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苯直接氧化制苯酚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苯直接氧化制苯酚主要方法有N2O氧化法、O2氧化法、H2O2氧化法.从反应条件、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活性以及失活等方面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苯直接氧化制苯酚工艺实现工业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催化剂的制备、反应条件优化以及后处理的简化、原料的获得等,制备出价廉、高效、可重复利用的催化剂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焦凤茹  庞振涛  陶文晶 《石油化工》2005,34(Z1):191-192
综述了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的氧化反应,包括N2O氧化法、H2O2氧化法、O2/H2氧化法.介绍了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的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工艺条件.探讨了这些新方法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菅盘铭  高强  沈常美  刘红  丁陪陪 《石油化工》2004,33(Z1):792-794
制备了一系列锆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通过催化苯氧化制苯酚反应,使用XRD、SEM、TEM等方法,比较了不同金属氧化物负载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金属氧化物的掺杂延迟了ZrO2由四方相向单斜相晶型的转变;ZrO2负载金属氧化物制备的催化剂的粒径尺寸略大于掺杂型催化剂的粒径.催化剂性能评价表明,负载型Fe2O3/ZrO2、掺杂型CuO-Cr2O3-ZrO2对苯氧化制苯酚反应具有很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原位合成了La掺杂的La/SBA-15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测定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La/SBA-15催化剂对苯/H2O2液相氧化合成苯酚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得的La/SBA-15复合材料保持载体SBA-15高度有序的介孔二维六角孔道结构。在反应温度323K,以1mol苯计的催化剂用量0.75g、溶剂乙腈用量250mL,H2O2/苯的摩尔比为2,反应时间5 h的条件下,苯的转化率为7.2%,苯酚选择性高达90%。且La/SBA-15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苯氧化制苯酚催化剂Fe/ZSM-5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玲 《石化技术》2009,16(2):41-45
介绍了苯一步氧化制苯酚的反应机理、Fe/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影响其活性的因素。通过对催化剂活性位的研究提出了关于活性中心、活性物质的α-活性位理论。以Fe/ZSM-5为催化剂、N2O为氧化剂的苯氧化制苯酚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合成高性能的Fe/ZSM-5沸石分子筛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苯甲醇液相氧化制苯甲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绿色"液相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杂多酸及其负载型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体系和负载型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催化剂为重点,评述了各类催化剂的特性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绿色"液相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醛催化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研制高效、"绿色"催化剂仍是苯甲醇液相氧化过程中获得高收率苯甲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以环己基苯和氧气为原料,经氧化反应合成了环己酮和苯酚;考察了催化剂和溶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反应,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是较好的催化剂,乙腈是合适的溶剂;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氧压1.1 MPa,75℃下反应3 h。在此条件下,环己基苯的转化率为40.2%,环己酮和苯酚的选择性分别为95.6%和98.4%。催化剂和溶剂可循环使用。过高的反应温度和氧压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副产物主要为1-苯基环己醇、苯戊酮和苯己酮。  相似文献   

8.
氧气直接催化氧化苯酚合成对苯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溶剂,铜锂复合金属离子为催化剂,用氧气直接催化氧化苯酚合成对苯醌。考察了催化剂配比、催化剂与苯酚质量比、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苯酚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苯酚催化氧化制备对苯醌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Cu~(2+)):n(Li~+)=1:3,m(催化剂):m(苯酚)=1:2,温度80℃,压力2.7 MPa,反应时间3 h。在此反应条件下,苯酚转化率达85.50%,对苯醌选择性可达83.15%。  相似文献   

9.
苯通过加氢烷基化反应制备环己基苯(CHB),再经氧化-分解反应可同时得到苯酚和环己酮,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苯酚和环已酮生产的新途径。综述了该技术国内外研究开发的进展,重点介绍了CHB氧化和分解过程的反应化学、催化机理、催化剂、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等。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国内研发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X51200512571催化臭氧氧化法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刊〕/杜桂荣,孙占学…(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化工环保.-2005,25(2).-93~96用自制的V-O型催化剂进行催化臭氧氧化2,4-二氯苯酚的实验。实验表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功率为5200W、氧化时间为30min,较为有利于历程分析;以TiO2,SiO2,ZrO2作载体在氮气或氧气中焙烧制得的6种催化剂中,V-O/SiO2/O2型催化剂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性能和活性;反应体系的pH越大,越利于氧化反应。通过催化剂吸附实验和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自由基萃灭剂,初步探讨了其催化机理,即催化剂和臭氧反应生成了…  相似文献   

11.
动态简讯     
日本开发出苯一步法制苯酚新工艺传统的苯酚生产工艺为异丙苯法,在制得苯酚的同时会副产大量丙酮。以苯为原料直接氧化制取苯酚的工艺已成研发热点。目前研究的氧化剂类型有氧、过氧化氢、一氧化二氮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子氧作氧化剂时,苯的转化率较低,而采用N2O或H2O2一类专用氧化剂时,苯转化率较高。日本大赛尔化学工业公司和日本关西大学共同开发了纯苯和一氧化碳直接氧化制苯酚(一步法)的高收率工艺。新工艺采用含钼和钒的均相杂多酸(即钼钒磷酸盐)为氧化催化剂,在用一氧化碳和空气加压的(分压1·0~1·5 MPa)条件下,苯在醋酸与水…  相似文献   

12.
苯通过加氢烷基化反应制备环己基苯,再经氧化-分解反应可同时得到苯酚和环己酮2种重要化工原料,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生产苯酚和环已酮的新途径;该工艺与传统异丙苯氧化生产苯酚方法相比,副产了高附加值的环己酮,解决了丙酮生产过剩的问题。比较了苯加氢烷基化、环己烯与苯烷基化和联苯选择加氢制备环己基苯3种方法,重点对苯加氢烷基化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催化机理、双功能催化剂、反应工艺及流程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隆仲华 《高桥石化》2003,18(3):1-2,8
铁酸镁催化苯酚过氧化氢羟化反应是按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在催化剂的表面可以有两种引发自由基的方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经基自由基引发反应和苯酚产生苯氧自由基引发反应。设计了反应机理的判别实验,证实该反应为以形成苯氧自由基引发链反应为特征的反应过程,催化剂上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于Fe^3 和Fe^2 之间,苯氧自由基的形成是一个自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V2O5催化剂,30%H2O2为氧化剂,醋酸为溶剂,研究了苯、苯酚、氯苯、邻(间、对)二氯苯等氧化羟基化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苯酚氧化活性明显高于苯氧化活性,但易导致深度氧化;氯苯的氧化活性略高于苯;氯苯氧化羟基化反应中,氯的对位氧化的相对选择性约为邻位或间位相对选择性的4~5倍;二氯苯氧化羟基化反应的选择性受两个氯共同影响,某位置的相对选择性约等于每个氯单独存在时相对选择性的乘积。  相似文献   

15.
碳酸二乙酯与苯酚催化合成苯乙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以负载型固体碱KOH/活性炭为催化剂,使碳酸二乙酯与苯酚进行液相乙基化反应合成苯乙醚。以CO_2程序升温脱附法(CO_2-TPD)对催化剂的碱量和碱强度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KOH为活性组分(负载量20%),活性炭为载体的催化剂对碳酸二乙酯和苯酚的乙基化反应活性最高。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催化剂占原料总质量分数的5%,n(DEC):n(苯酚)=2:1,反应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和苯乙醚的选择性分别为99.6%和98.2%。  相似文献   

16.
对Fe-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N2O一步氧化苯制苯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单因素实验法系统考察了温度、苯与N2O摩尔比和空速对氧化过程的影响;并基于L16(45)正交实验设计确定相对适宜的氧化工艺条件为:温度400℃、苯与N2O摩尔比5.0∶1、空速6000h-1,在此条件下苯酚收率为45.28%,N2O转化率为89.28%,苯酚选择性为50.72%。  相似文献   

17.
镍基催化剂上苯直接催化氧化制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i为主并引入其它3种金属元素,制成了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上苯直接氧化制苯酚反应的活性,并用XRD,TPR及XPS对这一系列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在本文条件下Ni负载量为3%(mass)的催化剂效果最好,该系列催化剂的活性相是由高分散的Ni物种衍生而成的,晶相镍氧化物及单质镍对该反应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18.
对合成的Y型分子筛进行改性,研究它们在苯和乙醇制乙苯工艺中的液相烷基转移反应性能,得到一种活性较高、稳定性较好的催化剂.考察了在该催化剂作用下苯与乙醇制乙苯工艺中的液相烷基转移反应,实验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230℃,反应压力3.0~3.8 MPa,苯和二乙苯质量比2.0~8.0,总物料空速0.5~3....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赛珞化学工业公司与关西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由苯和一氧化碳制苯酚的一步法工艺。其他直接制备苯酚的尝试(例如苯与氢气和氧气通过一台钯膜反应器反应)产率很低(低于15%)。  相似文献   

20.
汪敦佳  王国宏  刘建平 《石油化工》2002,31(11):922-924
以醋酸钴、醋酸镍、醋酸铜等过渡金属盐和自制Ag/C为催化剂,分别用空气和氧气氧化肉桂醛的方法来合成肉桂酸,并对不同催化剂的选择、用量、再生后的催化能力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制Ag/C为催化剂,氧气催化氧化,反应温度40~45℃,反应时间1 5h,肉桂酸收率可达93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