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明张拉时缓粘结剂固化程度对预应力钢筋摩擦损失的影响规律,制作6根预应力梁,每根梁直线布置3根缓粘结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试验.按照缓粘结剂的固化程度,对预应力钢筋分批进行张拉,并测得钢筋应力的摩擦损失.结果表明,在缓粘结剂固化程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张拉力的增加,缓粘结剂的粘结作用失效,钢筋应力的摩擦损失逐渐变小;预应力钢筋达到控制应力时,随着缓粘结剂硬度的增加,粘结作用增强,摩擦损失增大;当缓粘结剂邵氏硬度达到80以上时,摩擦系数k达到了0.538 m~(-1).  相似文献   

2.
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抗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筋锚具的锚固性能和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4根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混凝土粱的抗弯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预应力CFRP筋锚具具有很好的可靠性,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和延性,非预应力钢筋是影响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延性和极限荷载最重要的因素;推导的简化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荷载作用下CFRP筋应力增量、受弯构件变形以及裂缝分布特征.方法设计制作4根简支试验梁,梁中以CFRP筋作无粘结预应力筋、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对试验梁在两点进行分级加载,根据各梁试验结果对这类梁的受力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试验梁的裂缝分布比较均匀,且主要集中在纯弯曲段;混凝土的开裂对梁的变形及CFRP筋应力增量影响不大,而非预应力钢筋屈服后,试验梁变形及CFRP筋应力增量明显增大,且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受综合配筋指标影响显著;提出了以综合配筋指标为自变量的无粘结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结论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为开展这类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通过缓粘结剂随时间的固化实现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从无粘结逐渐过渡到有粘结的一种新技术,它将无粘结和有粘结两种预应力体系相结合,扬长避短,有效克服了两种后张法预应力体系的质量缺陷.本文通过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构造和机理介绍,分析了它的技术优势,并结合国内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对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主要是对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而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研究甚少,为深入了解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钢绞线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以及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情况,对2组5根试验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中的公式同样适用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应力的计算,预应力度和预加轴压比均对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有很大影响;随着预应力度的提高,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增加;而随着预加轴压比的提高,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布对受冻融作用影响的混凝土梁的加固效果,从而进一步认识混凝土与碳纤维布共同工作的行为,研究了加固梁中碳纤维布和混凝土的各自力学性能以及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冻融后的试验梁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有所下降;初始预应力水平越高,试验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下降速度越快;在冻融循环和预应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损伤严重,碳纤维布-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力退化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对比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配置600 MPa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抗弯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对试验梁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研究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钢筋强度等级及预应力度对梁挠度、极限应力增量及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非预应力筋钢筋强度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和极限应力增量;提高非预应力筋的配筋率或者增大预应力度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但不会提高粱的极限应力增量。  相似文献   

8.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裂和裂缝闭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便于施工操作保证结构质量.配制出满足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缓凝砂浆.通过21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裂试验和裂缝闭合试验,得到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载条件下的开裂强度和裂缝闭合强度;分析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等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疲劳抗裂的S-N曲线.建议实际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强度折减系数为0.55.对试验梁进行了结构静力计算和疲劳验算,比较了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关系.建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了作者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宽计算理论的研究成果[1]和已有的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研究成果[2],提出了求解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有粘结非预应力筋面积的实用设计方法,使结构设计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了作者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宽计算理论的研究成果[1]和已有的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研究成果[2],提出了求解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有粘结非预应力筋面积的实用设计方法,使结构设计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orthogonal tes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es, the retarding mortar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retard-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was prepared. Initial setting time of the retarding mortar may vary from several hours to 15 d at 5 ℃-35 ℃ due to quantities and average curing temperature. And its 28 d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above 35 MPa. Thus the influence of quantities on setting time and 28 d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tting time and average curing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quantities were obtained by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admixtures, and the retarding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Based on 52 retard-bonded prestressed strands by manual work from 24 retard-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T-beams, static friction drag, change factor κ and friction factor μ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est when retard-bonded prestressed strands were tensioned. Application of the retarding mortar will be vast in practical concrete projects.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混凝土缺口梁的缺口高度(a0)和FRP片材长度(Lz)对破坏模式及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对缺口梁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内部裂纹扩展、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从极限承载力和声发射信号方面入手探讨了FRP片材对混凝土梁的加固机理.数值模拟给出了载荷-位移曲线、声发射-位移曲线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研究堆石混凝土技术在配筋结构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堆石混凝土的设计思想,分别以石块、废弃混凝土块和轻质材料作为大骨料进行配筋混凝土梁的浇筑.分别比较上述3种混凝土梁与自密实混凝土梁在不同破坏形式下的力学性能,对4根受弯梁和4根受剪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得到各种梁的裂缝发展规律,荷载一挠度曲线及极限承载力等力学性能指标,并进行简单的经济评价;自密实混凝土充填石块或者废弃混凝土块梁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均高于自密实混凝土梁,并且造价低廉;自密实混凝土充填轻质材料梁的抗弯承载力与自密实混凝土梁相近,抗剪承载力有一定程度降低并且降低幅度由轻质材料的堆积率决定.结论自密实混凝土充填石块或者废弃混凝土块梁可替换自密实混凝土梁应用于实际结构中;自密实混凝土充填轻质材料梁可以作为轻质混凝土应用于实际结构中.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RPC-NC叠合梁抗弯延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有效推动高性能材料在现代桥梁结构中的应用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技术,本文设计并制作了10根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叠合梁和1根预应力纯NC梁,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性能材料RPC在梁结构中应用后叠合梁的抗弯延性性能,并以叠合梁跨中位移延性系数进行描述.试验主要考虑了RPC高度、预应力比率、NC等级等因素对叠合梁抗弯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PC高度的增加,叠合梁截面配筋指数降低,抗弯位移延性系数增大;随着钢绞线根数的增多,预应力比率增大,位移延性系数相应增大;叠合梁上部NC等级提高后,脆性破坏特征并不明显,抗弯位移延性系数增大.由于RPC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钢纤维的作用提高了叠合梁在出现峰值荷载后的变形能力,使得其抗弯位移延性要明显优于纯NC梁,可见RPC材料在拥有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延性特征.同时以试验数据为基础,拟合出适用于预应力RPC-NC叠合梁抗弯位移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不同养护制度下膨胀剂对次轻混凝土收缩的影响:膨胀剂能够降低次轻混凝土的收缩,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大,次轻混凝土的收缩减小.掺膨胀剂的次轻混凝土在湿养护阶段产生膨胀,其膨胀率随着湿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养护到21 d以后其膨胀趋势变小.在随后的干燥养护中,掺膨胀剂的次轻混凝土的收缩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RA-SCC)不同养护龄期的力学性能,并比较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RA-SCC)与天然骨料混凝土(NA-C)、自密实天然骨料混凝土(NA-SCC)的力学性能差异,开展了以养护龄期、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类型为参数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A-SCC与NA-C、NA-SCC的7 d强度发展速率基本一致,但其56和90 d的强度发展速率则显著高于NA-C,略高于NA-SCC; 28 d劈裂抗拉强度比NA-C降低了约38. 3%~56. 1%,比NA-SCC降低了约17. 5%~21. 3%; RA-SCC的脆性特征较NA-C和NA-SCC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异型桩,即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分别从外形、接桩方式、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方式阐述了竹节桩与管桩的主要差异;并通过杭州地区抗拔工程中竹节桩与管桩的抗拔试验,对它们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竹节桩总体抗拔性能优于管桩,其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相比管桩平均提高了约52%;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上拔位移不大于管桩;竹节桩在该区域抗拔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光纤光栅缓粘结智能钢绞线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缓粘结钢绞线应力监测用传感器和布设工艺的缺陷,本文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特性,综合考虑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结构,设计制作了一种可实现预应力状态自监测的光纤光栅缓粘结智能钢绞线.并将其应用于某礼堂改造工程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单向楼板内,验证了新型光纤光栅缓粘结智能钢绞线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缓粘结智能钢绞线结构简单、机理明确;与普通钢绞线相比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极限抗拉强度约为普通钢绞线的88%;其主要传感性能指标,如迟滞、重复性、线性度、总精度等均小于3%.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该新型智能钢绞线施工工艺简单易行,鲁棒性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预应力损失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9.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体外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主梁变形的基础上,通过截面内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关系,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得到了极限状态下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和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强度。利用本文介绍的计算方法,可以考虑不同的荷载开式(包括对称荷载和不对称荷载),不同的截面形式及不同的普通钢筋用量等因素对主梁极限状态的影响,并能得到中间过程及破坏阶段混凝土、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变和应力。通过本文理论得到的计算结果得到了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