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平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提高南平烟区的特色烤烟品质,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南平烟区主要气候因子和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大田期的主要气候因子与烟叶淀粉、总氮、总植物碱、氯的含量以及两糖差、糖碱比、钾氯比指标相关较为显著;烟叶中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积累受大田期气候因子的直接影响作用为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在一定范围内,平均气温的升高、降水量的减少、日照时数的增多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而不利于含氮化合物的积累;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的增加不利于钾离子积累;在一定范围内,日照时数的增多不利于烟叶中氯离子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恩施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恩施烟区2008和2009年烤烟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烤烟质量适宜范围指标年度间整体上相差不大,建议质量指标平均范围为:还原糖27.20%~30.54%,总糖32.03%~36.30%,总植物碱2.20%~2.76%,总氮1.66%~1.99%,两糖差3.73%~6.88%,还原糖碱比10.29~13.35,总糖碱比12.12~15.88,两糖比0.81~0.89,总糖氮比16.46~21.48,还原糖氮比14.09~17.93;与贵州、山东和云南省中部烟叶相比,恩施烟区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及比值处于中等水平,且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含量及两糖差、还原糖碱比和两糖比均接近于云南省烟叶。整体上,恩施烟区烤烟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及比值比较协调,满足优质烟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气候因子对湘东烟区烤烟氯、钾含量的影响,对茶陵县2012—2018年间烤烟氯、钾含量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东茶陵烟区烤烟大田期平均气温23.0℃,≥10℃活动积温2 909.5℃,降雨量865.6 mm,日照时数529.5 h,属于适宜种植优质烤烟地区。2012年至2018年钾含量均处于适宜范围内,部分年度中、下部烟叶氯含量偏低。相关分析表明,上部烟叶氯含量与上部叶采收期气温、≥10℃积温、≥20℃积温显著负相关;中部烟叶氯含量与伸根期≥20℃积温显著正相关,而钾含量与下部叶采收期和大田期≥10℃积温显著正相关;下部烟叶钾含量与伸根期气温和≥10℃积温显著正相关;氯、钾含量与降雨量均无显著相关。雨水淋溶可能是造成茶陵烟区烟叶氯离子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而提高伸根期土壤温度可提高烟叶钾、氯含量。  相似文献   

4.
河南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影响河南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气候因子,利用1981—2013年河南烟区64个气象站气象资料以及烤烟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烟区主要气候特征和中部叶化学成分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烤烟大田期气温适宜、光照充足、雨热同步,9个地市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多在优质烟叶的适宜范围内。烤烟中部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受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不同指标间具有差异;影响的主导气候因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伸根期高温日数增加对总糖含量和糖碱比增加有利,大田期高温日数增多对两糖比增大不利,旺长期高温日数增多对钾含量增加不利,旺长期日平均气温≥20℃以上日数增多烟碱含量下降,旺长期相对湿度增大总氮含量下降、钾氯比增大,伸根期最高气温上升对氮碱比增加有利,成熟期最低气温上升不利于还原糖含量增加,大田期降雨日数增加氯含量下降。主要气候因子对河南烟区烤烟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温热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水湿因素次之、光照因素最小。  相似文献   

5.
皖南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皖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质量分数)和感官品质的关系,对皖南烟区9个县(区)的119份烤烟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感官品质进行了整体描述统计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皖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在优质烟叶要求的适宜化学成分范围内;②感官评吸得分、焦甜感与总糖、还原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糖/总植物碱、氮碱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烟碱、总氮、钾、氯和施木克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③烤烟烟叶焦甜感与感官评吸得分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凉山烟区气象因子与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简单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凉山烟区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个主要气象因子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日均温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气温日较差;旺长期的气象因子对化学成分含量影响最大;气象因子对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和钾含量影响最大;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的含量与伸根期气温、成熟期气温、旺长期日照时数、成熟期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旺长期气温、旺长期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糖碱比与成熟期降水量呈正相关。统计还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旺长期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降低,旺长期日照时数和成熟期降水增多能明显提高烟叶的含钾量。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环秦岭植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采集了环秦岭核心植烟区安康、汉中和商洛C3F烟叶样品共58个,分析了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并探讨了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环秦岭植烟区烟叶化学成分整体协调,氯含量偏低,30%的样品钾含量低于1.50%,21%的样品淀粉含量高于6%,32%的样品两糖比低于0.75。淀粉含量较高,钾、氯含量及两糖比偏低是影响环秦岭植烟区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2不同产区间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安康烟叶烟碱含量相对较低而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高,汉中烟叶烟碱和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商洛烟叶钾含量和钾氯比相对较低。3总氮、氯含量和两糖比是影响该植烟区中部烟叶评吸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总氮含量的降低、氯含量和两糖比的提高,烟叶评吸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因此,环秦岭植烟区应从降低总氮含量、适当提高氯含量和两糖比等方面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在恩施烟区海拔500~1 600 m范围内,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糖、总糖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总植物碱与海拔高度负相关;海拔对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中上部大于下部;800~1 400 m的中海拔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广东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分析和评价广东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以2013-2017年度广东烟区8个主产县的C3F烟叶为材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多元统计方法等构建烤烟化学成分评价体系,分析了广东烟区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的年度、区域特征并进行了可用性评价。结果表明,近5年来,广东烟区烤烟中部叶总糖(25.09%)、还原糖(21.83%)、氯离子(0.25%)含量相对较低,糖碱比(8.52)和氮碱比(0.69)相对较小,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在"中等"及以上占85.00%;部分年度间、产区间烟叶的总植物碱、总氮、钾离子含量以及糖碱比、氮碱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产区之间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无显著差异;广东烟区中部烟叶依化学成分可分为3类,分别相对集中于同一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烤坏烟与正常烟叶的内在质量差异,本研究采用BRAN+LUEBBE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了K326品种烤后中部叶和上部叶的5种烤坏烟与正常烟叶(C3F和B2F)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烟叶相比,烤坏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均大幅度降低,均为不适宜或极不适宜;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5种烤坏烟的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的平均值,中部叶分别比正常烘烤的C3F低53.5%和50.6%,上部叶分别比比正常烘烤的B2F低39.6%和35.3%;中部叶烤坏烟的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比正常烘烤的C3F高31.4%、40.6%和28.6%,上部叶分别比正常烘烤的B2F高24.5%、36.4%和21.2%;中部叶烤坏烟的还原糖/烟碱平均值比正常烘烤的C3F低62.0%,上部叶则比正常烘烤的B2F低47.8%。可见,烤坏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大多不适宜、不协调。  相似文献   

11.
金神农烟区气候特征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金神农”烟区近年来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2000-2013年气象条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神农”烟区烟叶大田生长期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可以较好地满足优质烟叶生长需求。(2)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金神农”烟叶糖碱的主要因子,烟叶生长前期气温、大田期≥10 ℃积温的增加,烟叶进入旺长期后气温及各生育期降雨量的降低有利于金神农烟叶烟碱的合成和积累,而不利于总糖的积累。(3)烟叶感官质量与烟叶生长前期温度和各生育期日照时数正相关,而与烟株生长后期温度和成熟期降雨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气象条件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气象条件对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在河南省襄城县开展了不同移栽期试验,比较了不同移栽期烤烟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及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移栽期的推迟,旺长期和大田生育期均温逐渐升高,成熟期均温逐渐降低;旺长期、成熟期和大田生育期的日照时数均随移栽期的推迟而逐渐减少.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方面,提前或推迟移栽都可一定程度降低烤后烟叶的烟碱含量,对其他化学成分的影响在中部叶和上部叶之间表现不一致.上部叶主要化学成分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强于中部叶;旺长期可能是气象条件影响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键时期;上部叶中总氮含量与旺长期、成熟期和大田生育期的日照时数呈负相关,而上部叶碳水化合物(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则与旺长期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旺长期降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烤烟烟叶焦甜香香韵形成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全国15个植烟区域的C3F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回归和判别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烟叶焦甜香香韵的形成与极端最高温、极端最低温、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最大风速、最小相对湿度7个因素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且对焦甜香风格形成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极端最高温>最小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温>最大风速。以此7项指标建立的判别函数判别植烟区域焦甜香香韵的有无准确率较高。因此,在焦甜香烟叶生产过程中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适应以此7项指标为主的生态特点,为烟叶生产提供良好充分的适应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玉溪市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化学指标差异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玉溪市烤烟烟叶的品质特征,为卷烟工业主要烟叶原料的种植、叶组配方及卷烟生产等提供数据支撑,检测了2009-2012年云南省玉溪市9个烤烟种植区主栽的K326、KRK26、NC297、NC71和红花大金元(红大)5个烤烟品种25430个烟叶样品的主要化学指标,对化学指标和协调性指标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分析了2012年5个品种烟叶的外观和感官质量等。结果表明:①玉溪烤烟烟叶总体上烟碱、总糖、氯和氧化钾质量分数4个指标基本在红塔集团要求的适宜范围内,两糖差、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两个指标与红塔集团对烟叶质量目标要求的符合性较低。②5个品种烟叶化学指标及其协调性指标存在差异,K326表现为高氮低钾;KRK26表现为高糖、氯和钾,低氮,氮碱比、钾氯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小,两糖差较大;NC297表现为低氯、氮碱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小、两糖差较大;NC71表现为高烟碱、高氮、低糖,糖碱比和两糖差较小;红大表现为低烟碱和氯,高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大,两糖差较小。③5个品种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品种间有一定差异;感官评吸综合品质较高,较好地保持了各品种特色,符合红塔集团对烟叶原料的需求标准。   相似文献   

15.
全国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年度间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全国初烤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年度间变化和现状,对2007-2013年我国12个烟草主产区的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3的7年时间内,全国初烤烟叶氯含量和钾氯比两项指标的离散程度较大,初烤烟叶的糖碱比、总钾含量、烟碱含量变异系数中等,总糖、还原糖、总氮、两糖比4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最小;全国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较好,钾离子呈现上升趋势;初步认为全国初烤烟叶还原糖含量、氯离子含量、两糖比年度间变化明显。在全国范围内,初烤烟叶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氯离子含量呈升高趋势,两糖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收集主要浓香型产区烟叶,测定其化学成分并对其风格品质特征进行评定,研究了产区间烟叶的差异及烟叶化学成分与风格品质特色的关系。结果表明,烟碱、总糖、糖碱比对烟叶感官品质特征的影响较大。劲头的强弱与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烟碱和总氮的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烟叶的甜感、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均与还原糖、总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烟碱和总氮呈负相关关系,随着钾含量的增加,烟气的细腻度、余味评分有增大趋势,刺激性也会变小。烟气的刺激性随氯含量的增加有变大的趋势。烟气的香气质、细腻度、余味均与糖碱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刺激性与其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理州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可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大理州主产烟区12个县(市)5个烤烟品种的4个等级(B2F、C2L、C3F和X2F)2077个烤烟样品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模糊数学对其可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大理州烤烟具有总糖含量(均值为30.9%)以及糖碱比(均值为16.9)较高,氯含量较低(均值0.32%)的特点;(2)大理州烟叶氯离子和钾氯比在等级间差异不显著,总氮含量在品种和产地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在等级、品种、年份和产地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3)产地间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表现为:宾川>南涧>巍山>弥渡、永平>洱源、祥云>鹤庆、漾濞、云龙>大理>剑川;(4)等级间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表现为:C3F>C2L>B2F>X2F;(5)品种间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NC82>云烟87>云烟85.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通过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恰当评价烟叶内在品质 ,采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对 2 0 0 1年河南 8个烟区 2 8种C3F烟叶的 6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这 6项化学成分指标值的优劣排序为 :烟碱 >氯 >还原糖 >氧化钾 >淀粉和总氮。结论是这些C3F烟叶的烟碱、氯和还原糖含量与优质烟标准较接近 ,氧化钾、淀粉和总氮含量相差较大 ,需要采取有关的生产和加工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2003—2006年广东省主产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烤烟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总体较高,烟叶氯含量较低且变异性较大,钾氯比较大但表现欠稳定.广东烤烟不同等级间除氯含量和钾氯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烤烟除钾含量和总氮含量外,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年际间氯含量及钾氯比表现较不稳定;不同地点间化学成分差异极显著.广东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但就上部叶而言,两地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