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TMS320C5509 DSP的语音处理系统平台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信号的处理的关键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文章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语音处理系统的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语音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以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C5509作为处理核心,以数字形式对信号进行采集、变换、滤波等处理,得到了符合需要的通用语音信号处理的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2.
IP电话是一种数字电话,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通信服务业务。它把语音压缩编码、打包分组、分配路由、存储交换、解包解压等交换处理在IP网或互联网上实现语音通信。这里对IP电话机采集、播放语音信号,运行H.323协议系列,用RTP传输数字化的语音信息流的过程做了详细描述。同时还介绍VoIP系统设计实例,并详细分析了设备配置和系统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1989年我院有三项科技成果申报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分别是:电信工程系蔡长年教授等研制的“计算机语音命令输入系统”,计算机系李怀诚副教授等研制的“报纸传真信号统计特性计算机分析与频带压缩编码方案的计算机模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线性预测编码算法.针对目前自相关法存在着预测系数解误差以及协方差法存在解不稳定的缺点,算法利用最小均方准则思想显著提高了短时平均误差精度.通过窄带信道将低速率语音编码远距离传输是多媒体语音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语音信号压缩处理是解决低速率传输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线性预测编码(LPC)技术是语音压缩参数编码技术的重要内容.从线性预测编码技术入手分析和研究LPC编码技术的原理,阐述了利用最小均方准则思想来提高短时平均误差精度的方法,并介绍了预测系数的自相关求法.最后通过语音合成实验验证了该新型算法既提高了系数解的精度,又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在该算法下预测系数的均方误差比传统的自相关法误差减小20%以上,而且当原始信号频率较高时语音合成的效果更明显,将更加精确地复现原始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十六位微处理器的实时语音识别实验系统的结构.系统采用流水线工作方式,可实现汉语孤立词实时识别.利用透明方式将识别系统与主计算机相联,简化了系统的用户开发和使用.文中还介绍了支持FFT 算法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板的结构以及利用通用微机系统实现本系统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MATLAB GUI的语音信号特征提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信号的典型时频特性和核心处理算法是语音识别、合成和说话人识别等系统中的关键问题.结合线性预测分析技术(LPC)和美尔倒谱参数(MFCC)的算法原理,基于MATLAB GUI技术,设计完成了语音信号典型特征提取系统的界面平台,可实现语音信号的装载、播放和波形显示,LPC和MFCC的计算结果显示和数据存储等功能.界面的人机交互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对算法或数据处理效果的直观认识,对语音信号分析和处理等各个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DSP技术在光电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信号处理DSP是一门新兴技术,在光电测量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由CMOS图像传感器、静态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组成的光电测量系统,CMOS图像传感器接收光学信号并直接输出图像数字信号,静态存储器存储图像数据,可编程逻辑器件产生逻辑和时序,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图像数据处理.测量系统采用了CMOS数据转换、SRAM数据存储和DSP数据处理三级流水线结构,能够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8.
栅格编码量化是基于有限定母表率失真理论,将信道编码和量化相结合的一种压缩编码方法。结合信号的具体特点,用它可以设计出一种均方误差性能很好而且复杂度低的压缩编码器。本文将此方法用于语音压缩编码,设计了16kbps的语音自适应预测栅格编码量化系统,并详细研究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卷积码的选择。该系统经软件模拟,重建语音主,客观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将小波变换用于语音信号的消噪、信号压缩,利用小波变换对压缩的信号进行重构是小波变换的一些典型应用,从中可以看出小波变换在分析信号跳变时的优势,并为小波分析用于语音信号的进一步处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栅格编码量化(TCQ)是基于有限字母表率失真理论,将信道编码和量化相结合的一种压缩编码方法。结合信号的具体特点,用它可以设计出一种均方误差性能很好而且复杂度低的压缩编码器。本文将此方法用于语音压缩编码,设计了16kbps的语音自适应预测栅格编码量化系统(APTCQ),并详细研究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卷积码的选择。该系统经软件模拟,重建语音主、客观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包含大量信息的人体眼部生物电图形———眼球震颤电图是评定前庭神经系统和眼动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并提高分析手段的效率,设计了一种由计算机处理眼震电图信号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数字滤波器设计、极值点寻找、波形合并、参数计算等,程序用C语言设计.使用本方法设计的眼震电图计算机处理系统,可提高计算精度,缩短计算时间,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多维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使得对电视信号进行三维处理成为可能,但现有的3D亮色分离电路需要存储器太多,本论文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亮色分离电路,它用一种最小化的帧存储结构实现,根据大量实验结果证实这种电路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它能够很好的把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分离,并且没有亮度信号高频分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数字录音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实现的是一个基于定点DSP芯片TMS320C5402的压缩语音录放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以实现高效率数字录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逐渐成为信号处理领域的主力,而高速信号采集处理对于任何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该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CPLD结合CYPRESS公司最新的8位微控制器的高速并行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总体结构设计,以及在测功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语音信号振幅较大时传统压缩算法的跟踪性较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改进型自适应ADDPCM语音压缩算法.同时,根据语音信号不连续的特点,压缩算法具有静音识别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语音信号的压缩率.压缩算法在8kHz的A/D采样速率下,将实时传输和处理的语音数据减少到了3kb/s的数据流量,并且解码后的语音恢复信号具有良好的可懂度和较高的语音能量,取得了良好的语音压缩效果.在语音信号压缩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片上系统单片机C8051F005实现了语音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并进行了效果的比较.实验表明,该语音压缩算法有效降低了编码率,提高了传输带宽的利用率,并且恢复的语音信号在振幅较大时取得较好的动态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型数字式电力线载波机(DPLC)作了介绍,分析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调制及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在DPLC中的应用,对CELP技术用于DPLC作了探讨,提出了我国DPLC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数字信号处理采用FPGA或DSP处理器来完成,而实际物理信号都以模拟形式存在。两者之间通过AD转换或DA转换联系起来,AD转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器件。AD器件的性能决定了处理的数字信号的质量。有效位数是ADC的重要参数指标,如何测量系统的AD有效位数评估信号处理系统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参考测量AD有效位数的相关方法和公式,提出了实用测量方式。根据信号或通讯系统本身的特点,测量AD有效位数能有效地衡量系统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目前局域网内语音实时通信和推进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的实际应用,基于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和网络传输技术设计了一个能够应用于局域网的语音实时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语音采集、压缩编码、网络传输和后处理等主要模块,在语音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给出了各个模块的软件实现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局域网中传输稳定,通信可靠,能够完成语音实时通信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爆炸式增长的语音数据为存储与传输带来极大困难,现有方法难以实时应对海量语音频域数据.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增量式学习的语音字典构造方法,该方法先将语音时域信号经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后转换为各窗频谱幅值,再将高维空间向量投影到低维空间,并以字典中的少数基向量线性拟合当前窗向量.进而通过存储基向量的标识和拟合系数完成对当前窗向量的存储,把无法拟合的窗向量经处理后加入字典,实现增量式学习.解压过程依据用户请求将字典中指定条目经线性拟合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大幅度压缩语音频谱包络,适用于受带宽限制下实时高采样率的流式语音数据,与同类算法相比,在保证还原质量的情况下,能对信号的存储空间以及传输带宽进行大幅度的压缩.  相似文献   

20.
本系统实现的是一个基子定点DSP芯片TMS320C5402的压缩语音录放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以实现高效率数字录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