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东方传统庭院空间具体表达方式的特点,通过对几位建筑师的庭院实例分析,归纳出建筑师继承东方传统庭院空间的手法和特点,以将传统的神韵融入到现代建筑空间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2.
正庭院空间是中国建筑中最为显现的一种特征,各个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建筑都采用了庭院这种形式来组织空间(图1)。同时,庭院还作为室内与室外、单体与群体的纽带而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方面发生普遍的联系。一、传统庭院的文化渊源与类型中国传统的庭院大约可以分为三种,即家庭、宫庭(朝廷)、园庭,分别代表中国传统中三种文化认同作用于庭而产生的庭院类型——人居类型、公共空间类型和游赏类型。 相似文献
3.
4.
该文对传统庭院“象”与“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出传统庭院“以有尽而寓无穷”和“生活美的精神化”的意境特征,并对当代庭院意境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建筑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体现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空间营造理念。文章对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时空感知进行探讨,希望返回人与建筑之间直接、真实、鲜活的互动关系,以知觉现象学视角对其进行探究,在当代语境下重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6.
7.
8.
9.
中国传统庭院具有空间与文化的双重本质.空间形态和文化认同二者共同确定了其在传统建筑中作为空间原型的定位.其意境的创造更折射出中国文明特有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庭院空间的生态、形态和文态体现等方面总结了庭院空间的精神内涵,并结合现代生活、时代特征,从中探索出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在现代低层住宅设计中的转换与运用,从而促进传统庭院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山西传统民居由于其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诸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多种民居形式;并分析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灵活自由布置的三合院、四合院、窑洞式民居为主的空间组合特征、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上海院子"会所建筑设计的分析,引申出对中式庭院空间的探讨,阐述了对于传统文化和建筑之间如何融合渗透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民居设计反映了一定社会文化形态的影响。南城是我国东部沿海依山而建的古老城镇,古称凤凰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们长期以来的商业活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孕育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古镇民居建筑的选址、布局、装饰特点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朴素雅,自成风格,在海州湾一带沿海地区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上街区方顶村地处丘陵地带,建筑随坡就势,窑房结合,建筑布局不拘于陈规。村民采用当地的生产材料,结合传统的工艺做法,建成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建筑组群。村落南北两区分合有序,毗邻院既各成体系又联系紧密。现保存有相对完整的明清传统建筑群,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原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与空间理念,具有重要的实例研究价值。该文通过现状调查和历史文献的整理,记录并分析了方顶古村的街巷格局、院落形态、组织方式等,为古村的合理、永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鄂南刘家桥古民居天井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鄂南刘家桥“父子宅”古民居为例,从风水现、血缘现及人合现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天井空间形成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体现了天井这一“虚”空间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对于当今乡土建筑的研究也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文化与地域环境影响、传统民居建筑类型、院落空间组织方式和街巷空间格局四个方面的分析,探寻榆林传统民居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民居的解析,为民居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更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该文是由中国古代城池图引发出的对中国传统空间意识的思考。在提出了"内向型空间意识"这一概念后对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衍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从传统文化的多个视角来分析、验证其存在性,以期能对现代的建筑与艺术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19.
20.
建筑与文化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思想的表达需要载体,建筑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混合特性恰如其分的充当了这个载体。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令人观止,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也在近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正是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风水理念的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表达。本文通过将混沌学引入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解析了建筑发展的多学科性,与多文化性,指出了建筑是理与情的交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