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揭示环烷基石油磺酸钠在砾岩油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中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仪和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溶液的胶束尺寸和增溶量,利用微流控模型驱替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乳化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重烷基苯磺酸钠相比,同浓度下环烷基石油磺酸钠胶束...  相似文献   

2.
用质量比为1∶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复配物,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组成了一种新型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配后的二元体系与大庆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值在45~80℃之间可达到超低,并且具有较好的抗盐和抗二价离子的性能;此二元复合体系在水驱后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在聚驱后能进一步启动和驱替残余油。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油田污水的利用率和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通过对环烷基石油磺酸盐(KPS)与甜菜碱(TCJ)进行复配,测定了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等参数,研究了两者间的复配规律;并分析了二元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抗吸附性能、长期稳定性及驱油效率,研发出了性能较优的二元复配体系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4.
温西三区因为油藏渗透率低,注水后期水驱效果变差和注入能力下降,导致开发效果变差,而空气驱技术针对低渗油藏采收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为此,本文在温西三油藏条件下进行空气驱岩心驱替试验,试验研究不同空气段塞大小(0.05 PV、0.1 PV、0.2 PV、0.3 PV、0.4 PV)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段塞的增加,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变大,且低渗管采收率提高幅度高于高渗管。当空气段塞为0.3 PV时,提高的采收率为6.25%,采收率提高幅度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低渗基岩岩心造缝后制作成长岩心,研究带裂缝低渗砂岩油藏注富气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效果及最优注气方式.研究采用高、低渗两组岩心,分别进行水驱、伴生气/水交替驱、气驱6组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高、低渗两组岩心驱油效果最佳分别为注伴生气/水交替驱和脉冲注伴生气驱,最终驱油效率约64%;在相同的驱替...  相似文献   

6.
碱对烷基苯磺酸盐吸附损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效物含量50%的两种国产工业品重烷基苯磺酸盐HAILS在大庆洗油油砂上的吸附及外加碱的影响。实验温度45℃,HABS溶液用矿化度3.83g/L的模拟油藏盐水配制。随溶液浓度增大,HAILS样品1(M=427,CMC=0.86g/L)在0.5~1.0g/1,浓度区间显现吸附峰.最大吸附量1.29mg/g砂,在1.0~3.0g/L浓度区间吸附量缓慢下降。在外加碱影响实验中使用8.0g/LHAILS溶液。HABS样品1和样品2(M=440,CMC=0.78g/L)的吸附量,在外加NaOH浓度分别为6.0~11g/L和4.0~9.0g/L时低于无碱吸附量,最小吸附量分别为无碱吸附量的68%和53%,外加NaOH浓度≥12g/L时吸附量高而稳定。在外加Na2CO3浓度低于~3.0g/L或外加NaOH+Na2CO3浓度低于-8.0g/L时,HABS样品2吸附量低于无碱吸附量,外加碱浓度再增大时则迅速升高。加入Na3PO4+Na2CO3,加量≤12g/L时,HAILS样品2吸附量稳定而显著降低,其原因尚不明了。HABS样品1在储层岩心中的动态吸附量和在油砂上的吸附量随NaOH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岩心吸附量不到油砂吸附量的1/10。图4表5参8。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的性能特征,考察了石油羧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形成的混合胶束(超分子结构)对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的差别使石油羧酸盐分子和烷基苯磺酸盐分子在油水界面上插入深度不同,由于距离拉开而减少了极性基团间的斥力,因而混合胶束排列得较紧密,界面吸附增加,界面活性比单剂好。此结构特点对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体现在:复配体系能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及矿化度范围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在0.6%数1.2%弱碱(Na2CO3)下有优良的界面活性,避免了强碱(Na OH)对地层的伤害;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所需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可以降低驱油剂成本;在和油粒接触后可较快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对驱油过程有利。复配体系在强碱、弱碱、无碱情况下的界面活性均较好。和石油羧酸盐有良好协同效应的烷基苯磺酸盐应是直链分子结构,才能形成较紧密的混合胶束,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8.
烷基苯磺酸盐当量对强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证明,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表面活性剂是三元复合驱发展的关键问题,三元复合驱用的表面活性剂有非离子表活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应用的最广。特别是石油磺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  相似文献   

9.
根据室内实验验证天然气驱油是否适合冀东油田,并评价其效果。根据冀东油田的地层特征,配置地层原油和地层水,根据油藏的渗透率优选岩心,根据岩心排列规律,排成一长岩心,在美国产CFS-100多功能综合驱替系统中,分别进行水驱、气水交替驱、气驱3种驱替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水驱采出程度最低,气水1∶3交替驱采出程度最高。注入的气体体积越大,越有利于提高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0.
化学复配体系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化学复配体系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中的最新成果。报导了碱(A)/聚合物(P)二元及碱(A)/表面活性剂(SF)/聚合物(P)三元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IFT)、粘度(μ)、碱耗、化学剂的吸附滞留、活性图等方面的工作。对这类体系的驱油机理和高采牧率低费用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介绍了复合驱油的三个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聚合物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开展了超低界面张力胜利石油磺酸盐泡沫复合驱研究.通过大量实验筛选了胜利石油磺酸盐与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的泡沫性能和界面性能,得到了既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又具有超低界面张力的复合体系,其配方为质量分数为O.15%的SLPS+质量分数为0.35%的6号起泡剂,其总质量分数为0.5%,界面张力达到了1.07x10<'-3>mN/m,发泡体积为320 mL,泡沫半衰期为120 min,耐温抗老化能力和抗盐能力均较强.油藏条件下的物理模拟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超低界面张力胜利石油磺酸盐泡沫复合驱可在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16%,证实该体系具有大幅度地提高聚合物驱后原油采收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更深入研究聚驱稠油的驱替规律,开展了稠油聚合物驱的微观机理研究。采用逾渗理论,基于计算机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水驱数字岩心模型,并与岩心试验相渗拟合,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考虑聚合物的黏弹性、浓度的扩散、吸附、捕集以及稠油的非牛顿流体特性等,建立了聚驱稠油数字岩心模型,模拟了饱和油和聚合物驱稠油两种驱替过程并分析了驱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字岩心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聚合物驱稠油的微观机理,黏弹性聚合物驱采收率大于水驱和纯黏性聚合物驱,且随着松弛时间的增加,即弹性作用的增强,采收率提高;聚驱减少了剩余油孔隙个数,使得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更加分散,提高了驱油效率。该项研究对于聚驱油藏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持室内岩心驱油实验中孔隙结构对驱替剂驱油效果的影响与实际砂岩油层孔隙结构的影响一致,使用气测渗透率300×10-3μm2的贝雷、人造、天然均质岩心进行常规压汞实验和驱油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岩心孔隙结构差异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驱油体系在贝雷岩心中的采收率及注入压力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贝雷岩心与天然岩心在孔喉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够充分体现各种体系的驱油效果;在贝雷岩心中,保持体系黏度、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相同条件下,化学驱采收率由高到低顺序为弱碱三元体系、强碱三元体系、聚合物—甜菜碱表活剂体系、聚合物体系,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采出的油量对化学驱采收率的贡献较大,驱油过程中体系是否发生乳化对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存在明显影响;聚合物溶液和三元体系驱替过程中的压力存在明显的不同,聚驱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注化学剂过程结束后压力快速下降,复合驱压力变化曲线主要特点是注化学剂结束后水驱阶段压力先上升后下降,乳化—捕集机理是造成注入压力曲线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冀东油田高13断块属于低渗透深层油藏,目前水驱开发效果差,注烃气是动用此类油藏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高13断块油藏进行了烃气驱室内实验研究。注气相行为特征实验表明,注烃气对高13断块油藏流体的降黏、膨胀效果显著。细管驱替实验测试确定高13断块的混相压力为29MPa,在目前地层条件下能够混相。长岩心驱替结果表明,气驱比水驱效果好,优选水气交替的注入方式。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烃气驱在冀东油田低渗透油藏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15.
侯吉瑞  陈宇光  吴璇  方舟 《油田化学》2020,37(2):292-296
为从微观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简称聚表剂)的驱油机理和驱油效果,采用微观刻蚀仿真模型进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并与岩心驱替实验驱油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在微观驱油实验中,水驱后微观模型中产生6种类型残余油,而聚表剂驱后对盲端残余油的驱替效果不明显;聚表剂的驱油机理主要是通过其增黏作用、黏弹性作用和乳化作用来扩大波及体积,降低渗流阻力",拉""、拽"残余油,将大油滴乳化分散成小油滴,从而将残余油有效驱出;不同浓度的聚表剂在微观模型和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果基本相符,聚表剂浓度越大,残余油启动能力越高,驱油效果越好。聚表剂质量浓度为2000 mg/L时的驱油效果最好,采收率增幅为19.69%。图27表1参15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油田HD区块温度110~140℃;地层水密度1.15 g/m3,矿化度22.6×104mg/L,是典型的高温高盐边际油藏.通过评价内源解烃菌产生驱油剂和降解原油的能力、岩心驱替增油效率、生物驱油剂与化学驱油剂复配驱油效果评价,探讨生化驱油工艺体系在HD区块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从目的区块采集到油水样,通过富集培养、...  相似文献   

17.
3三次采油注气阶段(EOR) 在表2和表3((C)部分)中提供了在使用两种盐水情况下进行的所有岩心驱替试验的采收率、残余油饱和度和CO2利用率数据。为了便于评价不同条件下和以不同三次采油方式进行的所有岩心驱替试验,需要一个常用参数评价驱替动态。较  相似文献   

18.
表面活性剂吸附-解吸行为提高化学驱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表面活性剂/碱段塞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不同阶段采出水中碱、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并且监测了油/水界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存在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色谱分离现象,且该现象对油/水界面张力有一定影响.实验发现表面活性剂/碱段塞驱替后,吸附滞留在岩心孔隙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解吸回后续注入水中,并且解吸的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解吸回后续注入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很低,但在一定的碱浓度下,可以得到超低油/水界面张力值.岩心驱替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解吸的表面活性剂和碱之间的协同作用,加碱的后续水驱可在原碱/表面活性剂段塞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3%.因此,利用含有解吸表面活性剂的后续水驱可以提高化学驱的驱油效率,降低驱油成本.  相似文献   

19.
醚羧酸盐及其与石油磺酸盐和碱的复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业飞  赵福麟 《油田化学》1998,15(4):340-343
本文报道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结果。在考察这种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温、耐盐、耐钙能力及界面张力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它与石油磺酸盐和碱的复配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与石油磺酸盐复配不仅能大大改善石油磺酸盐的耐盐性能,而且不需添加低分子量的醇即能使复配体系与癸烷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可用于高矿化度地层驱油。加入碱可进一步增强醚羧酸盐/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忽略重力和毛管压力的情况下 ,多功能岩心驱替系统可采用稳定流和非稳定流两种测试方法测量油水相对渗透率、水驱油采收率和岩石电性参数等。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 ,并配以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测试软件 ,实现系统控制 ,自动测量 ,数据采集、处理、计算和结果输出。实际应用表明 ,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 ,测试方法多 ,测得数据可比性强、代表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