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预测勘探目标中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实践—以珠江口盆地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仕策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13(3):152-158
应用层序地层学进行地层研究,在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研究陆相地层的烃源岩分布,要以二级层序为基本单元;研究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地层的储盖组合,要以三级层序为基本单元;在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包括开发区)寻找地导圈闭,要以四级或更高频层序为基本单元。层序地层学的主要贡献是它能够提供统一的、比传统的地层单元组更细的年代地层单元,从而提高了年代地层对比的精度和沉积相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层序地层学进行地层研究,在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研究陆相地层的烃源岩分布,要以二级层序为基本单元;研究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地层的储盖组合,要以三级层序为基本单元;在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包括开发区)寻找地层圈闭,要以四级或更高频层序为基本单元.层序地层学的主要贡献是它能够提供统一的、比传统的地层单元组更细的年代地层单元,从而提高了年代地层对比的精度和沉积相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沉积凹陷分析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丽芬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13(3):159-168
通过深入剖析恩平凹陷下第三系陆相地层,认为可以引入层序地层学的思路(以基准面的变化代替海平面的变化)来认识陆相层序地层,并将二级层序作为勘探低成熟区陆相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单元。以恩平凹陷为例,在实践中总结了陆相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凹陷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晚期层序地层划分和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在珠江口盆地钻井中使用的有孔虫化石定量分析方法 ,并利用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和海平面升降旋回图绘制。从具有有孔虫化石定量分析资料的钻井中选取 2 6口井 ,选用能反映海相程度的浮游有孔虫化石 (粒径大于 0 2 5mm)的丰度和百分含量 ,以及单井层序划分数据绘制成 5幅层序地层剖面图 ,从而获得了渐新世第四纪的完整层序地层剖面 ,从剖面上可分辨出 5个二级层序和 2 0个三级层序。利用珠江口盆地中部 13口钻井的层序地层及相关资料 ,编制了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晚期海岸上超图。通过对BY7 1 1井浮游有孔虫化石壳体氧、碳同位素和其它资料的分析 ,认为珠江口盆地 13 8Ma的大海退与全球气候变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盆地特殊层序地层模式及其对勘探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珠江口盆地自36Ma至今划分出23个三级层序,基本可与EXXON旋回图对比,但SB33、SB4.2未能识别,SB26.5、SB15.5和SB13.8为Ⅱ类层序。珠江口盆地的一级海平面旋回表现为大海进,与EXXON旋回图上截然相反,造成本区三级层序呈“退积充填”型式叠置,从而决定了珠江口盆地:①缺乏“前积充填”盆地中所具有的滚动背斜、盐丘、泥丘及底辟构造等圈闭类型;②发育良好的“海进底砂岩”,形成良好的储集层和长距离输导层;③礁/滩发育且总是被深水泥岩覆盖,形成良好的地层/岩性圈闭;④低位体系域中盆底扇及斜坡扇砂体总是被深水泥岩包裹,可能有潜在的大的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6.
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沉积凹陷分析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剖析恩平凹陷下第三系陆相地层,认为可以引入层序地层学的思路(以基准面的变化代替海平面的变化)来认识陆相层序地层,并将二级层序作为勘探低成熟区陆相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单元.以恩平凹陷为例,在实践中总结了陆相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凹陷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层序地层学标准化理论在陆架坡折-陆坡深水区的应用尚未成熟。截至目前,基于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和露头资料对深水层序开展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深水水道或盆底扇内部,而忽视了与上陆坡以及陆架体系的系统对比。将层序地层学标准化理论应用于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 Ma前后)的陆架坡折到陆坡区,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系统解释、属性提取、可视化和钻测井信息分析,建立了从陆架到陆坡区的统一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陆坡深水区中中新世沉积层序具有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厚度薄、强制海退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前积层厚度大,以及底积层(主要为深水扇)普遍发育于低位体系域的层序地层发育特征。深水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应从陆架坡折区到深水区整体考虑,结合"源-汇"体系演化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系统对比,才能准确划分各个体系域,从而更好地认识陆架-陆坡-深水区的沉积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8.
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作用——以饶阳凹陷中南部沙河街组三段砂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薄片分析和钻、测井资料以及前人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从层序界面对成岩特征的控制以及不同体系域内的成岩作用发育规律2个方面探讨饶阳凹陷中南部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砂岩成岩作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层序界面控制了界面之下砂岩的溶蚀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但并没有作为流体运移的优势通道促进界面之上砂岩的溶蚀作用;低位体系域砂岩砂泥混杂,抗压实能力差,原生孔隙不易保存,且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易从过饱和的碱性水体中沉淀;湖侵体系域砂岩粒度细,但分选较好,在早成岩阶段原生孔隙可得到一定保存,且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易于接受有机酸溶蚀形成次生孔隙;高位体系域砂岩颗粒较粗、分选好,沉积物抗压实能力强,埋藏相对较浅,原生孔隙容易保存,且受上覆的层序界面影响,在成岩早期接受大气淡水淋滤形成次生孔隙,加之后期有机酸的充注可进一步促进其溶蚀,因而储层质量最好。研究中提出了不同体系域砂岩经历的同生成岩、早成岩和中成岩阶段的成岩共生序列和成岩演化模式,表征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成岩作用特征,可实现优质储层的对比追踪。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陆交互地区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多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案,通过对地震与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珠海组海陆交互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在珠海组中识别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运用等时对比法则对各级旋回进行对比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归纳了珠海组沉积时期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内的沉积体系演化规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探讨
——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6):10-14
目前中国对于河流相层序的研究大多套用国外近海冲积平原环境下的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模式,该模式认为海平面升降为河流相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对于中国陆相盆地中发育的不受海平面升降影响的河流相地层来说,应用以海平面变化作为主要控制因素的近海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模式解释其层序发育不具备客观前提。借鉴中外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遵循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基本原理,在掌握层序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同时结合济阳坳陷新近系河流相地层沉积模式,探讨并建立了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模式,指出了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地形坡度和气候,存在初始体系域、发展体系域、衰退体系域,若基底发生差异性抬升,还可发育抬升体系域。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是南海北部油气勘探重要的前景地区,但是目前对白云深水扇的体系域构成及沉积演化过程的理解仍有待加强。基于三维地震剖面、钻测井数据和平面属性综合分析,探讨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3.8 Ma前后FSST和LST的划分识别依据,描述并对比了两体系域内深水扇的沉积展布特征和时空演化过程。分析后认为FSST为垂向上砂质单点源供给的小型舌状扇体,而LST扇体脱离三角洲主物源,为砂泥混合、多线源供给的大型不规则多期叠合扇体。多因素耦合条件下前者可向后者逐渐转化,推测陆架坡折处充足的沉积物供给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等综合因素提供了背景基础,同时,强烈的自西南向东北的沿岸流是转化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综合二维和三维地震、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在珠江口盆地东北陆架边缘斜坡带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地层中识别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8个三级层序(S1-S8)以及3种主要的沉积体系:陆架边缘斜坡单向迁移水道、陆架边缘斜坡前积体和陆架边缘三角洲。从外陆架至下斜坡,陆架边缘斜坡单向迁移水道主要由4种水道类型构成:①局部受限的外陆架单向迁移复合水道;②宽浅且非受限或局部受限的外陆架-陆架坡折带侵蚀型水道复合体;③深切且受限的斜坡垂-侧向加积型单向迁移水道;④ U形且非受限或局部受限的下斜坡垂向加积型复合水道体系。根据层序界面、层序内部结构以及沉积体系构成等特征的变化,总结出2种不同的体系域构成模式:①粤海组-万山组由广泛发育的陆架边缘单向迁移水道组成的不同于Exxon经典层序地层的类型;②第四系由高角度陆架边缘前积体充填和斜坡水道组成的层序类型。研究区晚中新世以来的陆架边缘斜坡层序和沉积演化,受到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应等多种控制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盆地21Ma和13.8Ma陆架边缘三角洲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架边缘三角洲是三角洲动态分类中一种比较重要的三角洲类型,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勘探开发的热点。根据驱动因素,可将陆架边缘三角洲分为物源供给驱动型和可容纳空间驱动型两类。珠江口盆地距今21 Ma和13.8 Ma时期具备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地质条件。通过对录井、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从地形、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三方面对21 Ma和13.8 Ma进行对比,对陆架边缘三角洲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21 Ma时期为物源供给驱动型,而13.8 Ma时期为可容纳空间驱动型。虽然层序SQ2和SQ9在地形、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都为典型的Ⅰ型层序,发育低位扇体、陆架边缘三角洲和三角洲前缘的滑塌体,均为稳定的陆架边缘三角洲。 相似文献
14.
惠州凹陷新近系地处浅海陆架背景,地层发育相对平缓,通过地震、钻测井等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依然存在沉积坡折带、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3种主要类型的坡折带。这些坡折带在平面上呈顺源多级坡折带组合、斜交组合、梳状组合和平行山梁组合4种组合类型。并且坡折带的演化具有明显的继承性、间歇性、规模递变性和迁移旋回性。研究进一步揭示,盆地北缘和南部的坡折带对地层的叠置样式及沉积体系的发育和空间展布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是南海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域之一。前人借助岩心、地震、测井曲线以及古生物资料,将全盆地新近系划分出14个三级层序。在等时地层层序格架下,对白云凹陷北坡重点层序进行了层序构型分析,进而指导了油气勘探有利区域的预测。从北向南,研究区依次发育H型、TH型、T型以及L型层序。其中,L型和H型层序有利于储层发育,而T型有利于烃源岩发育。另外,内、外多种地质条件的共同控制使得白云凹陷北坡新近系发育着不同类型的三角洲,单个层序内可依次出现陆架边缘三角洲—内陆架三角洲—中陆架三角洲的交替。L型层序主要由陆架边缘三角洲-峡谷水道-浊积扇体等沉积体系组成;TH型、T型层序以内-中陆架三角洲及陆棚体系为主;H型主要包括了中陆架三角洲-陆棚沉积体系。白云凹陷北部的内-中陆架三角洲中的分流水道,以及白云凹陷中部的陆架边缘三角洲中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远砂坝、峡谷水道、浊积扇体均为油气富集的有利砂体。 相似文献
16.
稀疏井网条件下利用测井曲线识别层序界面方法探讨——以珠江口盆地珠江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序界面的识别是层序地层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通常识别层序界面的方法是应用岩心、地震、测井及古生物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对于稀疏井网条件,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以及钻井取心段的限制,充分挖掘并利用测井资料就成为解决层序划分与对比问题的关键。文中以珠江口盆地珠江组层序划分为例,采用自然伽马形态法、声波时差识别法和小波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层序界面的识别,总结出了稀疏井网条件下充分挖掘测井信息,进而划分层序界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地震反射终止关系(不整合界面特征),将珠江口盆地番禺 4 洼古近系文昌组划分为 6 个三级层序,不同层序的地层分布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 根据地震反射内部 结构和外部形态,识别出强振幅高连续楔状地震相、丘状地震相和前积反射地震相等。 其中,楔状地震相 主要分布在洼陷东侧边界断层下降盘,前积反射地震相主要分布在洼陷西侧的缓坡带。 文昌组地震相在 平面上具有不对称性,在垂向上具有较强的继承性。 东沙隆起为研究区提供物源,在番禺 4 洼东侧边界断 层下降盘发育大规模粗粒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西侧和南侧缓坡也均为研究区提供物源,并形成中小 规模的多类型较粗粒三角洲。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