据模糊理论建立水平段长度优化模型,并结合水平井无因次产量和临界产量与避水高度的变化分析,实现了X构造Es31油藏水平井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