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含量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氩离子抛光和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分析、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技术方法,研究孔隙类型及组合样式,分析成岩流体环境及架构矿物演化特征,划分成岩阶段,明确孔隙的发育演化主要受控于黏土矿物转化和碳酸盐矿物的含量、成岩作用强度及其溶蚀程度,增孔和减孔机制的界限并不严格.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页岩储层发育基质孔隙组合、基质孔隙-有机孔隙组合、裂缝沟通基质孔隙组合等多种类型孔隙组合(包含微裂缝),孔隙面貌复杂;受地层水介质及原始沉积环境影响,局部层段酸性碱性流体交替控制细粒物质的成岩演化,总体呈现由碱性—弱碱性—酸性—弱碱性的成岩环境变化特征;有机质成熟度较低(Ro1.0%),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阶段,早成岩B期—中成岩B期是孔隙演化的关键时期;压实作用下黏土矿物的脱水转化与催化生烃、溶蚀与沉淀作用共存、方解石近源重结晶与有机质生烃排酸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孔隙的动态演化;黏土矿物转化、有机质生烃、方解石等脆性矿物的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体系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泥页岩三轴蠕变实验及结果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工程中的井壁稳定问题大多发生在泥页岩井段.根据实验得出的岩石力学参数可以较好的进行井壁稳定及相关问题的力学性质分析.详细介绍了采用三轴岩石力学实验机进行的泥页岩三轴蠕变实验的原理,并根据实验结果按照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了描述变形的本构方程及其蠕变系数,结合该泥页岩的粘土含量,为分析该泥页岩的蠕变规律和计算蠕变压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根据不同缩径率所需安全钻井液密度下限的计算公式,得出了相应的钻井液密度下限.  相似文献   

3.
4.
炼油厂“三泥”中浮渣脱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炼油厂“三泥”中浮渣性质的分析,采用絮凝、破乳、离心的方法对该渣进行脱水处理,考察了絮凝剂、破乳剂及其用量,探讨了离心脱水机械用于该渣的可行性,提出了温度、转速、分离时间等最佳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炼油厂"三泥"中浮渣性质的分析,采用絮凝、破乳、离心的方法对该渣进行脱水处理,考察了絮凝剂、破乳剂及其用量,探讨了离心脱水机械用于该渣的可行性,提出了温度、转速、分离时间等最佳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测定泥页岩中可溶性钙、镁离子的含量,采用了传统的钙、镁离子含量测定方法,但由于其他离子的干扰使测定终点难以观察.因此实验研究了采用CMP混合指示剂法测定钙,以K-B混合指示剂法测定镁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对钙、镁检测的结果比传统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过程中硫化物的分布及转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催化裂化过程中影响产品硫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评论 ,认为原料中硫化物类型是影响催化裂化过程中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非噻吩硫主要发生分解生成硫化氢 ,进入气体产物中 ,而噻吩类则主要发生侧链断裂 ,进入液体产物中 ,或聚合进入焦炭。同时综述了硫化物的可能转化机理 ,硫化物通过不同方式吸附在催化剂上 ,非噻吩型硫化物主要通过离子机理发生分解 ,而部分噻吩型硫化物则通过氢转移反应 ,生成非噻吩型硫化物 ,进一步发生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改性黏土力学性能,旨在将其应用于垃圾填埋场衬垫材料的设计和施工中。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分析了不同MWCNTs掺量(质量分数,下同)对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从微观结构演化规律方面揭示了宏观力学特性变化机理。三轴试验结果表明,抗剪强度随MWCNTs掺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0.5%MWCNTs掺量抗剪强度值最大,且掺加多壁碳纳米管试样的抗剪强度均大于未掺入试样;随MWCNTs掺量增加,黏聚力的发展规律与抗剪强度一致,最大值出现在0.5%~1.0%;内摩擦角则随MWCNTs掺量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在1%左右MWCNTs掺量处最小。掺入0.5%~1.0%的MWCNTs可以有效提高黏土的抗剪强度。掺加MWCNTs改变土体微观结构是引起其宏观力学特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分析SEM结果表明,无MWCNTs掺量的试样中黏土颗粒间接触较为紧密,大、小孔隙分布较为均匀;掺入MWCNTs之后,土样孔隙的数量和尺寸均发生了明显改变。掺量较低时(0.5%),MWCNTs附着在土颗粒表面,填充孔隙使得孔隙尺寸减小,增加了土样的密实性,从而使得抗剪...  相似文献   

10.
泥页岩地层三个压力剖面的数学模型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三个压力(包括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坍塌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剖面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软件应用,通过应用这些新技术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深层井难于开发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井下地层的真实压力,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算法的三维大变形有限元方法对上硬下软黏土地基方形桩靴的贯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探讨了上下土层强度之比、上层土厚度、土体重度及静止侧压力系数等指标对于桩靴贯入阻力曲线的影响,揭示了穿透现象发生时的土体变形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上下土层强度之比与上层土厚度对于桩靴的贯入阻力曲线具有很大影响。静止侧压力系数的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桩靴承载力系数的降低,而上下土层重度的差异导致桩靴的承载力系数不满足前人建议的方程。在上下土层重度差异不大以及上层土厚度确定的情况下,关于桩靴宽度、上层土重度与强度的无量纲化参数小于临界值时将会发生穿透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从南秦岭古生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出发,通过分析古生界不同层位流体成岩成矿事实与盆地发展演化 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南秦岭早古生代—泥盆纪演化时期多幕流体过程和成岩成矿效应。幕式流体成岩成矿最早 可追溯到早寒武世,区域上从东到西形成了重要的碳硅质岩中重晶石/毒重石矿床及金、铂族元素矿化;早、中志 留世继续发展,形成了钠长石岩、重晶石岩、铁碳酸盐岩、硅质岩与铅-锌、金矿床;中泥盆世为最强烈的一次热 水沉积活动,其规模大、热水沉积产物多样,形成了泥盆系硅质岩-钠长石岩-重晶石岩-铁白云石岩中的铅锌 (铜)矿床、铁白云石硅质岩中铅锌(铜)矿床以及钠长石角砾-铁白云石板岩中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15.
稻秆热解过程中碱金属转化析出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高碱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碱金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定量研究了稻杆中K、Na、Cl的
热解析出过程.以化学分馏法和相关检测为基本分析手段,在小型固定床热解试验台上以稻杆为原料进行
了试验,得到不同形式的碱金属和Cl在热解各阶段的动态析出过程和转化特性.结果表明,稻杆中的碱金
属在673 K以下随热解进行快速析出,然后转入高温慢速析出阶段.K、Na和Cl在热解中的转化模式大体类
似,其中Cl在523 K以下的低温热解阶段表现出更强的挥发性.水溶性K和Na占生物质原料中碱金属含量的
90%以上,是造成碱金属热解析出的主要原因.热解过程中,不同形式的K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转化
,而Na的行为相对单纯,除水溶性外的其他形式Na在热解中表现出较强的惰性.  相似文献   

16.
以马钢常用炼焦煤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硫、中高硫、中硫和低硫炼焦煤为研究对象,进行固定床煤热解炭化实验,研究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分布和脱除规律。结果表明:煤种是影响煤热解硫转化迁移、硫形态分布和脱硫率的关键因素,气肥煤和肥煤较焦煤利于硫化物向气相产物中迁移且占比相近,气肥煤中有更多的硫化物转化迁移至液体产物,肥煤和...  相似文献   

17.
使用化学纯试剂H2SiO3、CaO为原料,在常压100℃的条件下,分别合成了钙硅比(C/S)等于1.0,1.5和2.0的CSH相,探讨了β-C2S在CSH相脱水过程中的形成温度和形成速度,同时对于C/S=1.0和1.5的两个体系,我们在样品中补充部分CaCO3,进一步探讨了由β-CS+CaO→β-C2S转化的速度。β-C2S的形成数量使用定量X衍射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8.
CSH相脱水过程中β—C2S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化学纯试剂H2SiO3,CaO为原料,在常压100℃的条件下,分别合成了钙硅比(C/S)等于1.0,1.5和2.0的CSH相,探讨了β-C2S在CSH相脱水过程中的温度和形成速度,同时对于C/S=1.0和1.5的两个体系,我们在样品中补充部分CaCO3进一步探讨了由β-CS+CaO→β-C2S转化的速度,β-C2S的形成数量使用定量X衍射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9.
污泥处置过程中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成及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等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污泥中.污泥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和热解等处置方法,各种处置方法在无害化处理、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方面各有侧重,而有机污染物的消除是污泥无害化处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基础.从污泥不同处置技术入手,系统总结了现有的处置技术中各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成、迁移及转化规律.生物降解作用是填埋和堆肥技术中有机污染物减少的主要因素.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量与温度、氧含量、氯含量、颗粒物表面的金属离子等因素密切相关,污泥热解过程中PAHs的生成机理为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机理,加热温度、加热方式和添加剂均会影响热解油中PAHs含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污泥处置技术的研究热点在于优化处置过程的控制参数,达到有效减少和抑制有机污染物的生成的目的,进而实现污泥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有机碳质量分数、镜质体反射率和矿物组成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实验研究孔隙的分布形态和微观孔隙结构.结果表明: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侏罗系泥页岩发育原生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等孔隙类型,其中原生粒间孔最为发育.泥页岩样品的平均孔径多介于3.9~33.0nm之间,中孔较为发育,对岩石内部孔隙空间的贡献最大,是气体赋存的主要场所.研究区泥页岩孔隙结构比较复杂,以一端封闭的微孔隙为主,部分为平板状狭长微孔隙和开放型孔隙,在垂向上由浅到深,孔隙开放程度减小.脆性矿物对孔隙体积影响较大,尤其是宏孔;黏土矿物对孔隙体积有一定抑制作用.伴随着成岩演化,泥页岩孔隙结构发生较大改变,随着埋深加大,压实作用越强烈,热演化程度越高,对孔隙改造越明显.该研究对页岩气勘探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