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钟培全 《中国钨业》2000,15(2):42-42
0前言W -Cu复合材料在许多电子产品的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日本钨公司研制出一种能提高材料性能的最新生产方法。本文就此作简单介绍。1W -Cu复合材料W -Cu和W -Ag等钨基复合材料目前主要用在重负载接触器上 ,已经普遍用作电接触点 ,以及火花电蚀电极。W -Cu在半导体工艺中也可用作中心处理系统和大功率集成电路的散热片或传热器等部件材料。这就表明W -Cu具有很高的导热性以及与硅相同的热膨胀系数。W -Cu合金是通过Cu渗透预烧结钨坯后再用焊料与Cu基片接合而成。这种接合方法对重负载接触器有两大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由苏州电讯电器厂研制的HH15系列隔离开关熔断器组为塑壳全封闭,多断点触头,分断能力高,分合速度与操作者无关,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性能先进,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工作电压为380V和660V,额定工作电流为630A、400A、250A、160A、125A和63A,极限分断能力380V时为120kA,660V时为50kA。完全适用于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产品动触头采用压簧和喷镀工艺,可使滚柱与触刀摩擦力增大,将熔焊处的针点滚断.采用多断点触头,可减少通过电流,降低温升,增加分断能力.操作手柄和动触头运用…  相似文献   

3.
CuCr合金用作中压(3~36 kV)真空断路器的触头材料已显示出很多优点,其开断容量、耐压强度、抗熔焊性能,截流值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针对CuCr材料发展的障碍问题,本文对第三组元Fe对CuCr50合金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纵向磁场型电极结构下,对混粉烧结、热等静压致密化工艺制取的CuCr)CuCrFe触头材料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了CuCr,CuCrFe触头材料的组织结构、力学物理  相似文献   

4.
固溶渗铜—两相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桂兰 《中国钼业》1995,19(1):10-13
W-Mo混粉、成型、烧结、渗Cu工艺制取的W-Mo固溶渗Cu合金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完全适应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主要部件小型化的需要。Mo的加入,(1)改变了固溶体骨架的颗粒尺寸,细化了组织、强化了W基体;(2)降低了烧结温度,在不降低其它综合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冲击韧性、降低了合金的比重。研究的以Mo部分取代W渗Cu合金适应于工作时间短的条件,为今后发展轻量级火箭材料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CuCr/Cu复合触头材料的制造工艺。与CuCr比较,CuCr/Cu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Cu—Al粉末烧结合金内氧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内氧化强化型Cu-Al合金的电阻率,耐蚀,耐磨,抗压性能及SEM,TEM形貌观察,研究了内氧化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氧化层中,内氧化物沿晶界呈网状生长,晶内是Cu基体加弥散分布的氧化物质点,内氧化使基体Al原子的固溶量减少,降低了合金的电阻率,增加了合金的致密度及弥散强化强果,因而使5%Al-Cu粉末烧结合金的耐蚀,耐磨及抗压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用粉末冶金法生产的W-Cu合金板进行轧制,制得了致密,硬度高,性能优良的超薄型W-Cu合金片。  相似文献   

8.
Cu-Al粉末烧结合金内氧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测定内氧化强化型Cu-Al合金的电阻率、耐蚀、耐磨、抗压性能及SEM、TEM形貌观察,研究了内氧化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氧化层中,内氧化物沿晶界呈网状生长,晶内是Cu基体加弥散分布的氧化物质点。内氧化使基体Al原子的固溶量减少,降低了合金的电阻车,增加了合金的致密度及弥散强化效果,因而使5%Al-Cu粉末烧结合金的耐蚀、耐磨及抗压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智能框架断路器用触头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应用于我国最新设计制造的智能框架断路器上的触头材料工艺研究试验,通过大量试验,制成了高性能预烧钨骨架银钨触头和银镍石墨触头。经大电流电弧烧损和电磨损模拟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动静触头品种,经装机型式试验证明,采用AgW50/AgNi25C2非对称配对触头,满足了新路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短路分断能力达380V,65kA,660V,50kA,并具有显著的节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超薄型W-Cu合金片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粉末冶金法生产的W-Cu合金板进行轨制,制得了致密、硬度高、性能优良的超薄型W-CU合金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AgNi10电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由于采用挤压加工工艺,提高了材料的致密度,产品物理性能优于GB5588—85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电寿命长,不易熔焊,可广泛应用于小于20安培的交流接触器等电器产品。  相似文献   

12.
影响整体式铜—钨合金触头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铜钨合金的化学成分、钨粉颗粒度及其配比、宏观硬度、密度、显微组织和缺陷等对整体式粉末冶金铜-钨触头性能的影响。作者认为,显微组织分析是控制和判断粉末冶金铜-钨触头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用真空烧结及熔渗的方法制备了真空开关用WCu10触头材料,对两种烧结工艺制得的触头材料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烧结工艺对材料的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真空高温烧结及真空熔渗工艺制备出的WCu10触头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组织均匀、致密,氧、氮含量极低,符合真空开关的使用条件,并通过了真空负荷开关的型式试验。  相似文献   

14.
王琪  娄德大  周全法 《黄金》2010,31(10):6-9
研究了利用废弃银铜合金触点(Ag、Cu、Sn质量分数分别约为30%、60%和2%)直接制备银铜双金属粉的工艺。原料以硝酸溶解后,采用葡萄糖预还原和水合肼二次还原,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保护下制得了粒径在1μm左右类球形超细银铜双金属粉和超细铜粉。还原前加入尿素,控制反应温度在60℃温度下,加入抗氧化剂苯并三氮唑,均可防止铜粉的表面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银铜双金属粉,银、铜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所得产品可再用于粉末冶金法制备银铜合金触点,或者直接用于制备电子浆料。该工艺可避免银、铜的分离过程,使废弃银、铜合金触点中银、铜的回收和深加工得到有效结合,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16.
用热等静压制取铜铬系真空触头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用热等静压方法制备全致密铜铬、铜铬铁真空触头材料的工艺和经验,对国内三种主要生产钢铬真空触头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实验数据表明,用热等静压生产的铜铬铁真空触头在密度、耐压、截流值等方面具有明显地点,开断能力与CuCr50相当。  相似文献   

17.
固相扩散法制造Ag-CdO触头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用合金内氧化法和粉末冶金法结合的固相扩散法新工艺制造Ag-CdO触头材料。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X光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固相扩散法预制的Ag-Cd合金粉末和内氧化制得的Ag-CdO复合粉末的组织结构和内氧化特点。并对触头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固相扩散法制得的Ag-CdO触头性能优良,可缩小尺寸(CJ10-40A交流接触器可缩小触头尺寸50%左右),实现节银目的。固相扩散法制得的细小合金粉末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内氧化,且内氧化时间比传统的合金内氧化法显著缩短。因此该工艺也是一项好的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8.
铜钨复合材料是以铜,钨元素为主组成的一种两相结构假合金,以往多应用于高压电器触头等方面,近年来,增加耐磨相和添加其它元素,同时调整制造工艺,经过改性的铜钨金属复合材料,应用于热加工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机械合金化技术在功能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回顾了机械合金化技术的发展历程;针对3种不同的粉末组成体系,阐述了其各自的机械合金化机构;着重叙述了机械合金化技术在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电触头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耐磨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es of flow and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in two representative multichamber ozone contactor models with different chamber width were conducted using 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 Both time-averaged and instantaneous flow patterns suggest that the flow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large turbulent structures leading to extensive short-circuiting between chambers and internal recirculation inside the chambers. The flow is also found to be highly three-dimensional, as secondary vortices and recirculation zones develop.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the hydrodynamics in ozone contactors can be improved by reducing the chamber width. The results of the LES are qualitatively verified using previously reported tracer t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LES technique, applied to the ozone contactor flow and transport of a tracer for the first time, is expected to serve as a powerful tool for existing reactor flow diagnosis, reactor retrofitting as well as for new reactor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