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电机学理论,本文提出了交流电动机的最佳运行控制原理,并设计了实现这一原理的电路,为交流电动机的节能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振动测量中同步整周期采样的一种实现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振动测量中同步整周期采样的一种纯数字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单片微处理器,配以必要的外围电路,成功地实现了键相信号的16倍频或32倍频,并利用所产生的倍频信号实现了同步整周期采样的纯数字控制,能够在转速从几十r/min到6700r/min的范围内,保持良好的跟踪状态,达到了较高的采样控制精度,并已在现场正常运转两年时间。图1参2  相似文献   

3.
针对整周期脉冲密度控制串联谐振变换器输出功率效率低、负载输出电流纹波和偏置电流大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基于负载电流控制串联谐振变换器的动态模型及内部运行特点,给出了基于非整周期模式控制下负载电流和电压的状态表达式,提出了基于负载电流的非整周期控制串联谐振变换器的方法。通过比较输出负载电压值和输出负载电流与指令电流运算后的误差,控制谐振变换器分别运行在输出功率状态、自由谐振状态和再生状态3种模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直流侧电压周期离散控制的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针对有源滤波器电流谐波分量检测运算复杂,且在负荷电流变化时出现电源电流畸变现象,从直流侧电容电压与交、直流侧功率传递的关系出发,并结合有功电流的周期性特点,提出了基于直流侧电容电压周期离散控制的新型有源滤波器控制方法.该方法以电网电压为同步信号,在电网电压信号的过零点采样直流侧电容电压,并通过周期离散控制可以获得负荷电流有功分量.采用该周期离散控制方法可实现对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线性化控制,并使有源滤波器对谐波的补偿是瞬时的.该文给出了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的直流侧模型,基于该模型推导出周期离散控制方法.以该方法研制了10kVA有源滤波器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简单,稳定性好,谐波补偿速度快,能够有效地避免负荷变化时的电流畸变现象.  相似文献   

5.
高压直流电网发生直流故障后,直流断路器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区域、保证非故障区域的正常运行。晶闸管型直流断路器具有成本低、容量大等特点,但是在电容预充电、二次开断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为了进一步改进晶闸管型直流断路器的工作性能,提出一种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晶闸管型直流断路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的拓扑设计和控制策略将故障电流转移到电容支路。介绍了所提直流断路器的预充电、开断电流和二次开断的具体步骤;通过建立电容放电期间的状态方程组,分析了内部电感和电容的参数设计原则,从而在确保开断可靠性的同时提高器件利用效率。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里搭建了四端直流电网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直流断路器的工作性能。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晶闸管型直流断路器相比,所提直流断路器无需外部预充电电源且充分考虑了二次开断能力,同时具有精确的参数设计方法从而实现器件的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推导了非整周期采样时FFT泄漏误差的解析估计公式,得出了在输入信号含基波和高次谐波分量的情况下,利用FFT迭代计算来实现自适应整周期采样的一种新算法。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泄漏误差。  相似文献   

7.
针对控制电器的电磁系统节能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磁系统节能方案。晶闸管控制单元输入端接交流电源,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值来控制电容的充放电时间,经电容的不同充放电时间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相角度的大小,进而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大小。通过调整可变电阻的阻值,可获得不同的吸合电压和保持电压,适用于交流接触器不同的电磁系统,使通用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整周期自适应采样算法实现离线故障诊断信号倍频采样,并给出了在树形分支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本分析法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倍频采样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实验表明,本方法可从复杂噪声中提取诊断信号,实现故障分支识别和接地点测距.  相似文献   

9.
基于整周期自适应采样算法实现离线故障诊断信号倍频采样,并给出了在树形分支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本分析法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倍频采样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实验表明,本方法可从复杂噪声中提取诊断信号,实现故障分支识别和接地点测距。  相似文献   

10.
合闸速断方式馈线自动化的改进与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基本合闸速断方式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瞬时故障处理时间长和因过负荷而扩大故障范围的问题,将配电线路电源开关保护改为2次重合闸,分段开关增加失压延时分闸功能,有效提高了瞬时故障处理速度.通过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分别增加失压闭锁功能,避免了因过负荷而扩大故障范围的现象.指出分段开关的重合延时时间X-时限可以整定为相同值,建立了配电网的分层模型,详细论述了联络开关的合闸延时时间XL-时限的整定原则,并将XL-时限的整定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给出一个6电源、66馈线开关的复杂网格状配电网作为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模糊控制在交流调速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周炼  谢运祥 《微电机》2000,33(2):29-31,41
综述和分析了模糊控制技术在交流调速领域中的应用,结合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并提出了进上步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智能控制在交流调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莉  王润孝  彭传彪 《微特电机》2006,34(5):40-42,44
对几种主要人工智能技术在交流调速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控制特点、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交流斩波调压技术在路灯节能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通过降压实现照明节能的理论依据,分析比较了可控硅斩波型与自耦降压式调控的两种节能装置,说明了交流斩波调压原理。分析表明,采用交流斩波调压技术实现路灯降压节能,将有很好的性价比,不会产生谐波污染等不良后果,可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降低路灯维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交流伺服电机轴上往往加装光电编码器测量电机转子的位置以实现速度和位置闭环控制。光电编码器存在与分辨率相关的量化误差,在零速附近的范围内,量化误差造成测量死区和控制死区,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在对测量死区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样周期优化方法,即在低速范围内增加采样周期时间来减少测量死区和控制死区。在模型机实验研究中将采样周期规划为在2 000~20r/min速度范围内,速度环采样周期为0.5ms,在20~10r/min速度范围内,速度环采样周期为1ms,在10~0r/min速度范围内,速度环采样周期为2ms,从而使速度测量死区从11r/min降低到3r/min,满足了系统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无触点电力稳压电源中晶闸管使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所研制的新型无触点电力稳压源的基本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作为开关器件的晶闸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数字晶闸管交流调压技术是一种性能可靠的交流调压技术,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用于系统的电压负反馈环节,研制出基于DSP ic30f6014a的晶闸管交流调压装置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数字模糊PID控制的全数字晶闸管交流调压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块并联的新型交流斩控变换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现有的交流调压技术进行了研究,以单相交流斩波电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交流斩波电路拓扑及一种改进的交流斩波PWM控制方法。为了改善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该文采用了输出占空比前馈,并结合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和瞬时值的双环控制方案。在该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了交流模块的并联控制,并取得较好的并联效果。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绕线转子式交流电机转子回路串级调速系统具有很好的调速性能和节电效果,在中大功率领域应用较多。基于对三相整流电路电源等效内阻抗对桥路整流输出的影响分析,将整流桥及其后续电路等效为电机转子回路的电阻,推导出在有串级调速系统下电机的机械特性,得出了影响电机机械特性的两方面因素,其中转子回路的等效阻抗对机械特性的影响相对于转子漏抗影响换相重叠角对机械特性的影响尤为严重的结论。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推导的结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晶闸管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和起动方式,通过改变晶闸管控制角调节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同时电路产生谐波,分析了谐波对电动机起动特性的影响和最佳起动方法,以及晶闸管软起动器的选择和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20.
为顺应电力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保定供电公司开展了调控一体化建设,并在电网监控系统上移植地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实现了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现场运行情况表明,AVC系统能够保证系统电压合格,使功率因数维持在较高水平,有效降低网损,在调节精度、响应速度等方面远远优于人工调节,并且减少了人员投入,提高了电网自动化水平,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