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勘探区侏罗系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在前人对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构造地质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划,建立了车排子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分了有利的构造区带,分析了勘探前景,指导了这一地区侏罗系的油气勘探,为盆地侏罗系各种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2.
宋春刚 《中外能源》2011,16(2):57-60
重力流水道砂体多分布于半深湖、深湖的暗色泥岩中,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但其厚度小,分布零散,埋藏深度大,预测困难。以G油田主要开发层位沙一中、下亚段为研究目标,该区重力流水道砂体广泛分布,具有泥包砂的沉积特点,岩性致密,物性较差,属典型超高压深层低渗透油藏。在借鉴区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测井、地震基准面旋回识别,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通过地震统计分析,利用测井资料和井旁地震数据,估计子波振幅谱和相位谱,并用最小平方法提取子波,进行精细标定,落实层面和断层解释;利用LandMark软件Poststack模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震波形作为学习样板,进行波形结构分析。针对测井约束反演存在多解性的缺点,提出相控反演的思路,通过多种资料的综合来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这种初始波阻抗模型的优点在于更接近实际地质情况,能够剔除非储层区的干扰,可以从宏观上反映出目的层段的沉积相展布形态。基于此模型进行反演,更易于预测储层分布范围,更易于对层内砂体进行解释、追踪,刻画出小层内砂体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杨音 《中外能源》2015,(3):63-67
辽河油区东部凹陷火成岩油藏开发始于1971年,1998年以来先后发现黄沙坨、欧利坨等火成岩油气藏,现今已经成为东部凹陷勘探开发主要目的层。辽河油区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的岩石物性、埋藏深度、含油气情况和地温变化等性质变化较大,在钻井施工中存在局部油藏压力高、井控风险大,井漏、井塌以及机械钻速低、钻头行进尺寸小等难点。通过对地层岩石物性的研究,确定了地层岩性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取值范围、地层岩石硬度范围和可钻性级别以及适合的钻头型号,为钻井液选型和性能优化、钻头选型优化,以及工程事故和复杂情况的预防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据此形成的辽河油区东部凹陷火成岩深探井快速钻井技术模板,应用于新施工井中,中完井深明显比老井深250~500m,钻井周期和建井周期都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4.
文鹏  马瑶  陈帅  杨艳  王妍  杨澜 《中外能源》2023,(2):27-34
苏里格气田是目前我国陆上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整装致密气田,A区块是气田重要的致密气资源产出区,研究区盒8段主要为辫状河沉积,有效砂体厚度较薄,展布规律不清晰,通过常规地震反演技术无法对研究区有效砂体进行有效区分及准确预测。故本文在盒8段沉积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不同频率的雷克子波,开展精细的层位标定,有效划分地层;利用Xu~White模型进行横波预测,建立了岩性、物性以及孔隙流体弹性参数与地震响应特征之间的联系。通过弹性敏感参数分析,利用纵横波速度比对泥岩、基质砂体及有效砂体进行区分;最终利用孔渗参数联合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对苏里格气田A区块盒8段有效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预测及刻画。结果显示:有效砂体厚度为4~17.8m,整体上呈现南北向条带状展布,连通性较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北部及南部,预测结果与钻井符合率为86.3%,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苏里格气田及其他地区致密气开发提供了相关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边缘大型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近期勘探实践表明,柴北缘东坪地区深层发育基岩风化壳和路乐河组底砾岩两大含油气系统。通过综合分析两大含油气系统中烃源供给子系统、储盖组合子系统、油气运聚子系统的地质特征,同时利用东坪地区虚拟井地层埋藏史、生烃史模拟结果,分析了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建立了路乐河组和基岩风化壳两套含油气系统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相邻的坪东凹陷和昆特依凹陷侏罗系地层是两套含油气系统的主要供烃中心,连片的厚层砂体、区域性不整合面是油气横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围绕侏罗系大型生烃凹陷,立足阿尔金山前古构造(古斜坡),寻找大型煤型气田是东坪地区实现突破的勘探新思路。喜山期活跃的深大断裂为油气的纵向输导提供了通道,在古隆起和古斜坡背景下形成了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为主要类型的天然气聚集区,沿油气运移通道分布的复合圈闭是东坪地区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利用Stratimagic波形分类地震相分析技术,对地震波形变化及分布规律的分析和应用。以塔河油田西部古近系目的层砂体的描述和评价为例,利用波形分类分析技术对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预测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量  魏水建 《中外能源》2012,17(7):39-42
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自2006年以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相继钻探腰深1、腰深101、腰深102、腰平1等井,证实该区深层断陷地层的火山岩是深层天然气的重要储层之一.松南气田地质条件复杂,营城组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孔、洞、缝是火山岩气藏的主要储渗空间,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油气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松南地区营城组火山岩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描述,结合测井测试等综合研究,认为营城组火山岩裂缝以构造成因裂缝为主.针对研究区目的层裂缝特点,采用多相干属性分析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相关处理,获得倾角体、方位角体和相干体等多种属性数据体,通过对倾角体、方位角体和相干体的联合显示,落实了研究区的微断裂及裂缝发育带,为该区开发井位部署奠定了基础,钻井验证吻合程度高.  相似文献   

8.
胡永章 《中外能源》2012,17(4):53-58
元坝气田工程地质特征异常复杂,钻井难度大,存在井漏、井涌、卡钻、井塌、高含硫化氢、高压水层等工程地质复杂问题,钻井效率低,周期长,建井成本高.从油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岩石力学性质、井壁稳定性等方面,分析认为,储层埋藏超深,钻遇地层岩性复杂、储层特征多样、油气立体成藏、油气水分布复杂、各油气藏特征差异大,岩石致密、强度大、可钻性差,异常高压-超高压、纵向多压力系统、井壁力学稳定性差、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窄,是钻井提速的工程地质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地质特征,提出了优化井身结构设计,优选空气钻井、泡沫钻井、液体欠平衡钻井、“螺杆+PDC钻头”和“涡轮+孕镶金刚石钻头”复合钻井、旋转导向钻井等钻井技术,以及优选高效钻头,优选钻井液体系等钻井提速技术对策,能够满足元坝气田海相超深井安全、快速钻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至侏罗系地层主要表现为岩石致密、研磨性强,钻井速度慢,建井周期长。对该区储层敏感性,岩石力学特征,地应力大小、方向以及地层的压力和温度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总结了川西地区由于以上各种客观因素引发的常见的钻井故障,并结合已有的钻井资料,通过采用不同的钻井工艺、优化应用新型的井身结构、优选应用高效钻头和优选新型钻井液来提高机械钻速、缩短建井周期和保护油气层。  相似文献   

10.
沉积微相发育情况是油气勘探潜力及后续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德惠断陷泉头组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层系,但并未对该层段进行系统的沉积微相研究,这对之后的勘探开发影响重大。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地质、地震、测井资料等,对研究区沉积环境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研究区泉头组地层划分为泉一段至泉四段,其中,泉一段下部发育辫状河相,泉一段上部及泉四段发育曲流河相,主要发育辫状河河道、曲流河河道、心滩、溢岸砂、河漫滩及泛滥平原微相,且砂体连通性强,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地震属性技术在宁东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属性技术作为地震勘探的1项新技术,已经在油田的勘探开发、油气藏的预测与描述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它是连接地震信息与储层及油气藏分布的有效桥梁。叙述了宁东油田麻黄山西区块延安组和延长组的地震属性以及反映该区砂体发育和油气聚集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惠州凹陷是目前珠江口盆地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通过对本区构造演化及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相研究,证实了惠州25鼻状构造带是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位置,能够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本次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将珠江组晚期-韩江组早期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本区处于凹陷缓坡高位区,主要以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为主,未见低位域沉积。该时期主要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物源来自西北部古珠江三角洲,海侵体系域三角洲退积砂体是本区最有可能形成岩性圈闭的沉积载体,受到大套海相泥岩包裹,自东向西部鼻状构造带上倾方向形成岩性尖灭。在落实岩性圈闭有利位置及有利层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种属性特征,挑选出与储层岩性变化相关性最强的均方根振幅及波形分类两种敏感属性参数,建立地震属性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的关系,落实砂体上倾尖灭点的位置,同时基于地震分辨率不足造成的实际砂体尖灭点与地震尖灭点的不同,建立正演地质模型,进行模拟,最终落实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新生界,中生界由于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对地层认识较欠缺。本次研究在借鉴冀中坳陷中生界地层层序划分,通过孔南地区古生物化石鉴定、沉积韵律旋回性对比、精细层位标定识别不整合面、井震结合地层对比等技术手段,首次开展中生界顶底界限研究,建立起中生界层组精细划分与对比标准,并开展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南地区中生界地层化石组合具有典型侏罗系化石组合特征,古生物化石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证实中生界顶为大套安山岩之下一组砂泥岩韵律层的底,其底界为石千峰群之上的含砾砂岩段底界。孔南地区中生界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葛渔城组、杨村组及苏桥组,葛渔城组与苏桥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杨村组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砂体展布主要受北部、东部及西南部3个方向的物源控制。  相似文献   

14.
由于储层岩性复杂、厚度小、岩性较细等诸多因素,致使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N21)砂、泥岩波阻抗没有明显差异,某些井区分布范围相互重叠,甚至泥岩波阻抗高于砂岩波阻抗。利用特征曲线重构反演(自然电位)技术,使测井资料与地震反演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较清晰地看出砂、泥岩的岩性界线,反演剖面的分辨率高于波阻抗剖面。  相似文献   

15.
苏里格气田苏49-01加密实验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的盒8段及山西组的山1段为河流相沉积,有效储层几何形态、规模大小、井间连通性、垂向叠置关系及物性条件认识难度大,单井控制储量和产量低。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及地震资料,以沉积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地质统计学为指导,运用测井约束反演方法开展了有效储层横向预测研究,解决了有效储层空间分布及连通性等问题。同时,在有效储层预测结果基础之上,讨论了5种矩形井网对有效储层的控制程度,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合理的开发井距。分析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砂体数目多,规模小,宽度多为400~600m,单砂体有效厚度多为3~6m,有效砂砂体连通性较差;合理开发井网井距600~800m之间,结合有效砂体的分布情况,应采用不规则井网部署开发。该研究结果对油田下一步井网部署及调整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晓波 《中外能源》2009,14(10):60-63
根据所钻目标层的综合录井参数的表现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MWD数据分析,能起到地质导向的作用,并且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川西地区碎屑岩地层中,砂岩与泥岩、致密砂岩与疏松砂岩可以通过肉眼岩屑鉴定或钻时变化进行识别。准确识别目的层后.根据砂体含气性判别参数变化,通过地质综合分析可以现场初步评价储层,指导水平井钻井在优质储段穿行。在钻遇目的层前的钻井过程中,靶点的随钻预测和确认尤为重要,钻头上、下倾钻进状态的判断主要是确定当前钻进方向与所钻目的层的空间关系,钻头位置分析可以结合目标层地质模型与随钻测斜数据进行分析。以LSIH井为例,介绍了综合录井技术在水平井钻井中的导向作用,结果表明:综合录井技术能及时发现实钻砂体与设计砂体的差异,实现现场靶点的调整,为钻头钻出砂体后重新找到砂体以及减少钻头钻出砂体的几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应用于非均质性不强、储层发育稳定的水平井施工。  相似文献   

17.
大民屯凹陷沙三段是辽河油田重要的勘探层系,已累计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大民屯探明储量的50%,勘探程度极高,但沙三段区域储层砂体普遍发育,已发现油气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该区域具有较大的勘探空间。荣胜堡洼陷是大民屯凹陷最重要的生油洼陷,分析荣胜堡洼陷及其周边沙三段的油气藏类型及油气藏"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条件,结果表明,构造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明显,发育构造、岩性和构造-岩性油藏,油源主要来自Es34优质烃源岩,储盖组合配置关系良好,圈闭条件和输导条件是控制沙三段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在荣胜堡洼陷周边圈定了荣胜堡北胜29-胜31井区和荣胜堡下降盘两个勘探目标区,在建立精细的地层格架基础上,开展精细地质研究工作,采用老井试油和新井部署相结合的勘探方法,有利地拓宽了大民屯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8.
川西气田侏罗系气藏已开发30a,属于老气田,地层、岩性、油气水分布等地质情况已明确。在不影响钻井安全、储层评价、测试选层情况下,对不同井型、井别井从测井系列、测井工艺、测井井段等3个方面进行优化:常规开发井全井段不进行标准测井、综合测井,扩边水平井段、扩边定向井段或导眼井段在井筒条件较好情况下保留综合测井;探井一开不进行标准测井;二开制井身结构井一开固井后不进行工程测井;标准测井取消自然电位测井项目;非特殊情况固井质量测井不测变密度项目;水平井水平段取消双井径(裸眼完井除外)、微球聚焦测井项目;采用电缆短接法、水平井测井电缆保护器对湿接头测井方式进行改进。优化方案在2013~2014年钻井地质设计中已累计应用127井次,节约测井费用877.57万元,节省钻井周期104d,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桩106块位于老河口油田的埕东凸起北部缓坡带上,整体地势较为平缓。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老河口油田馆陶组上段为陆相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河及曲流河等河流相沉积。根据研究区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及测井相等相标志资料,判断出研究区目的层段主要发育曲流河相;在前人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以现代曲流河沉积模式为指导,以砂岩厚度等值线图为依托,测井相控制,地震资料约束,结合末期河道地震响应,完成曲流河砂体的精细刻画,在现有认识基础上,与动态资料充分结合,不断修正上述认识,最终构建曲流河砂体平面展布形态及剖面配置关系,识别曲流河单体主要构型要素为河道和末期河道,建立曲流河的末期河道组合模式。曲流河河道呈"串珠状"分布,为被末期河道分割的相互独立的砂体单元,末期河道的存在既细化了储层认识,又解决了油水矛盾。  相似文献   

20.
玛湖凹陷北斜坡百口泉组油藏开发过程中油水分布规律复杂,开发过程中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存在诸多矛盾。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开展三叠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并建立统一层序地层格架,为油藏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提供依据。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呈现为基准面上升及湖侵的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MSC1、MSC2、MSC3等3个中期旋回,其中MSC2旋回厚度最大,为最有利含油层段,垂向上多层含油,T_1b_2~2、T_1b_2~1为主力油层。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层序发育与演化明显受控于构造作用,自盆地边缘向盆地方向存在外坡折、中坡折和内坡折三个坡折带。通过建立统一的三叠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为油藏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提供依据,指导剩余油挖潜和加密井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