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沙四段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沙四段油藏成藏争件的系统分析,认为该段西部斜坡带的有利圈闭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同时储集砂体的展布及储集物性是成藏的关键。油源主要来自该段的湖相泥岩;储层为该段低孔低渗的扇三角洲、冲积扇及湖相砂岩。在沉积和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自生自储的侧变式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2.
大民屯凹陷隐蔽型潜山成藏条件与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民屯凹陷隐蔽型潜山是低平或负向形态的元古宇或太古宇基底潜山,中生界、古近系房身泡组或沙四段的非渗透层对不整合面形成封闭,在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风化剥蚀作用下,具有多种较好的储集岩性和多期发育的裂缝型储集层,潜山内幕层状地层或层状岩性组合与微幅度断层一起构成潜山内幕圈闭,来自各生油洼陷的油气首先沿连通油源的深大断裂垂向运移,之后沿不整合面长距离侧向运移至隐蔽型潜山圈闭,形成潜山油藏。大民屯凹陷元古宇隐蔽型潜山勘探已见到良好效果,发现了安福屯、平安堡、东胜堡西等一系列隐蔽型潜山油藏。由于形态和成藏条件的隐蔽性,隐蔽型潜山很难被发现,但其特征决定其在各个凹陷广泛分布,勘探空间十分广阔,在进一步加强分布规律、成藏机制、勘探方法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有望为老油区潜山勘探开拓新领域。图9参18  相似文献   

3.
大民屯凹陷太古宇鞍山群和中上元古界长城系结晶基底油气富集,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凹陷基底形成北东走向高、中、低潜山交替分布、平行排列的构造格局.受控于充足的油源和良好的运移通道、多种储集岩类型及良好的储集空间、断裂的多期与早期发育和优越的区域性盖层等有利成藏条件,凹陷基岩具有“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成藏特征.大民屯凹陷...  相似文献   

4.
邱芳  刘吉群 《海洋石油》2006,26(4):23-28
大民屯凹陷处于勘探的中后期,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其油气富集规律进行深化认识。根据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原则,结合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发育特点、储层类型、超压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展布、油源对比分析,将大民屯凹陷划分为底部它源高蜡油潜山成藏动力系统、下部自源高蜡油成藏动力系统、中部它源高蜡油成藏动力系统、中部混源正常油成藏动力系统和上部它源正常油成藏动力系统等5个成藏动力系统。利用油藏规模序列法和圈闭加和法对该区各成藏动力系统的待发现油藏规模进行了预测,认为底部它源高蜡油潜山成藏动力系统勘探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5.
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静北潜山基岩储集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静北潜山基岩地层发育一套中元古界滨海-浅海环境下沉积的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先后经历了白云岩成岩作用阶段、风化溶蚀-胶结作用阶段和浅变质作用阶段,但对潜山储集层的发育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从沉积构造分析入手,对储集层的发育史及储集空间进行分析;然后用测井资料进行潜山岩性及裂缝识别,探寻潜山储集层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结合试油资料,研究潜山基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静北潜山基岩储集层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岩性及岩性组合、成岩作用、风化作用及构造作用等;沉积环境控制储集层的岩性及岩性组合;岩性及成岩作用控制储集层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发育;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储集层的含油性,并影响了储集空间的后期改造。图3表3参12  相似文献   

6.
大民屯凹陷高蜡原油的正构烷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HP6890型高温气相色谱剖析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高蜡原油。研究结果表明:高蜡原油中显著存在碳数高达C40-C60以上的高碳数烷烃类,主要为正构烷烃;常敢相色谱受到柱系统热稳定性的限制,仅能提供碳数 小于C35的化合物信息,而高温气相色谱可以分析C35以上的烷烃。  相似文献   

7.
大民屯凹陷高蜡油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大民屯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角,北部第三系沙河街组3段中下部及前第三系潜山赋存大量的高蜡原油,中部为混合油分布区,南部为正常油.沙河街组3,段均为优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达2.16%,丰富的有机质为高蜡油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除高等植物外,低等水生生物也是高蜡油的重要先体物质,多种先体物质并存,使得原油含蜡量骤增.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的二苯并噻吩与菲的比值都在1.0以下,表明该凹陷的沙河街组整体上形成于淡水弱氧化环境;北部长期处于低演化阶段,而中、南部演化程度相对较高.这种弱氧化、低成熟的环境是高蜡油得以保存的关键.大民屯凹陷高蜡油中,锥满烷系列含量丰富,说明微生物作用对高蜡油形成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大民屯凹陷静52断块油藏裂缝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静52断块油藏宏观及微观裂缝分布特征,裂缝密度及裂缝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古地磁定向、岩心裂缝的分形描述、CT层析扫描分析及岩石物理模拟研究,对静52断块油藏裂缝恢复至地层围压条件下的各定性参数、定量参数和物性参数进行全面描述。结果:该区主要发育受岩性和断层控制的3组高角度张性裂缝,它们控制了油气的分布与渗流系统。随着岩石中暗色矿物减少,裂缝密度变大,连通性变好,充  相似文献   

9.
裂缝是太古宇油气藏的主要储集空间,而控制裂缝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岩性与构造应力,岩性是裂缝发育的内部控制因素[1]。通过岩石矿物组成、测井响应特征、岩石含油气显示统计、造岩元素分析等手段,总结本区裂缝较发育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岩相,与之相对应的铁镁质岩相裂缝不发育,具有隔层性质,可作为局部盖层。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寻找潜山内幕油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期大民屯凹陷勘探中取得的新认识,从资源量、油田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油田勘探的潜力,围绕"一个解剖,两个扩展,两个突破,三个准备"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下步勘探目标区.将对大民屯凹陷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层原油裂解气是东营凹陷深层天然气藏的新类型,其气源、储层储集性、成藏过程等认识成为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深层源岩、储层和气样等实验分析,研究了生烃演化、储层演化和成藏演化过程。本文构建了储层成岩演化与储层孔隙演化的关系,定量刻画了影响储层孔隙度的成岩相,早成岩阶段的机械压实和胶结用使孔隙度减少了25.8%,中成岩阶段的溶蚀作用提高了孔隙度7.5%。裂解气成藏演化为早期的古油藏聚集和晚期古油藏的裂解,古油藏形成为生烃高峰期和储层高孔隙发育期的叠加效应,后期裂解气藏为高地温条件下古油藏原油裂解和储层孔隙萎缩的叠合结果,进而有利于原油裂解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对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法哈牛构造太古界古山构造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古潜山可分为高、中、低3个台阶.同时,对其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该区紧临荣胜堡生油洼陷,具备较好的油源条件;太古界花岗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在构造运动控制下形成的高、中、低潜山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在油气成藏模式的指导下,对该区中、低潜山进行滚动勘探部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该区古潜山的勘探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大民屯凹陷油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在精细油源对比的基础上,确定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存在油品性质不同的两大油气系统,即高蜡油系统和正常油系统。分析两大油气系统的四大要素和成藏动力学特征,认为二者除在烃源方面不同以外,在储集层、盖层、圈闭以及成藏特征方面既各具特色又有共同点,因而两大系统平面上交叉,纵向上部分叠合。大民屯凹陷油气系统成藏时间总体上早于辽河坳陷的东部凹陷和西部凹陷。今后大民屯凹陷应围绕油页岩进行高蜡油勘探。图5表3参8  相似文献   

14.
大民屯凹陷二维盆地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研究大民屯凹陷大量地质、地震、测井、地化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二维盆地模拟技术,重建了该凹陷的沉积构造发育史,地层热变史,利用地化法、压实法恢复了盆拟技术,重建了该凹陷的沉积构造发育史,地层热变史,利用地化法、压实法恢复了盆地的生烃史和排烃史,并模拟了各主洼陷及全区的油气资源量。模拟结果以单井图,剖面图,平面图及直方图形式输出,达到实用地质图件要求。通过“4史”图件的综合配套分析,评价了3主要  相似文献   

15.
从钻井标定、地震预测的侵入体宏观分布及勘探现状入手,依据钻井实验分析数据及对歧口凹陷辉绿岩体的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岩性及蚀变特征等研究,认为该类岩体主要侵入沙一段至东营组地层,其储层以各种成因裂缝、接触变质及围岩蚀变形成的储集空间为主。通过综合分析歧口凹陷的油气成藏要素及时空配置关系,得出其辉绿岩油气藏的成藏模式,进一步指明歧口凹陷辉绿岩体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大民屯凹陷的测井、地震和钻井资料,利用等效深度法将本区泥岩压实特征分为强超压型、超压型、局部超压型和正常压实型4种。平面上,靠近各洼陷沉积中心部位是过剩压力的高值分布区。地层水运动的总趋势是由沉积中心的中、深部指向凹陷的浅部和边缘,构成了典型的离心状渗流体系,凹陷边缘的地表水渗入较次要。文中对该区的地下水动力环境进行了纵向分带和横向分区,在水头压力、浮力动力场控制下其流动样式和分布规律反映了凹陷内油气的运聚规律,并为该区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式油藏类型的判别提供了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17.
从油气形成条件分析入手,对大民屯凹陷法哈牛—曹台地区太古宇潜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条件是决定基岩潜山圈闭能否成藏的关键,研究区具备良好的油源条件;在侧向供油的情况下,与潜山接触的烃源岩的深度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的底界深度。储层是控制油气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太古宇潜山储层岩性主要为变质岩,储层类型为裂缝型,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构造条件在潜山圈闭形成及储层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断层在沟通烃源岩及油气在潜山内部的运移中起到了通道作用。封闭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油气藏的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发育的泥岩、非渗透层及凝固的高凝油层等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封闭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东濮凹陷文东地区深层处于区域性平缓倾斜的地层构造格架背景上 ;气源丰富 ,主要来自下第三系烃源岩和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 ;储集砂岩发育 ,虽然储层物性较差 ,整体为致密储层 ,但其中发育次生孔隙发育段 ,为气藏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 ;致密低渗储层、Es43 亚段发育的膏盐层和深层普遍存在异常高压现象为形成气藏圈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综合分析成藏条件基础上 ,认为文东斜坡带次生孔隙发育部位是深层气藏重点分布区域 ,同时在斜坡上部砂岩尖灭处为次生气藏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9.
歧口凹陷北大港构造带经历区域勘探、区带勘探、兼探、低位潜山勘探、多层系内幕勘探五个阶段,由前期的低位潜山风化壳型碳酸盐岩为目的层,发现了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但经济动用难度大,转变观念,优选近油源的港北多层系潜山内幕作为突破口,实施勘探,取得了突破,但成藏条件复杂,规律认识不清,拓展难度较大,因此对该地区开展成藏条件分析研究对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泌阳凹陷基岩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阳凹陷是一新生代富含油气的小型山间断陷盆地,凹陷的形成主要受北西向的唐河-栗园断裂和北东向的栗园-泌阳断裂控制,构成一个东南深、西北浅的扇形箕状断陷。在凹陷东南边界断裂陡坡带上,具有较好生烃条件的巨厚古近系核桃园组与古老变质岩系侧向接触,易形成基岩油藏,通过对凹陷的层序地层发育、沉积体系、边界断裂样式、烃源岩成烃条件、凹陷南缘油气苗调查以及基底岩性和其储集条件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了东南边界断裂陡坡带上基岩油藏的有利成藏条件,建立了基岩油藏的成藏模式,指出了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