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根据鸽肉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与抗氧化性,探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方法:以水解度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探讨酶种类、加酶量、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和酶配比等因素对鸽胸肉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鸽肉酶解物进行总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中性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为最佳复配用酶,m中性蛋白酶∶m碱性蛋白酶为3∶1、加酶量800 U/g、料液比(m鸽肉∶m复合酶)为1∶1.5、pH值7.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所得样品在1 mg/mL质量浓度下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36.10%,与预测值相近。最佳工艺所制得的肽中共检出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的47.97%为必需氨基酸,抗氧化活性氨基酸的占比为29.27%。结论:该条件下制备的鸽肉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灼娟  柯秀贤  黄霄 《食品与机械》2023,39(3):183-187,232
目的:研究制备姬松茸抗氧化酶解液的工艺条件,并分析酶解液的营养成分。方法:将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按m木瓜蛋白酶∶m纤维素酶∶m果胶酶为3∶4∶4制备复合酶,酶解姬松茸子实体;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姬松茸酶解工艺。结果:复合酶水解姬松茸的最佳工艺为复合酶添加量0.5%,酶解pH 6.2,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147 min,该条件下,当姬松茸酶解液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9.15%,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酶解液中蛋白质含量为(1 013.83±25.11) mg/100 mL,粗脂肪含量为(150.17±1.21) mg/100 mL,总糖含量为(721.41±8.74) mg/100 mL,多糖含量为(138.83±1.66) mg/100 mL,游离氨基酸含量为(800.94±12.36)mg/100 mL,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22%。结论:采用复合酶法制备的姬松茸酶解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可开发为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3.
何林枫  王静  李利钦  肖迪  李尚泽  胡渝 《食品与机械》2023,39(3):188-193,216
目的:优化水酶法提取樱桃籽油工艺,提高樱桃籽利用率。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混料设计对混合酶的混合比例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再对樱桃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混合酶法提取樱桃籽油的最优酶解条件为:混合酶(m维素酶∶m果胶酶∶m酸性蛋白酶为0.67∶0.10∶0.23)添加量2.0%,液料比(V蒸馏水∶m樱桃籽粉)10∶1 (mL/g),酶解温度45℃,pH 4.0,酶解4.0 h,樱桃籽油回收率达到93.18%,实际提取率为28.66%。所得樱桃籽油符合食用油安全标准。结论:混料设计辅助水酶法提取樱桃籽油的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南美白对虾加工下脚料(虾头、虾壳)为原料,以感官评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为指标,通过感官评定和SPME-GC/MS检测技术相结合研究热处理以及不同种类的酶(复合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虾头和虾壳的酶解液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风味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胺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烷类、烯类。虾头和虾壳热处理3min,利用复合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获得的酶解液感官评分最高,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与熟虾肉的风味物质成分最接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现玉米芯的再利用与资源优化。方法: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协同降解玉米芯制备还原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双酶配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玉米芯降解产还原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双酶配比(m纤维素酶∶m半纤维素酶)13∶2,酶添加量3.25%,酶解时间5.0 h,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芯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可达12.45 mg/mL。结论:选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协同降解玉米芯高效定向制备还原糖,可实现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核桃雄花多肽酶解法制备工艺,该试验以响应面法对核桃雄花多肽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对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酶种类筛选及复配,以多肽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研究复合酶添加总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液料比对核桃雄花多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核桃雄花蛋白的多肽得率的因素顺序依次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复合酶添加总量>液料比。核桃雄花的最优酶解工艺为液料比8∶1(mL/g)、复合酶添加总量51 500 U/g(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质量比为25∶6∶2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0 h,实际多肽得率达到30.00%。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牡蛎的开发利用,丰富海鲜调味料的市场品种和营养价值,以牡蛎干为原料制备海鲜调味基料。以牡蛎干酶解液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筛选牡蛎干复合酶解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pH为6.8,风味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以酶活比1∶2(U/U)复配,酶解时间4 h,酶解水浴温度61℃(室内温度4~6℃),总加酶量2304 U/g的条件下,预测酶解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2.26 mg/mL,实际测得值为(2.29±0.01) mg/mL,误差为1.33%。在此最优工艺参数下的酶解效果最佳,制得的酶解液呈黄绿色,组织状态均一稳定,有牡蛎特有的海鲜风味,略带腥味,感官评分为86分,可用于生产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天然复合海鲜调味料。  相似文献   

8.
以大鲵肉和白酒为原料优化养殖大鲵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大鲵酒的稳定性。采用生物蛋白酶酶解大鲵肉制备酶解液,考察酶种类、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以及pH值对大鲵肉水解度和酶解液中肽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工艺参数。将所得酶解液经冷冻干燥制成质量可控肽粉,加入到白酒中配制成粗大鲵酒,选用皂土、明胶、蛋清粉为澄清剂进行澄清处理得大鲵酒。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比为1∶1)进行复配,肽得率最高;正交试验优化得大鲵肉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复配蛋白酶加酶量6 000 U/g,温度50℃,pH7,酶解3 h,料液比1∶4(g/mL),此条件下肽得率达80.28%。大鲵酒澄清剂考察试验显示,添加质量浓度为0.2 g/L皂土的大鲵酒透光率近90%,大鲵酒处理前后肽含量分别为16.63 mg/mL和14.09 mg/mL;稳定性试验显示在常温25℃较稳定,感官分析大鲵酒风味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作为外加酶对啤酒废酵母进行酶解,制备富含氨基酸的酶解液。对3种蛋白酶的酶解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效果优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考查风味蛋白酶酶解温度、时间、pH值、加酶量对酵母抽提液中氨基氮得率和产品得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悬浮液质量分数10%,pH 5,风味蛋白酶添加量1.6%,温度50℃,酶解时间30 h,按此条件制备的酵母抽提液氨基氮得率可达到5.90%,产品得率达到59.7%。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酵母酶解液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36.89 mg/mL酶解液。其中主要氨基酸为谷氨酸、丙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等。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小龙虾副产物多肽,先用碱性蛋白酶水解提取小龙虾副产物中粗蛋白,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粗蛋白的最佳制备条件:2%碱性蛋白酶,酶解2 h,料液比1∶20(g/mL),酶解温度55℃、pH8.5,虾副产物蛋白得率最高为64.32%;胰蛋白酶二次酶解虾副产物粗蛋白制备多肽,以蛋白水解度为标准,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酶解制备多肽的工艺条件:2%胰蛋白酶、酶解4 h,料液比1∶15(g/mL),酶解温度37℃、pH8.0的条件下,虾副产物蛋白水解度为45.2%。二次酶解产物比一次酶解产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强;Tricin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图谱显示二次酶解多肽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3 kDa以下;多肽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4.36%。小龙虾副产物多肽可用于功能食品及调味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Volatile components in flavour concentrates prepared from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 processing waste at two temperatures (85°C and 100°C) were compared. The presence of 121 compounds was established. Among these, 78 compounds were positively identified of which 50 were detected in crayfish for the first time. These compounds were mainly N- and S-containing compounds, ketones and aldehydes. The amount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were 1.5 and 1.4 times higher in the 85°C concentrates, respectively; and the amounts of N-containing compounds were 2.3 times higher in the 100°C concentrat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熟制小龙虾冷冻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方法以熟制的带壳和去壳小龙虾为原料,将其在-18℃下贮藏1个月,通过检测虾肉的脂肪氧化程度、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盐溶性蛋白含量、色泽、质构特性等指标,考察小龙虾在冷冻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在贮藏期间,带壳和去壳小龙虾虾肉的脂质氧化程度、pH值、TVB-N均呈上升趋势,总巯基含量和盐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去壳虾肉颜色变化不显著,而带壳虾肉的色泽参数L*值和白度值W显著降低,硬度、弹性、咀嚼度和回复力在贮藏前期下降显著,之后下降趋势较为平缓。结论带壳和去壳的虾肉在贮藏前期(0~2周)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冷冻贮藏3周之后,带壳虾肉的品质优于去壳虾肉,冷冻贮藏一个月后,带壳虾肉和去壳虾肉均可正常食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温度和氯霉素初始浓度对小龙虾中氯霉素降解的影响。方法将氯霉素初始添加浓度为0.5、5.0、50μg/kg的小龙虾阳性模拟样品放置在-18、4、25和37℃恒温条件下,分别在2、4、6、12、24、36、48h时测定其氯霉素残留量。结果温度对小龙虾中氯霉素降解影响较为显著(P<0.01),本质在于微生物降解作用,而氯霉素初始浓度对其影响不显著。结论小龙虾基体氯霉素阳性降解主要是微生物作用,小龙虾等水产品在进行氯霉素检测采样过程以及阳性样品复检过程中,应确保全程冷链运输,并且阳性样品应尽快完成复检。  相似文献   

14.
不同规格小龙虾原料加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觃栺小龙虾原料加工特性。方法以湖北潜江、洪湖地区小龙虾为原料,分析测定4种不同觃栺小龙虾S(15~25 g/只)、M(25~35 g/只)、L(35~45 g/只)、XL(45~65 g/只)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盐溶蛋白、水溶蛋白、脂肪、灰分)与品质特性(pH值、色泽、质构特性、蒸煮损失率、加压失水率)。结果小龙虾虾肉水分含量74.35%~79.57%,粗蛋白17.68%~20.17%,盐溶蛋白9.99%~14.25%,水溶蛋白2.97%~4.36%,脂肪0.38%~1.54%,灰分1.43%~1.75%。小龙虾虾肉pH值呈中性,pH值范围7.05~7.44。S觃栺小龙虾色泽、质构特性数据较好, M觃栺小龙虾蒸煮损失率较低,而XL觃栺小龙虾加压失水率较低。结论虾肉营养成分、品质特性与小龙虾产地、觃栺存在一定差异, S、M觃栺小龙虾适合生产蒸煮虾仁、虾尾制品。本文提供小龙虾原料加工特性基础数据,为小龙虾分类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实验以大米为原料,在不同发酵阶段添加小龙虾虾壳,采用液态发酵工艺制备米醋,研究虾壳的添加对米醋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总黄酮、总多酚和虾青素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研究添加虾壳米醋的抗氧化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测定虾壳米醋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在大米糊化阶段添加虾壳,米醋品质最佳。在此条件下,制成的虾壳米醋总多酚含量为81.78 mg/L,总黄酮含量为25.05 mg/L,虾青素含量为0.315 mg/L,DPPH、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5.87%、63.10%;产生的酸类和酯类种类最多,分别为酸类4种,酯类13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微萃取(SPME)两种方法提取克氏原螯虾虾头酶解物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得到了10类85种化合物,其中酮类最多达15种,其次是烃类和醛类各14种,醇类13种,另外酸类、酯类、酚类、含硫类、含氮类和含氧杂环类分别是6、7、2、3、5、5种。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虾头酶解物所特有的香气并非由一种或一类化合物单独形成。通过比较SDE和SPME法两种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知,SPME法主要检出香气组分中的易挥发性化合物,它们代表了风味物质的"香气";SDE法则体现了"香味",它检测所得的化合物平均分布于整个检测区域。只有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对产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全面评价,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克氏原螯虾的废弃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虾黄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倩  王燕  邓放明  刘焱  廖泉 《食品科学》2014,35(12):102-107
以克氏原鳌虾虾黄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其油脂的工艺,并运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虾黄油脂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水料比3∶1 ( mL/g)、添加质量分数0.6%的复合蛋白酶、在52 ℃条件下、用150 W的超声波处理125 min,虾黄油脂的提取率可以达到77.86%。提取的虾黄油脂经GC分析,检测出从C14~C24共26 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0.67%、31.47%和27.92%,ω-3和ω-6系列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68%。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究微波熟制工艺对小龙虾营养成分与风味成分的影响。方法:以鲜活小龙虾为试验对象,分析未经微波加热及210,350 W微波加热5 min后的熟制小龙虾肌肉部分的营养成分与风味成分变化。结果:低功率微波加热并未对小龙虾水分含量造成显著影响,而350 W微波条件下水分损失显著。干基样品中,不同功率微波处理后灰分无显著变化;总糖和粗脂肪含量呈降低趋势;而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粗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微波熟制对小龙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小龙虾中的风味成分含量显著降低,如呈鲜、甜味的游离氨基酸与呈味核苷酸,其味道强度值及味精当量值均有明显损失。结论:微波加热熟制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小龙虾肉质营养有所损失,但可以接受;而对于小龙虾的鲜香风味与滋味有明显降低趋势,且微波功率越大,风味损失越多。  相似文献   

20.
冷冻处理的熟制虾肉在保鲜条件下的货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熟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虾肉为原料,分别进行缓慢冷冻和快速冷冻处理后,于4℃下贮藏,通过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研究冷冻处理的熟制虾肉的货架期和品质。研究发现:快速冷冻处理虾肉的品质优于缓慢冷冻处理,但两者的货架期均为5d,6d为可接受的限值,未经冷冻处理的虾肉货架期为2d。感官评分值与TVB-N,MDA含量和菌落总数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R2均在-0.947以上(P<0.01)。快速冷冻组虾肉在贮藏期间失重率和pH值稳定。TVB-N和菌落总数有望作为评价熟制虾肉品质的化学指标,TVB-N值为30mg/100g和菌落总数为6logcfu/g可作为熟制虾肉可接受的限值。冷冻处理有效的延长了熟制虾肉在4℃贮藏条件的货架期,可作为一种处理手段应用于熟制水产品的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