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高压反应釜对一种骨架Ni催化剂和八种Pd/Al2O3催化剂在苯乙烯环境下,对连串反应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反应结果的评价指标为苯乙炔转化率、苯乙烯收率和二者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骨架Ni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较差,不适宜用作苯乙烯环境下的苯乙炔加氢过程。对Pd/Al2O3型催化剂而言,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微正压的反应条件对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有利;延长反应时间无助于苯乙炔转化率的提高,相反却会导致苯乙烯收率的迅速降低;提高搅拌速率可以消除相间扩散传质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因此对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是有利的。另外,在实验研究的反应条件范围内,苯乙炔的转化率似乎存在一个极限值,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负载量太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种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开发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由于负载型钯催化剂和镍催化剂在加氢反应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对这两种催化剂进行了重点介绍。阐述了各种催化剂的性能、使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失活原因以及改进措施。提出今后对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改进应以高空速、适当提高操作温度、改善对原料的适应性等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配套裂解汽油抽提苯乙烯工艺的苯乙炔加氢技术。通过对进料方式、反应器结构和气体分布器的合理设计,对加氢催化剂本体的改良,采用低温、低压、低氢耗等温和的反应条件,对苯乙炔加氢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业应用性能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并流式绝热鼓泡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剂分两段装填,采用下进式进料,通过16个月的连续运行,加氢后的苯乙炔含量降至15μg/g,苯乙烯基本不损失,胶体生成量低,催化剂活性稳定。确保了苯乙炔选择性加氢技术满足裂解汽油抽提苯乙烯工艺的要求,说明该技术配套裂解汽油苯乙烯抽提工艺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乙烯主要通过石脑油和柴油热裂解制取,乙烯原料气中带有体积分数为0.3%~3%的乙炔,该微量乙炔会毒化乙烯聚合催化剂。工业上通常用选择加氢法将乙炔转化为乙烯,但钯基催化剂一直都存在选择性低、稳定性差等缺点。梳理近几年对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及其催化剂的研究,并探讨制备方法、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叙述不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乙炔加氢反应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可以有效改变活性组分的表面物理性质,影响活性组分对乙烯的吸脱附性能。最后,展望了乙炔加氢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波 《辽宁化工》2004,33(10):578-581
对苯选择性加氢反应特性、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影响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反应条件等方面作了细致的探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收率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洲  姚振华  胡茂从 《现代化工》2023,(2):36-39+45
简要介绍了乙炔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及其特点,对近年来乙炔选择性加氢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乙炔选择加氢单原子催化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王刚  裴芳 《广东化工》2013,40(1):46-47
文章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与正硅酸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氨丙基改性氧化硅载体,氨丙基进一步与甲醛反应制得新有机基团改性硅载体(CH2O-SiO2)。采用CH2O-SiO2为载体合成负载Pd催化剂(Pd/SiO2-N)。对比研究采用商业氧化硅负载Pd催化剂(Pd/C-SiO2)和Pd/SiO2-N催化剂苯乙炔性能,结果表明,对于苯乙炔加氢,在这两种催化剂上,苯乙烯选择性均随苯乙炔转化率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在Pd/C-SiO2催化剂上获得较高苯乙烯选择性。FTIR和TEM表征结果表明,Pd/SiO2-N上Pd粒径比Pd/C-SiO2催化剂上Pd粒径较小,这可能是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浸渍法、化学还原法和超声辅助的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晶态Ni/CNTs、非晶态NiB和NiB/CNTs催化剂,对非晶态NiB/CNTs催化剂热处理使其晶化.表征了催化剂,并考察催化剂的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结果表明非晶态NiB/CNTs合金的催化性能优于晶态Ni/CNTs以及晶化NiB/CNTs催化剂的性能,其在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连续使用650 min后乙炔转化率达80%以上.乙烷选择性随反应进行逐渐下降,最终趋于7.5%;乙烯选择性随反应进行逐渐上升,最终趋于55%.  相似文献   

9.
以酸性多孔ZSM-5沸石(HZSM-5-M)和高比表面积的氧化硅(SiO2)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Ni2P催化剂(Ni2P/HZSM-5-M和Ni2P/SiO2),对比研究了它们在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H2-TPR、SEM和TEM对载体及其负载的Ni2P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催化剂活性结果为:当反应时间为2 h,苯乙炔在Ni2P/HZSM-5-M催化剂的转化率为98.5%,而在Ni2P/SiO2催化剂上仅为45.6%。说明Ni2P/HZSM-5-M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显著高于Ni2P/SiO2催化剂。这是因为,与Ni2P/SiO2催化剂相比,在Ni2P/HZSM-5-M催化剂上形成了小颗粒的Ni2P活性相。同时,Ni2P/HZSM-5-M催化剂的活性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乙炔选择性加氢制乙烯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进展。针对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乙炔加氢反应产物中乙烯的独特选择性,重点对比单金属纳米金催化剂及合金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差异,发现合金型纳米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炔转化率和稳定性。影响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纳米粒子的大小及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分析积炭的形成以及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原理。展望低温条件下具有高转化率与高稳定性的合金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孟竺  李柏  赵大  赵德智 《当代化工》2015,(2):353-355
我国是富煤贫油国家,煤焦油的深加工尤为重要。就现有国内几套煤焦油装置不能长周期运行,究其原因是预处理过程中没将不饱和烃及胶质沥青质除掉,导致加氢裂化反应器结焦所致。主要研究在深加工高温煤焦油过程中,预处理用悬浮床反应器替换传统的分馏塔,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2.
煤焦油加氢技术研究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宏  崔建中 《辽宁化工》2010,39(6):644-646
对高温煤焦油进行加氢处理,选择合适的加氢条件,生产汽、柴油调和组分,以提升焦化副产品煤焦油的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由苯加氢生产环已烷的主要技术路线及有关进展情况。指出,IFP 的两段加氢工艺在苯加氢生产环己烷的三大类方法中具有明显的优点,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有机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 IFP 工艺的竞争力。国产的苯加氢均相催化剂在活性和选择性方面与法国的同类催化剂 HC102水平相当,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樊红青 《当代化工》2010,39(1):51-54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JPP)开发的HDO-18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是以γ-Al2O3为载体的的贵金属催化剂,主要应用于催化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50万t/a重整装置主要是为25万t/a C6-C8馏分芳烃分离装置提供原料,2006年3月选用HDO-18催化剂,在较缓和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了产品溴指数不大于30mg Br/100g,芳烃损失小于0.5个百分点的抽提原料,同时由于反应温度的降低,消除了芳烃分离装置扩能的热源瓶颈,提高了抽提原料加氢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蛋壳型Pd/Al2O3催化剂,采用连续加氢固定床微反装置研究了异佛尔酮(IP)的选择性加氢反应,考察了载体焙烧温度、蛋壳层厚度、Pd负载量及粒子大小、溶剂等反应条件对Pd/Al2O3催化剂上IP选择性加氢的影响.结果表明,蛋壳型Pd/Al2O3是IP选择性加氢制备3,3,5-三甲基环己酮(TMCH)的优异催化剂,反应条件缓和,IP转化率及TMCH选择性均可达到99.5%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炼油工业的发展,炼厂气的深加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C_2~C_5馏分加氢作乙烯原料是解决乙烯原料不足问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出系列低碳烃加氢制备乙烯裂解料技术,包括低碳烃加氢专用催化剂LH-10系列及其配套的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全部完成了工业化,总计新建成五套工业生产装置,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陆德才  金月昶  王铁刚  关旭 《当代化工》2012,(9):884-887,891
在阐述催化汽油加氢技术的原理后介绍了国内外该技术的现状以及部分工艺,重点介绍了Gardes工艺技术.通过分析对比后发现Gardes工艺技术有以下特点:较高脱硫活性和辛烷值保持能力、整个工艺流程较其他工艺简单,加氢产物直接调和.预计Gardes工艺将成为今后国内生产清洁汽油的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18.
宋永一  李韬  牛世坤  方向晨 《当代化工》2014,(12):2582-2584
SRH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是以利用油品中的溶解氢来满足加氢反应的需要,以油品中氢浓度的变化作为反应的推动力。该技术催化剂床层处于液相中、接近等温操作,反应效率高、产品收率高;高压设备少,热量损失小,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均低。工业应用结果证明,SRH液相循环加氢技术以直馏柴油为原料,在反应器入口压力9.0~10.0 MPa、新鲜料体积空速1.4~2.0 h-1、循环比1.5~2.0、反应器入口温度350~360℃等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满足国Ⅳ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适当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柴油产品主要指标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处理低硫含量的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在反应压力9.0 MPa、新鲜料体积空速2.0 h-1、循环比2.5、反应器入口温度370℃等条件下,柴油产品硫含量等主要指标满足国Ⅳ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同时工业装置长期稳定运行表明SRH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和关键设备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调节剂对苯加氢均相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微量水分的存在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促进作用。异辛醇调节剂则使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对调节剂及其最佳协同效应的选择和研究,制得了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的新型苯加氢均相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