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钯膜反应器乙苯脱氢反应过程的实验研究和氢气在钯膜上渗透速率测定的基础上,利用文献上乙苯脱氢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由简到繁的三种钯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反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8%。  相似文献   

2.
在钯膜反应器乙苯脱氢反应过程的实验研究和氢气在钯膜上渗透速率测定的基础上,利用文献上乙苯脱氢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由简到繁的三种钯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反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8%。  相似文献   

3.
采用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在负压条件下,研究了乙苯脱氢在催化剂LH375上的反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由动力学方程计算的反应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转化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8%,平均相对误差为1.1%;选择性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6%,平均相对误差为0.64%。并采用所建模型考察了温度、空速、水油比、出口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发现模型模拟规律完全符合工业生产中乙苯脱氢的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高纯度的长链烷烃为原料,采用固定床工业脱氢反应器进行反应制取直链单烯烃,其中脱氢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缓慢失活。采用一维拟均相绝热径向反应器模型模拟工业脱氢反应器,结合长链烷烃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物料衡算式以及热量衡算式,模拟估算工业脱氢反应,还定量预测和分析了反应器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工业反应器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催化剂的活性随使用时间增长而下降,并成线性关系。该模型可用于催化剂活性变化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乙苯在复合金属钯膜反应器中脱氢反应生成苯乙烯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乙苯脱氢固定床反应器相比,钯膜反应器乙苯转化率可提高14.2%,而对产物苯乙烯的选择性影响不大,说明钯膜反应器是提高苯乙烯产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积分反应器上,对Fe-K-Mo-Ce工业335催化剂的乙苯税氧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平滑逼近法处理积分实验数据,并给出了由乙苯生成苯乙烯的主反应和诸副反应所构成的反应网络和诸动力学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和工艺操作的优化。另外,还证明了CO_2主要来源是苯乙烯,平滑逼近法处理积分实验数据是有效的,并求得由乙苯生成苯乙烯的活化能为24.3kcal.mol~(-1)。  相似文献   

7.
在乙苯脱氢反应中利用钯膜反应器对氢的渗透作用使反应生成的氢不断从反应区移出,提高了乙苯脱氢转化率和苯乙烯生成选择性。在分离侧吹扫气中混入氧气,可以达到反应与分离、脱氢反应的吸热与氢的氧化反应放热的耦合,有利于使转化率和选择性的提高和能量的合理利用。对膜反应器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钯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反应的研究:I.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乙苯脱氢反应中利用钯膜反应器对氢的渗透作用使反应生成的氢不断从反应区移出,提高了乙苯脱氢转化率和苯乙烯生成选择性。在分离侧吹扫气中混入氧气,可以达到反应与分离、脱氢反应的吸热与氢的氧化反应放热的耦合,有利于使转化率和选择性的提高和能量的合理利用。对膜反应器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郭来东  齐航 《齐鲁石油化工》2009,37(4):292-294,300
总结乙苯脱氢催化剂GS-11在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60kt/a乙苯脱氢装置上的工业试验情况,考察了蒸汽加热炉、乙苯蒸发器、乙苯过热器、脱氢反应器等关键设备的操作条件,找出影响该脱氢单元在低水比操作时的瓶颈,进行了设备改造。2008年10月GS-11催化剂分别在60kt/a和140kt/a乙苯脱氢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轴径向反应器的模拟及其在乙苯脱氢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轴径向床的二维流动模型和二维流动拟均相反应器模型,模拟和分析了30kt/a乙苯脱氢轴径向反应器的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总结了抚顺石化公司30kt/a苯乙烯装置,应用多批不同型号的催化剂的使用效果。工业实践表明乙苯脱氢轴径向反应器的开发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王录杰  李瑞江  张云  高文彬 《石油化工》2005,34(Z1):188-190
介绍了三段中间再热式乙苯负压脱氢工艺、轴径向二维流动反应器及其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的运行情况,建立了反应器模型,并对不同负荷工况条件下的生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各反应器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模拟计算值与实际分析值相吻合,该反应器模型可用于脱氢工艺分析并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6万吨/年乙苯脱氢反应器的开发为背景,利用G64I催化剂的动力学数据,以加工1吨乙苯所获的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对不同构型的绝热反应器和列管式反应器分别进行了优化计算,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负压操作的多段径向绝热反应器所获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Langmuir-Hinshelwood表面反应速率控制模型为基础对乙苯脱氢反应进行模拟,在Aspen Plus模拟软件中以用户动力学模型的形式嵌入,床层压降根据Ergun方程进行计算,从而寻求出适合苯乙烯装置乙苯脱氢系统优化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使用工业脱氢催化剂,在温度580~635℃、水与甲乙苯质量比2.0~4.0、体积空速0.5~1.5h~(-1)、压力(a)30~101kPa的实验条件范围内,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甲乙苯脱氢制甲基苯乙烯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甲乙苯转化率提高,甲基苯乙烯选择性下降;随着水与甲乙苯配比的增加,转化率和选择性均上升;体积空速降低时,虽能提高转化率,但会使选择性降低;压力降低时,既可提高转化率,又有利于选择性的升高;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压力(a)50kPa、温度620℃、水与甲乙苯质量比2.0、体积空速0.5h~(-1)。利用实验数据,对甲乙苯脱氢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假设并简化反应网络,根据不同反应机理提出3种可能的甲乙苯脱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统计学检验筛选后,确定双位吸附模型为最佳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估算了该模型的参数,可为反应器的设计和最佳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应用》2019,(11):97-102
本文关注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这一反应体系,通过热力学分析,首先计算了不同条件下,该反应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及平衡常数K。由于膜反应器可实现反应过程中所生成H2的选择性移除分离,从而可打破反应热力学平衡限制,促使平衡向生成反应产物苯乙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因此,本文着重计算分析了H2移出时乙苯平衡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并与传统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印证了膜反应器在促进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转化率提高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乙苯脱氢的氢氧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苯催化脱氢是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为了提高乙苯转化率,降低能耗,在工艺上使脱氢反应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反应,这不但使平衡反应向有利于生成苯乙烯的方向进行,而且还可为乙苯脱氢提供热量。介绍了近年来合成苯乙烯新技术,即乙苯脱氢-氢气氧气-乙苯脱氢工艺的催化剂开发、工艺开发和工业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以6万吨/年乙苯脱氧反应器的开发为背景,对乙苯脱氢绝热反应器和列管式反应器分别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包括各种工程因素和一些难测的参数设计值与实际值存在偏差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长链烷烃催化脱氢反应机理,采用某新型国产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建立了工业反应条件下的直链烷烃脱氢制单烯烃表观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催化剂失活模型。以在轴向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C10~C13直链烷烃脱氢反应的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函数包维尔(Powell)法优化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失活速率常数、失活级数与活化能,实验值与计算值拟合效果良好。动力学模型参数分析表明了所建模型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古平 《齐鲁石油化工》2006,34(3):290-292
工业上采用乙苯脱氢的方法制备苯乙烯,脱氢反应在负压下进行,反应温度在615~645℃之间。为了验证反应温度范围的可行性和选定最佳控制参数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范围可行,最佳控制温度为640℃。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在SKI-210脱乙基型C8芳烃异构化催化剂(简称SKI-210催化剂)上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动力学。反应网络包括3种二甲苯异构体之间的异构化主反应以及二甲苯的歧化副反应,以Langmuir-Hinshelwood-Hougen-Watson(LHHW)方程模拟反应速率,使用gPROMS软件拟合得到反应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SKI-210催化剂上3种二甲苯相互转化的反应网络符合实验数据;该模型能预测二甲苯异构化反应的产物分布,模型对产物摩尔分数的预测标准偏差在0.0002~0.0152,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对二甲苯(PX)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发现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0.6 MPa、质量空速15 h-1下,PX收率可达24.6%,为工业反应器的操作优化奠定了动力学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