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诉讼行为是构成诉讼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实现诉讼程序价值和目的的基本载体.没有诉讼行为,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诉讼和司法过程;诉讼行为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始终.在分析法律行为的基础上,对诉讼行为的含义、特征、构成要件及其分类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认定诉讼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证人拒绝作证或者拒绝出庭作证是我国现阶段诉讼活动中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它严重影响了诉讼的公正和效率,文章通过对我国诉讼活动中证人拒证人拒证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用两个条款规定了虚假诉讼行为。当务之急是对民诉法修正案的两个相关条款作出司法解释,以规范惩治虚假诉讼犯罪的司法实践,结束同事不同罚的混乱局面。目前应当适用刑法第307条和第313条分别以帮助伪造证据罪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来对虚假诉讼行为定罪量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相似文献   

4.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诉讼,它突破了传统诉讼中对原告资格的诸多限制.已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而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对原告资格进行了较多的限制.阻碍了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保护。从理论和立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扩大原告资格的依据.将检察机关、环保团体、公民个人列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  相似文献   

5.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诉讼,它突破了传统诉讼中对原告资格的诸多限制.已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而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对原告资格进行了较多的限制.阻碍了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保护。从理论和立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扩大原告资格的依据.将检察机关、环保团体、公民个人列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  相似文献   

6.
论诉的变更     
曹婷 《商品与质量》2011,(S8):147-148
民事诉讼上,诉的变更决定着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效力范围与诉讼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本文通过对诉及诉讼标的的研究分析,认为诉的要素包含当事人、诉讼标的和事实理由。诉的变更即指诉的要素的变更,包括诉的追加变更和诉的替换变更。同时文章在对诉的变更适用要件的剖析下,提出了完善我国诉的变更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违法广告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现象日益突出,为了有效的保护个人及社会公共利益,广告侵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建立广告侵权公益诉讼制度的关键是认清广告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并结合广告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在诉讼当事人、举证责任、诉讼费用等方面构建具体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8.
当今,环境问题颇受人们关注,各种环境纠纷也是层出不穷。环境纠纷的公益化趋势日趋明显,解决环境公益纠纷问题已经成为时下的一项焦点问题。目前学者的主要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环境公益诉讼的界定、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问题及如何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这几个方面。本文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吸取和总结前人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认真阐述了自己对这几个方面的认识,希望与读者产生共鸣,也希望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构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刍议我国公司股东诉讼权利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东的诉讼权利是股东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公司股东的诉讼权利则是我国公司法律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完善我国公司股东的诉讼权利应借鉴欧美等公司法律比较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其主要措施是:1、明确股东诉讼权利的种类;2、扩大股东提起诉讼的范围,明确诉讼被告;3、对股东派生诉讼作必要的限制,以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司法鉴定是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因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证据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鉴定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着案件判决的质量。司法鉴定活动是证明活动,是运用一定手段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并出具一组数据和结果的证明活动,应当符合证明活动的规律。从证明的目的、程序和用途上,司法鉴定是一种司法证明活动,应当符合司法活动的程序规定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民分离的产物,也是刑、民结合的果实,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诉讼,众多司法实践已经证明它的不合理之处,从根本上摒弃这些不合理之处的最理想模式是将其从刑事诉讼中分离出去,归并到民事诉讼中。但在目前条件下不宜立刻取消这一制度,而应从多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个人独资企业法》的颁布,虽在法律领域有了专门的一部法规来规范现实生活里广泛存在的个人独资企业,但因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欠缺明确规定,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单独起诉个人独资企业并单独承担法律责任的"单诉模式",和一并起诉投资人并由个人独资企业和投资人连带承担法律责任的"并诉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能在法律上找到支撑,但哪种模式更符合立法的旨意,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尚有待研究。以网吧被诉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作为个人独资企业应诉案件的代表,从该类案件的特征出发,深入分析采取"单诉模式"的必要性,认为当前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个人独资企业作为被告应单独应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台湾地区诉讼标的理论的研究迎来了第三次勃兴。诉讼标的相对论的提出很大程度地缓和了新旧诉讼标的理论的对立,有力地保护了当事人的程序利益。文章对台湾地区诉讼标的理论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并侧重探讨了大陆法学学者如何从台湾地区诉讼的理论研究成果上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848年Fossv.Harbottle案确立的规则及其后来发展出的一系列例外,构筑了英国现代派生诉讼制度的基本框架,对世界各国的派生诉讼制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06年《公司法》对派生诉讼制度进行了重要的修改,增加了许多别具特色并卓有成效的规定.尽管派生诉讼制度仍没有在英国发挥重要作用,但毕竞已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5.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它对于弥补法治的漏洞,保护环境公益,推动行政权法制化都有重要意义.构建原告资格,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利,是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诉讼经济,维护司法统一,树立司法权威,解决现行审理方式弊端等方面做了论述,提出了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诉讼的原因出于纠纷,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版权诉讼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人身权和财产权,通常所发生的纠纷不论是侵权还是合同纠纷,其争议之焦点都无外乎是署名和报酬.从实践中看,版权的特征决定了版权纠纷类型多,诉讼难度大,调解结案多,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等四大特点.笔者认为关键是在于理顺作者与出版社、作者与其他相关作者以及作者与他人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诉权是民事诉讼法赋予公民寻求司法救济的一种权利,保障公民实现诉权和防止滥用诉权是我们设置民事司法制度的一种价值目标,民事诉讼费用制度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目前民事诉讼费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影响了当事人诉权的正常行使,鉴于此,在分析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方案,以实现民事主体的程序基本权,建设良性的诉讼费用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农耕文明及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诉讼意识所造成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述,阐释了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质及无讼的诉讼意识,为我们反思现代性诉讼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农耕文明及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诉讼意识所造成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述,阐释了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质及无讼的诉讼意识,为我们反思现代性诉讼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